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遇到违缘,如何才能令信心不退失?

法量大和尚:学佛遇到违缘,如何才能令信心不退失?

问题:

  有位居士说:我很精进,守五戒,每天念经三个多小时,但我修了这么多年,为什么我孙子得了肺炎,住院十几天还没好?她的信心动摇了。请问师父,当遇到重大违缘、病痛,??或生活变故等考验时,如何才能令信心不退失呢?

法量大和尚:

  深信,是不可扭转的。因为对缘起法、对诸法的如实相非常清晰,所以这种信心不会受任何人、任何事的影响而改变。但在客观现实中,有很多退失信心的情况。

  我们常听人说,好人不得好报!坏人过得多滋润啊!为何会有这样的看法?

  就像一个苹果,它的种子在很多年前就种下了,经过了不知多少日晒雨淋,慢慢生长,才能结果。这个苹果的品种、大小、酸甜度等等,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而它的种子则可追溯到很久远之前。

  我们的人生也是这样,是甜美还是苦涩,并不是眼前这一刻造成的,也不单是某一个人、某一件事的原因,这是一个非常长远、复杂的过程,同时也不是一个最终的结果。

  如何令信心不退?我们首先要认识因果观。佛教特别强调信,一定要信三世因果、要有三世观,要信有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若没这个观念,我们的信心是建立不起来的,佛教的时空观也是建立不起来的。

  有了三世观作为基础,我们就很清楚现在所招感的果报、果的现行,必定是有因的过去一切行为为因,现在为果;现在一切行为又发生将来的果,因果重重、相续无尽。每一种行动都是交互错综、相互影响的。

  因果,特别是异熟果,有两个特点:异类而熟,异时而熟。因与果不是同时的。

  我们现在遇到这么多困难,假如我们能相信因果,对因果很清晰,就应该知道现在需要更加努力修善;知道我们现在招感的不乐果报,是过往的不善业现前。我们应该感到很着急不应该继续这样地生活。

  我们常会认为:因为我做了这件事,所以就有这个障碍。因而,经典上说我们是愚昧颠倒凡夫。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六榕书院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若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心要真愿要诚

若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心要真愿要诚

【原文】   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阿弥陀经》   【注释】   说到这里,佛就又招呼舍利弗,跟舍利弗说;跟舍利弗说也就是跟我们娑...

如果破了根本戒该怎么办

如果破了根本戒该怎么办

问:如果破了根本戒,该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阿弥陀佛太慈悲了,他在发四十八大愿的时候,曾经考察他方世界的众生的种种的样子、根性、烦恼,他也发现有一些众生,有一些众生,虽然跟他讲不能犯根本戒,但是他还破...

因烦恼遮覆,所以看不到本性清净

因烦恼遮覆,所以看不到本性清净

  月亮总保持洁白明亮吗?月亮总会有阴晴圆缺就像我们总会约到悲欢离合一样。如来自性是人人都拥有的,但为什么不能人人成佛?我们的自性就像月亮一样,总会被各种烦恼所覆盖,明白了这个道理后请你珍惜...

如何善巧对待他人过失

如何善巧对待他人过失

什么叫不观过 网友:是只看对方优点忽略缺点还是把对方的一切都看成优点,人人都是佛?或者虽然看到了对方缺点,自己不起烦恼,而是努力去包容理解? 学诚法师:不观过,并不是指看不到过失,更不是硬要把过失看...

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是否有联系和区别

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是否有联系和区别

问:请问师父,我们在经典中常常可以读到南无阿弥陀佛和南无释迦牟尼佛这两位佛,请问师父可不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这两尊佛,这两尊佛之间可有联系和区别? 宏海法师答:释迦牟尼佛是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教主,他就降生...

学佛的障碍是什么?疑惑

学佛的障碍是什么?疑惑

  梦参老和尚在五台山时,有很多人都到山上问老和尚:师父,我念佛很多年了,临命终时能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老和尚反问居士道:你为什么问我这个问题呢?   居士说:我念佛念了很多年了,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