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佛说不挑拨离间定获五大福报

【原文】

  复次,龙王!若离两舌,即得五种不可坏法。何等为五?一、得不坏身,无能害故;二、得不坏眷属,无能破故;三、得不坏信,顺本业故;四、得不坏法行,所修坚固故;五、得不坏善知识,不诳惑故;是为五。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正眷属,诸魔外道不能沮坏。

  《十善业道经》

  【注释】

  两舌像一形容词,好像一人有两个舌头,对张说李,对李说张,到处去搬弄是非,挑拨离间。两舌含有破坏他人的恶毒作用。不两舌,就能获得不可破坏的果,因因果果,不会有丝毫差别的。

  远离两舌的这五种功德法中,由个人的身体,一直说到善知识。因为先有个人,而后才有眷属。有信仰而后才有修行。信仰修行,都由于善知识的启示。

  五种法中,每法两句,都是第一句为所得果,第二句出其因由。

  一、身体康健谓之不坏身。无能害故者,因为这人过去没有破坏过他人,所以生生世世,也没有人来破坏他。

  二、家庭间一团和气,没有争吵的怪象,叫做不坏眷属。无能破故者?因为过去没有用两舌挑拨人家的是非,使别人的家庭不和,所以这人生生世世不会招致到有破坏他眷属不和的恶果。

  三、信仰三宝,坚定不退,为不坏信。顺本业故者,本业就是本来所修行的事业。这一位不两舌的人,本来深信三宝,坚定不移。所以生生世世,对于三宝不会退堕,因为顺乎他本来所修的事业。

  四、得不坏法行,所修坚固故。由于不以两舌破坏他人的修行,所以生生世世,获得合法的修行。这不坏法行的获得,由于自己的道心坚固,于所修才能持久不坏。

  五、得不坏善知识,不诳惑故。善知识者,善于知因识果,或德高望重,为众人之所知识。佛教里尊称各宗的长老,或说法的法师为善知识。信仰佛教,欲得认识佛理,则必须亲近善知识。不两舌的人,由于不以两舌诳惑他人,所以生生世世,获得德高望重而不可破坏的善知识,做他的导师。

  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正眷属、诸魔外道,不能沮坏。

  人能远离两舌,现世能获得如许功德,如果将这功德回转而为佛果上的庄严,那么,将来成佛的时候,一定会得到具有正信佛道的眷属。魔王是破坏人信念的魔鬼,外道是引人向邪途的愚痴人,但对这位不两舌者成佛而后的眷属,既不能阻碍其前进,也不能破坏其信心。

  【备注】

  《十善业道经》,为佛在娑竭罗(意为咸水海)龙宫,为龙王所宣说的经典,即诸佛菩萨有一方法,能断除一切痛苦,获取极大利益,这个方法就是修行十善业道,即从行为上远离杀生、偷盗、邪淫;从语言上远离妄语、两舌、恶口、绮语;从思想上远离贪欲、嗔恚、愚痴。离此十种恶业,就是修行十种善业。十善业是佛法修行的最基本法,无论大乘、小乘佛教都视此十善业为修行基础。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何以念佛即得成佛

何以念佛即得成佛

或问:念佛本极易之事,而成佛为甚难之事。佛道长远,经中所云,必经三大阿僧祇劫,勤修六度万行,方可得成。何以念佛即得成佛? 答曰:修行法门,顿渐不同。渐则三祇炼行,百劫修因,方成佛道。顿则不历僧祇,可...

五戒中间有包含赌博吗

五戒中间有包含赌博吗

问:佛教五戒中间有包含赌博吗? 宗舜法师答:五戒中没有不许赌博的条文,但赌博肯定是非律的。《行事钞》说:《五分》蒲博赌物,犯吉罗。按戒律来说,它相当于是一种偷盗行为。你不要认为说:哦,我是用正常的赌博...

观心者得解脱,不观心者沉沦六道

观心者得解脱,不观心者沉沦六道

  人一直在用大脑思维分析外部世界,你有多久没有内观过自己的心了?修行就是修自己的心,要时刻注意观察自己的心,发现自己起嗔怒、贪心或其它不健康的心思,就要及时察觉,并用更深层的意识去消止这些...

临终听到佛号生瞋恨心,是阿弥陀佛没有摄受吗

临终听到佛号生瞋恨心,是阿弥陀佛没有摄受吗

问:黄念祖的《念佛三昧文》中提到一个和尚念佛念得密不透风却自杀了,还有某法师提到一个天天念佛的人,到临终时却听到佛号生瞋恨心,是阿弥陀佛没有临终摄受吗?这些例子让人很困惑。 大安法师答:这没有什么困惑...

洒净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洒净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问:洒净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仁清法师答:好几种,这是我根据佛经理解的。洒净的意义是把加持了大悲咒的水洒出去; 第一个作用就是清场。洒出去,洒到谁身上,沾谁谁得度,这也是救度众生结佛缘的一个含义。比如,...

城市生活对修行是否存在有害的一面

城市生活对修行是否存在有害的一面

问:繁华城市对每个人的生活都带来一种舒适和便利。城市生活对修行是否也存在有害的一面? 索达吉堪布答:世间有许多城镇,那儿生活着千千万万的居民,从某一方面看,每一个人都在那儿拖着令人见而生畏的尸体,与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