什么是偷盗?偷盗的行为

觉真法师:什么是偷盗?偷盗的行为

  何谓偷盗?偷谓暗中窃取(包括诈骗),盗谓强劫豪夺(包括霸占),戒中称为不与取。别人没有给,你竟拿来占为己有,这就是偷盗。这有两种情况:

  一是未得别人的同意、应允,就擅取别人的东西;二是用欺诈、瞒骗、偷窃、抢夺等不正当手法取得他人的财物(由此来看,在商贸经营中的不公平交易,减斤缺两,假冒伪劣,化公为私或无票乘车,冒名顶替,借物不还等等,也都属违犯此戒了)。不论何种方式,因贪图私利而敛取的一切财物,即使一针一线,一花一草,也都属偷盗。

  作为佛弟子,守持此戒,应不自盗(不自作),不教他盗(不教他作),不见盗随喜(不见作随喜)。更积极的态度,是对于财、色、名、食、睡等五欲,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严自守护,不起贪心。

  清心寡欲,勤俭持家,亷洁自重,而且勤修布施,关爱他人,与前面第一戒不杀生,护生惜生相一致,那是尊重一切众生的生命,这里是尊重一切人的财物,财产。不论公有私有之财与物,都应尊重,这正是尊重他人的一个组成部分。可见,亷洁、勤俭、不贪、布施,不但是一种人格状态,而且也是摆脱物欲的依恋,走向解脱道的基础。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大觉归真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佛陀教你如何从被骂的愤怒中解脱

佛陀教你如何从被骂的愤怒中解脱

【原文】   世间骂者,亦有二种:一者实,二者虚。若说实者,实何所嗔?若说虚者,虚自得骂,无豫我事,我何缘嗔?   《优婆塞戒经》   【注释】   世间的骂,也有二种:一是骂的内容属实,二...

追求富贵却时时不得安乐

追求富贵却时时不得安乐

  追求富贵是一种痛苦吗?守护财富是一种痛苦吗?失去财富而又去追求富贵应该是痛苦了吧?被贪欲所驱使,心中肯定难以安宁,求而不得、得而复失如此循环下去哪里有安乐可言啊。 【原文】   富贵求时...

佛教常识丨正宗“佛珠”有哪些含义

佛教常识丨正宗“佛珠”有哪些含义

佛珠,即以线贯串一定数目之珠粒,原是称名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之随身法具。又称数珠、珠数、诵珠、咒珠、佛珠。其梵文原语凡有四:(一)钵塞莫,意译数珠。(二)阿叉摩罗,珠鬘之义。(三...

是不是念佛的人越多效果越好?

是不是念佛的人越多效果越好?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不要以为自己念这句佛号效果不大,不能产生作用,这种想法就错了。念佛功效之大小,不在人数多少,而在念佛人的真诚心与心量。   若念佛人没有私心,没...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达到了至诚心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达到了至诚心

问:至诚心是何标准?我怎么知道自己是否达到了至诚心? 大安法师答:至诚心这个标准,确实还是很高的。我们讲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十声佛号都能念,但是至心信乐,欲生这六个字不容易...

供佛的礼仪及禁忌

供佛的礼仪及禁忌

礼仪:  ·上香:设置佛堂后,可随各人修持作早晚课诵,或早晚上香(早上可上供水),日日不辍,持之以恒。供花供果不一定要天天更换,凡遇到佛菩萨的纪念日或逢初一、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