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偷盗?偷盗的行为

觉真法师:什么是偷盗?偷盗的行为

  何谓偷盗?偷谓暗中窃取(包括诈骗),盗谓强劫豪夺(包括霸占),戒中称为不与取。别人没有给,你竟拿来占为己有,这就是偷盗。这有两种情况:

  一是未得别人的同意、应允,就擅取别人的东西;二是用欺诈、瞒骗、偷窃、抢夺等不正当手法取得他人的财物(由此来看,在商贸经营中的不公平交易,减斤缺两,假冒伪劣,化公为私或无票乘车,冒名顶替,借物不还等等,也都属违犯此戒了)。不论何种方式,因贪图私利而敛取的一切财物,即使一针一线,一花一草,也都属偷盗。

  作为佛弟子,守持此戒,应不自盗(不自作),不教他盗(不教他作),不见盗随喜(不见作随喜)。更积极的态度,是对于财、色、名、食、睡等五欲,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严自守护,不起贪心。

  清心寡欲,勤俭持家,亷洁自重,而且勤修布施,关爱他人,与前面第一戒不杀生,护生惜生相一致,那是尊重一切众生的生命,这里是尊重一切人的财物,财产。不论公有私有之财与物,都应尊重,这正是尊重他人的一个组成部分。可见,亷洁、勤俭、不贪、布施,不但是一种人格状态,而且也是摆脱物欲的依恋,走向解脱道的基础。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大觉归真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请僧人作法事对亡者有帮助吗

请僧人作法事对亡者有帮助吗

问:现在很多人为家里的亡人请僧人作法事,开销不算小,请问这样做真的对亡者有利益吗?或者只是一种民间信仰的心理安慰,觉得这样做了之后算是给亡者和自己一个交代,心里最起码好过一些而已? 希阿荣博堪布答:如...

出家与在家的区别究竟在哪

出家与在家的区别究竟在哪

网友:真正入佛教当僧侣,与仅追求精神境界提升的普通人有何区别?例如我不想执着于僧侣这种形式,但我想利用佛法中的智慧。佛教历史这么多年,有非僧侣修成一定境界的吗? 学诚法师:佛法犹如大雨,一场雨降下来...

当嗔心生起时不要随着它跑

当嗔心生起时不要随着它跑

【原文】   嗔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嗔恚。   《佛说遗教经》   【注释】   当嗔心生起时,则应学会观照自己的心,而非顺着这一心理惯性继续。很多时候,事情刚发生...

降伏无明妄想是念佛快还是念咒快

降伏无明妄想是念佛快还是念咒快

问:在修行上降伏无明妄想,是念佛来的快,还是念咒来的快? 成刚法师答:在修行中没有巧路,我们无明妄想降伏得越好,我们的身心气质随着心变化,就随着殊胜起来,就会没有病苦;都是因为无明妄想没有得到降伏,像...

口上念佛,心里念魔

口上念佛,心里念魔

问:上师在开示中提到,藏民平时都是念经持咒。但是上师也提到过,我们念经持咒的时候心要专注,不能口上念佛,心里念魔。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应该怎样理解? 达真堪布答:好好发心,尽量做到心里念佛就可以了。现...

把净业三福作为日常行为的指导

把净业三福作为日常行为的指导

问:法师开示的净业三福很好,但是做起来就好难,对现今佛教形势,如能人人修净业三福,佛教就兴盛了,请法师开示,如何用净业三福的道理团结大众居士同生净土? 大安法师答:首先我们要尊重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