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十二分教是指什么?

如瑞法师:三藏十二分教是指什么?佛教三藏十二部的解释

  佛陀演说的教法,后来由弟子们结集、分类为三藏十二部教典,也称为三藏十二分教,含摄了佛陀所说的一切教法。

三藏是什么意思?

  三藏,指经藏、律藏和论藏。藏是蕴积、包含义。《毗婆沙论》云:藏者,器也。何谓为器?器者,能聚集众义也。所以,三藏各自包藏、蕴含着无穷无尽的法义。其中,经藏诠释定学,律藏诠释戒学,论藏诠释慧学。

佛教十二分教概说

  十二分教,《翻译名义集》中讲:病有万殊,药无一准,故教部类开十二分。这是告诉我们,众生的烦恼病千差万别,用于疗病的法药,自然也并非一味,因此佛法按照叙述的形式和内容,分成了十二种类别。下面,我们具体来看。

  一、长行:

  指经中直说法义的长行经文。

  二、重颂:

  以偈颂形式写在长行的后面,具有重复宣说的意义。

  三、授记:

  指佛陀预先告知菩萨或声闻弟子,成佛时的国土、名号、寿命以及所教化的众生等。如《地藏经》中,佛为主命鬼王授记。

  四、孤起:

  指孤起颂。这是说经文的全部内容,均以偈颂来记载佛陀的教法。

  五、无问自说:

  指佛陀不待众生祈请而自行宣说的教法,如《阿弥陀经》。

  六、因缘:

  专门记载佛陀说法教化因缘的经典。

  七、譬喻:

  凡经律中以譬喻显示法义之处,皆叫做譬喻。典型的就是《法华经》中的火宅喻、化城喻、穷子喻等。

  八、本事:

  讲述佛及弟子过去世的因缘,以及佛陀教诫弟子精进求道、得至解脱的经典。

  九、本生:

  指佛说自身往昔行菩萨道时,修诸苦行、利益众生所行因缘的经典。也就是讲说佛陀过去生行菩萨道的事。

  十、方广:

  一切大乘经的通称。

  十一、未曾有:

  讲说诸天身量、大地震动、旷古稀有,以及佛力不可思议之事的经文。

  十二、论义:

  记述佛陀论议、问答、辩理,抉择诸法体性,并分别明了法义的经文。

  十二分教归纳成偈颂即是:

长行重颂并授记,孤起无问而自说,

因缘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

论义共成十二名,广出大论三十三。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如瑞法师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用这三种功能来对抗烦恼

用这三种功能来对抗烦恼

  你有烦恼吗?烦恼从何而来?你有什么好办法对付不断生出的烦恼?戒能够保护自己的心,不让它受外境的诱惑而波动,心安定了就会心平气和、情绪稳定,你会很快找到心中的智慧! 【原文】   以戒降心...

出家有年龄限制吗

出家有年龄限制吗

问:出家有年龄限制吗? 体恒法师答:出家就是脱离世俗的身份,进入僧团的组织。僧团是一个以出离生活为基本特征并承担佛法传承使命的团体,僧团的特征决定了僧人应该具有较高的素质,无论是内在或是外在。从这个角...

在家居士修什么法门能了生脱死?

在家居士修什么法门能了生脱死?

问题:   在家居士修行什么法门当生就能够了生脱死? 广行法师:   在家居士修行最好选择念佛法门。念佛法门只要信愿持名,无论在家还是出家,往生的条件都是一样的。只要至诚恳切,深信切愿,执持...

不犯戒,时刻修持清静功夫

不犯戒,时刻修持清静功夫

  编者按:你现在持五戒吗?持戒之前是否有什么顾虑?持戒之后你的生活有什么改变吗?只要一心持戒,必有大福报等着你!   【原文】:为护戒品常清净,不犯圣行顺无为。不断生命盗他物,常修梵行世无...

忏悔的前提和方法

忏悔的前提和方法

问:恳请法师慈悲详解惭愧心和忏悔心以及如何忏悔? 宏海法师答:忏悔法门是佛法的初门,也是佛弟子一直修的加行。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里就有忏悔业障。忏悔的前提必须要有惭愧。身为一个佛弟子如果没有惭愧心的话,...

《云上菩提——大数据时代的中国佛教》新书研讨会召开

《云上菩提——大数据时代的中国佛教》新书研讨会召开

为进一步研究和总结大数据技术在宗教活动场应用的先进模式和主要做法,满足宗教界和信众的现实需要,发挥其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积极作用,由开原寺主办,江苏佛教信息化大数据中心、上海数字化城市与交通研究所、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