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十二分教是指什么?

如瑞法师:三藏十二分教是指什么?佛教三藏十二部的解释

  佛陀演说的教法,后来由弟子们结集、分类为三藏十二部教典,也称为三藏十二分教,含摄了佛陀所说的一切教法。

三藏是什么意思?

  三藏,指经藏、律藏和论藏。藏是蕴积、包含义。《毗婆沙论》云:藏者,器也。何谓为器?器者,能聚集众义也。所以,三藏各自包藏、蕴含着无穷无尽的法义。其中,经藏诠释定学,律藏诠释戒学,论藏诠释慧学。

佛教十二分教概说

  十二分教,《翻译名义集》中讲:病有万殊,药无一准,故教部类开十二分。这是告诉我们,众生的烦恼病千差万别,用于疗病的法药,自然也并非一味,因此佛法按照叙述的形式和内容,分成了十二种类别。下面,我们具体来看。

  一、长行:

  指经中直说法义的长行经文。

  二、重颂:

  以偈颂形式写在长行的后面,具有重复宣说的意义。

  三、授记:

  指佛陀预先告知菩萨或声闻弟子,成佛时的国土、名号、寿命以及所教化的众生等。如《地藏经》中,佛为主命鬼王授记。

  四、孤起:

  指孤起颂。这是说经文的全部内容,均以偈颂来记载佛陀的教法。

  五、无问自说:

  指佛陀不待众生祈请而自行宣说的教法,如《阿弥陀经》。

  六、因缘:

  专门记载佛陀说法教化因缘的经典。

  七、譬喻:

  凡经律中以譬喻显示法义之处,皆叫做譬喻。典型的就是《法华经》中的火宅喻、化城喻、穷子喻等。

  八、本事:

  讲述佛及弟子过去世的因缘,以及佛陀教诫弟子精进求道、得至解脱的经典。

  九、本生:

  指佛说自身往昔行菩萨道时,修诸苦行、利益众生所行因缘的经典。也就是讲说佛陀过去生行菩萨道的事。

  十、方广:

  一切大乘经的通称。

  十一、未曾有:

  讲说诸天身量、大地震动、旷古稀有,以及佛力不可思议之事的经文。

  十二、论义:

  记述佛陀论议、问答、辩理,抉择诸法体性,并分别明了法义的经文。

  十二分教归纳成偈颂即是:

长行重颂并授记,孤起无问而自说,

因缘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

论义共成十二名,广出大论三十三。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如瑞法师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东林寺为何确立两大参照系

东林寺为何确立两大参照系

问:东林寺为何确立净土五经一论的圣言量和中国净土宗祖师的著作为两大参照系? 大安法师答:东林寺作为净土宗的祖庭,确立这两大参照系意谓:念佛法门乃佛教中之不可思议的圆顿大法,其事理境界惟佛与佛方能究竟,...

明一法师:如何忏悔业障? 八 功德及回向

明一法师:如何忏悔业障? 八 功德及回向

八.功德及回向 经中云:“然诸福中,忏悔为最,除大障故,生大善故”。忏悔业障能使我们顺利完成修行的事业,减少修行路上的坎坷,最终成佛做祖。忏悔业障有这么多的好...

大乘小乘的乘是什么意思?

大乘小乘的乘是什么意思?

早期佛教分为大众部和上座部,大众部就是我们说的大乘,上座部就是小乘。乘有本义车,引申为,载,渡 的意思。大乘,谓自觉,觉他,普渡众生。也就是说不仅要超度自己还要超度别人。小乘就是,自觉。只要超渡自己就...

打妄语才能去学佛,这样是不是不能受五戒

打妄语才能去学佛,这样是不是不能受五戒

问:因为家里人反对,所以总是要打妄语才能去学佛,这样是不是就一直不能受五戒? 容通法师答:遇到这种问题,真的是要多想方法,用种种善巧方便。当然了,我们不提倡你总去打妄语,说我要出去工作,然后出去参加...

别人做恶我们依然行善,这就叫信仰

别人做恶我们依然行善,这就叫信仰

问:我妈妈是个非常虔诚的佛教徒,十多年前就开始给寺院做护法,一直帮助亲戚朋友中一心向佛的人与佛法结缘,建设寺院,做道场。后来妈妈听说建设寺院的钱被寺院贪污了,她本想是为佛菩萨做事,结果却好像自己欺骗了...

年轻人该如何强大内心来面对考验

年轻人该如何强大内心来面对考验

问:年轻人该如何强大自己的内心,面对未来生活的种种考验? 索达吉堪布答:年轻人应认清生活的真相,明白在人生中该如何取舍,拥有正面处理问题的智慧,而不是空喊一些口号,自欺欺人地麻痹自己、逃避现实。 《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