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治贪嗔?

如何对治贪嗔?

1、有理我也不嗔

  我记得多年前,有一次我们开车去上海,在高速上被后面的车追尾了,我们看了车不碍事,就自己开走了。后来有人知道这件事,说当时应该跟他理论理论,我心里想在高速公路上,那不是讲理的地方。

  讲这个事情,实际上也引申到在轮回的路上,即便你很有理,但是你要发脾气吗?你要跟对方针锋相对吗?有时候不值得的,有理我也不嗔,因为嗔心能烧功德林啊。

  嗔,最难修。贪嗔痴里面,毁灭性最大的就是嗔。所以我师父他老人家就跟我讲,他说贪还可以度众生,但嗔心度不了众生。我师父还一步解释,他说菩萨广积资财为布施之因,贪不一定是坏事,嗔就不行的,一点点嗔也不好的。

  我们既不要幼稚的无理嗔;也不要觉得成熟了,就有理嗔;更不要觉得我考虑得很专业,然后就理论嗔、议论嗔。议论嗔都是觉得自己的对,实际上没有绝对的对。

2、佛教的对治法

  《天台宗纲要》就讲到了嗔有三种:无理嗔、有理嗔和议论嗔。贪有三种:自贪、他贪、遍计贪。

  我们现在知道这些概念了,就有镜子可以照了,就可以去识别了,但是能识别并不代表会对治。佛给我们总结之后,我们就可以对号入座了,佛力就已经入驻我们的生命了。对号入座就是借佛的观照力来观照自己,然后再用佛教我们的方法去对治。

  就像我们已经被贪、嗔的毒箭射中了一样,想要自救,就要拔箭、涂药,要刮骨疗伤,这就是对治。对治能否起作用,就要看你观修的质量。

3、多贪众生修不净观

  比如说贪心的众生修不净观,当你认真地观不净的时候,自然就能对治这个贪欲,贪自己、贪别人、遍计贪三种都会对治的。

  一个人在将死的时候,还贪什么呢?他真的就知道什么也没有用,钱买不来命,权也换不来命。所以我师父就给我们开示到这一点,我们往往很重视医院、名医,师父就很平淡的,他说如果花钱就能把病治好,那天下有钱人就不会死了。所以对死亡的这种观会让我们放下很多东西。

  我也提醒大家,这些很重要的。如果我们没有办法去对治这些,你往后还谈什么?所以我们现在要建立一个修行的概念。从大乘佛教来说,小乘戒律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受的,这都属于基本功。实际上很多出家人都会在房间里贴骷髅相的,这是出家人或者佛弟子修行的基本功。

4、活出禅悦人生

  一个人的生命如何升华精神世界,净化心灵世界, 是有办法的,否则我们粗重的烦恼,既染污自己,也染污他人,也染污这个世界。

  佛教的对治法,就能把我们的生命变成降伏烦恼的力量,变成纯净的慈悲喜舍,这是佛教的智慧,它可以从根本上去解除我们人的这种本能状态。因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当人的这种本然的贪嗔痴状态得以消减,人格得到净化,这个社会自然就进步了。

  现在社会上各行各业中的成功人士中,能走出比较完美人生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他有宗教信仰,而且福报大的人不止这一生有信仰,甚至他的家庭也是有信仰的传统的,所以这个子孙才会呈现出非同一般的福报。

  虽然有信仰的人不一定人人都能成为社会精英,但是能成为社会精英的人必然是有信仰的人。哪怕成不了社会精英,他们也能打理好自己,能降伏自我,能在平凡的人生中,活出不平凡的、觉悟的、禅悦的人生。

  所以我们每天学习,每天闻思修,无论我们资质怎么样,一天一天总是会有进步的。上等根器的人,今天比昨天进步了;中根根器的人,这个月比上个月有进步了;再差的根器,今年比去年进步了。总的来说都是有进步的。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如何判断「所知障」和「烦恼障」

如何判断「所知障」和「烦恼障」

问:佛家讲,修行有"所知障"。我等即要靠已知、所知才能学习佛法。 但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被自己既有的知识、经验所障。因此,请问,有没有什么分辨方法或标准,能让我们在学习中,常拿来自我衡...

中国佛教

中国佛教

佛法传入中国,有明确史料记载(如《后汉书·西域.天竺国传》)的是汉明帝时期(他的父亲更有名,是刘秀)。公元64年,汉明帝“汉明感梦,初传其道”。遂派使者前往西域访求佛法。公元67年,会同两位印度高僧迦...

地狱是怎样形成的

地狱是怎样形成的

问:地狱是怎样形成的? 大安法师答:佛经讲地狱,那是非常详细地介绍地狱的地方,或者在海边,或者在山中,或者在虚空,或者在旷野,地狱有种种的形态,种种的名号。那这些地狱也是业力的招感,但是这里有共业和别...

一心不乱和念佛三昧的区别是什么

一心不乱和念佛三昧的区别是什么

问:念佛到一心不乱和念佛三昧的区别是什么? 大安法师答:一心不乱是从功夫上去说的,一般分为事相上的一心不乱和理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就是降伏烦恼,得到禅定,但是他没有破无明;理一心不乱,就是在事一心不...

为什么现在选择自杀的人特别多呢

为什么现在选择自杀的人特别多呢

问:师父,为什么现在选择自杀的人特别多呢? 慧广法师答:先说个题外话,大家平缓一下情绪,不管修不修行,这都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记得之前在微信上看到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个记者采访过一个牧童,记者问,你为什...

老是走神,静不下心来怎么办

老是走神,静不下心来怎么办

问:阿弥陀佛,师父,我老是走神,静不下心来怎么办? 恒传法师答:阿弥陀佛,走神的情况下一方面说明定力不够,杂念欲望太多。另一方面也是业力问题。 何谓定力?就是止息散乱的心,把心归于静寂的禅定力。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