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心要真愿要诚

【原文】

  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阿弥陀经》

  【注释】

  说到这里,佛就又招呼舍利弗,跟舍利弗说;跟舍利弗说也就是跟我们娑婆世界里的众生说了,假使说能够听到极乐世界这么大的功德,你应当发愿求生极乐世界。愿得真诚,所谓心诚则灵,愿真则灵,愿要发的真,不是虚假的。心要真诚,愿要真诚,如果发愿生极乐世界,绝对能生。

  所以者何,佛又把这话提高了一层意思来说,为什么这样说要求生彼国,在娑婆世界不一样吗?不一样的。你生到极乐世界莲华池里头全是圣人,都是善知识、是善友,阿弥陀佛一天都在说法,水里的声音,树刮风的声音,各种鸟类,佛的变化的声音,无一不是说法。眼睛看的,耳朵听的,六根所能缘想到的,都是你的善知识。那个环境幽美,造业的机会就没有了,听不见,看不到,想也想不到;听见的、看到的都是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成佛的。

  因此跟那些诸上善人能俱会到一起,那就得救了,你自己不修,那些善友把你带的也修了。但是能生到极乐世界的是没有不修的,问题是能生、不能生,生了就成佛。你到那地方去一切恶都停止了,一切善都再去做了,没有恶友,没有恶官吏,什么都没有了,一切恶都没有,所见的是善,杀、盗、淫、妄、酒自然没有,八关斋戒,那里都是持戒的,不制戒也自然不犯,没有那个环境。还有你生到极乐世界半点不如意的事情也遇不到,没有引起你贪瞋痴,十恶业的境一个也没有了,那就是殊胜,纯善无恶。有这么大的摄受力、功德力,但是不容易生。(梦参长老解)

  【备注】

  《阿弥陀经》,与《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合称净土三经。《阿弥陀经》是释迦牟尼佛在憍萨罗国舍卫城的南方祇园精舍,与长老舍利弗等十六位大弟子及文殊等大菩萨以及诸多佛弟子而说的经典。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念经是快点好,还是慢点好?

念经是快点好,还是慢点好?

问:念经是快点好,还是慢一点好啊? 惟贤老和尚答:念经要不快不慢,要合适。念快了来不及喘气,念慢了速度又不够,同修行一样,跑快了易摔倒,走慢了又没有进展。不要在表面上求快,最重要就是心诚,心要诚恳,要...

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顗大师

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顗大师

佛法的参悟并非一朝一夕。太虚法师曾说过,中国汉传佛教的特质在禅。南北朝时期,因国家的分裂而形成了南北社会不同的风气和文化。南方佛教承东晋以来玄学化的传统、偏重义理;北方佛教,由于受当时北方民族粗犷少文...

管教父母对吗,如何让家庭关系和谐

管教父母对吗,如何让家庭关系和谐

问:我总想管教我父亲的不良习惯:打麻将、饮酒。我觉得父母在精神上对我不关怀,不对我以正确的指导。我是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已得病七年。我的愿望是促进家庭关系和谐,言语温和,成为一个健康人。我不知道管教父...

为什么有时会突然闪现非常恶的念头

为什么有时会突然闪现非常恶的念头

问:有时非常恶的念头会突然闪现,这是为什么? 大安法师答:俗话说,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为什么是自己呢?你看到自己今生这个样子好像很单纯,像个人模人样的样子,但是无量劫以来,我们在各个道里面都待过,每一...

入寺拜佛都有什么讲究?

入寺拜佛都有什么讲究?

  拜佛不是目的,学佛才是目的。  心中敬佛才是真正拜佛,我们拜佛是要学佛的无限慈悲心。  学佛身处烦恼而常具有的清静心,学佛为救度众生宁下地狱的大无畏。  所以当我们置身佛前...

欲求生净土,一定要修好这三福

欲求生净土,一定要修好这三福

  为何想要求生西方净土,需先修净业三福?什么是净业三福?净业三福起源于释迦牟尼佛的观机施教,是佛的一个用意。众生对西方极乐世界信心缺乏、信心难以建立的原因就在于智慧不足,为了培植众生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