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行能达到一念不生,自性清净的境界?

圆涛法师:如何修行能达到一念不生,自性清净的境界?

问题:

  我们如何修才能达到一念不生,自性清净。的境界呢?

圆涛法师:

  念头分两种:有念、无念。这两种都要教它不生才称之为一念不生。有念若生,落入常边,执著就是常见;无念若生,落入断边,执著就是断见。这两种常见、断见都是邪见。有念、无念都不生,离两边契中道,这才是正见。

  如何不生这两种念呢?念佛!持名念佛蕴含着甚深的道理。当念佛名号一心不乱的时候,一丝杂念没有,契合于无念;佛号念得清楚,契合于念。这样用功下去,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念而无念,虽念而非常;无念而念,虽无念而非断。念即无念,则非念;无念而念,则非无念。非无念就是念,非念就是无念。

  如此用功久了就会达到非念非无念,而念而无念的境界。如此方称为一念不生。一念不生就是自性清净心,也称之为般若心。我们凡夫只要以真诚心念佛一句名号,用功久久,就可以念到一念不生的实相境界。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净土讲坛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什么是菩提树?

什么是菩提树?

什么是菩提树?   菩提树又叫菩提蓉,是桑科榕属的热带乔木,具有速生、长寿两大特点。树形优美、高大挺拔,“冬夏不凋,光鲜不变 ”,给人以神圣、肃穆之感。相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

「从生至生」是什么含义

「从生至生」是什么含义

问:《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有这样一段经文: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从生至生的第一个生和第二个生分别是什么意思? 大安法师答:在《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大势至菩萨...

自己力量微不足道,这种付出有意义吗

自己力量微不足道,这种付出有意义吗

问:您刚才提到,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可由于自己的力量渺小,有时候无法真正帮助到对方,这反而会让我觉得非常难过。既然自己的力量如此微不足道,这种付出有意义吗?还值得坚持下去吗? 索达吉堪布答:当今这个时...

作为佛弟子是否可以「卜事」

作为佛弟子是否可以「卜事」

问:作为佛弟子是否可以卜事呢? 隆宣法师答:阿弥陀佛!作为佛弟子,不得卜问,请祟,符咒,厌怪,祠祀,解奏,亦不得择良日良时。《大智度论》中说除四种邪命,邪就是知见不正、思想不正、谋生的方法手段不正。...

益西彭措堪布:西归直指·疑问指南浅解

益西彭措堪布:西归直指·疑问指南浅解

本文汇辑者周安士是清朝康熙年间居士,江苏昆山人。他博通经藏,深信净土法门,自号为怀西居士。因为见到众生造罪无量,以淫、杀二业占有一大半,因此撰写戒杀的《万善先资》、戒淫的《欲海回狂》,又撰写《阴骘文...

如何契入佛经和祖师的著作

如何契入佛经和祖师的著作

问:由于弟子根机陋劣,且语文程度也不好,对于义理深奥的经典与祖师们的著作也很难契入,常常就是草草读过而已,再加上现今社会夹杂许多邪知邪见,弟子没有能力辨别哪位才是真正的善知识。请问,面对这样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