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能做到这样,就能将嗔恚灭尽

【原文】

  内心无怒火,嗔恚尽无余。祸福与善恶,比丘须超越。共舍彼此岸,如蛇蜕旧皮。

  《经集》

  【注释】

  如果降伏内心,始终没有任何忿怒,如此就能将嗔恚灭尽。由于世间有祸福的变化,各种善恶状况的发生,因此人有嗔恚忧虑等各种情绪。比丘须超越一切祸福与善恶的变化,舍弃生死的此岸和彼岸,犹如蛇蜕去衰老的皮。

  【备注】

  南传上座部佛教巴利语佛典《经集》,列在经藏《小尼迦耶》的第五部,是汇集部分佛教经文而成,内容为佛陀与比丘、婆罗门、国王、农夫、牧人、仙人、夜叉等以对话形式进行的说法。

  以上偈颂出自《经集》第一品蛇品中第一章蛇经,本经非是一时所说的,如共舍彼此岸,如蛇蜕旧皮之句,凡在诸说法中,有此等句之偈文,集合而成此经。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勤修这四法可永不堕恶道

勤修这四法可永不堕恶道

  你学佛多长时间了?你觉得你领悟了多少?每一位佛子身边或多或少都有善知识或是平凡的学子,我们一定要谦虚、恭敬的对待他们,对一切众生都不能轻毁,管理好自己的身、口、意业,不要造下谤法、谤人的...

每天都要上香吗,还是心到就可以了?

每天都要上香吗,还是心到就可以了?

问:师父,像我们初学佛法的人,是每天都去上香拜佛,还是初一、十五去拜,或是心到就可以了? 如瑞法师答:学习佛法的形式是非常灵活的,根据你自己家的情况来决定,不要求一定要怎么样作。如果家里没办法供佛像,...

做事有信心 才容易成功

做事有信心 才容易成功

  做任何一事件事,首先要有信心,才容易成功。信心是我自性里最重要的一个性德,凡夫迷失了自性,性德不能现前。因此,常怀疑惑之心,道心不能坚固,所以久远修行不能成就。   因此,佛法修学能否成...

中国三论宗祖师记——第三代提婆菩萨

中国三论宗祖师记——第三代提婆菩萨

第三代、提婆菩萨提婆菩萨,南天竺人,婆罗门种,或云是师子国(今斯里兰卡)人,约在佛灭度后八百年中,即公元三世纪前后。梵语提婆,此译为“天”,因有圣人之德,故人称“圣天”。曾以一眼还施天神,名为迦那提婆...

先生在外面有第三者该怎么办

先生在外面有第三者该怎么办

问:师父好,现在外面社会上,有第三者的现象很多,遇到应该怎么处理? 传喜法师答:原谅别人的人是最美丽的人。我们都应该放弃自己的仇恨。你心里面想一下,这世界有没有我恨的人?不管你老公在外面找小三,你也原...

人的运气是跟人命运相关吗

人的运气是跟人命运相关吗

问:师父,命运是不是这样的?如果你是一个颗粒饱满的玫瑰种子,你也需要世俗的努力,才能生根发芽,否则你只是个种子。如果你是个干瘪的玫瑰种子,你需要努力行善积德等,将自己转变为颗粒饱满的玫瑰种子,然后再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