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佛说不挑拨离间定获五大福报

【原文】

  复次,龙王!若离两舌,即得五种不可坏法。何等为五?一、得不坏身,无能害故;二、得不坏眷属,无能破故;三、得不坏信,顺本业故;四、得不坏法行,所修坚固故;五、得不坏善知识,不诳惑故;是为五。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正眷属,诸魔外道不能沮坏。

  《十善业道经》

  【注释】

  两舌像一形容词,好像一人有两个舌头,对张说李,对李说张,到处去搬弄是非,挑拨离间。两舌含有破坏他人的恶毒作用。不两舌,就能获得不可破坏的果,因因果果,不会有丝毫差别的。

  远离两舌的这五种功德法中,由个人的身体,一直说到善知识。因为先有个人,而后才有眷属。有信仰而后才有修行。信仰修行,都由于善知识的启示。

  五种法中,每法两句,都是第一句为所得果,第二句出其因由。

  一、身体康健谓之不坏身。无能害故者,因为这人过去没有破坏过他人,所以生生世世,也没有人来破坏他。

  二、家庭间一团和气,没有争吵的怪象,叫做不坏眷属。无能破故者?因为过去没有用两舌挑拨人家的是非,使别人的家庭不和,所以这人生生世世不会招致到有破坏他眷属不和的恶果。

  三、信仰三宝,坚定不退,为不坏信。顺本业故者,本业就是本来所修行的事业。这一位不两舌的人,本来深信三宝,坚定不移。所以生生世世,对于三宝不会退堕,因为顺乎他本来所修的事业。

  四、得不坏法行,所修坚固故。由于不以两舌破坏他人的修行,所以生生世世,获得合法的修行。这不坏法行的获得,由于自己的道心坚固,于所修才能持久不坏。

  五、得不坏善知识,不诳惑故。善知识者,善于知因识果,或德高望重,为众人之所知识。佛教里尊称各宗的长老,或说法的法师为善知识。信仰佛教,欲得认识佛理,则必须亲近善知识。不两舌的人,由于不以两舌诳惑他人,所以生生世世,获得德高望重而不可破坏的善知识,做他的导师。

  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正眷属、诸魔外道,不能沮坏。

  人能远离两舌,现世能获得如许功德,如果将这功德回转而为佛果上的庄严,那么,将来成佛的时候,一定会得到具有正信佛道的眷属。魔王是破坏人信念的魔鬼,外道是引人向邪途的愚痴人,但对这位不两舌者成佛而后的眷属,既不能阻碍其前进,也不能破坏其信心。

  【备注】

  《十善业道经》,为佛在娑竭罗(意为咸水海)龙宫,为龙王所宣说的经典,即诸佛菩萨有一方法,能断除一切痛苦,获取极大利益,这个方法就是修行十善业道,即从行为上远离杀生、偷盗、邪淫;从语言上远离妄语、两舌、恶口、绮语;从思想上远离贪欲、嗔恚、愚痴。离此十种恶业,就是修行十种善业。十善业是佛法修行的最基本法,无论大乘、小乘佛教都视此十善业为修行基础。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中国三论宗祖师记——第二代开祖龙树菩萨

中国三论宗祖师记——第二代开祖龙树菩萨

第二代、开祖龙树菩萨龙树出生于南天竺婆罗门种族,大约在佛灭后六百年中。《百论序疏》引罗什语,谓龙树出生于佛灭度后五百三十年,也就是六百年中,当在公元二世纪左右。龙树生来天聪奇悟,事不再告,孩童时代就能...

如何度过修行懈怠期

如何度过修行懈怠期

问:我修行精进一段时间后,就会退步,功课也不想做,佛号也不想念,请慈悲开示如何度过懈怠期? 大安法师答:这个懈怠是与身俱来的烦恼,这怎么度过呢?你就看看汶川大地震的那些片段吧,感受到无常吧,这个死亡是...

清心寡欲的佛经名句

清心寡欲的佛经名句

清心寡欲的佛经名句   佛云:心是恶源,形为罪薮。佛又云: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佛还云: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心身自在。   佛云: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

某某师是佛菩萨再来,此话该不该说

某某师是佛菩萨再来,此话该不该说

问:常听说某某师是佛菩萨再来,不知有何根据?此话该不该说? 大安法师答:此话不该说。我们身处这个时代,一定要防止出现以凡滥圣的局面。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说:我灭度后,勅诸菩萨...

开店遇到敲诈该怎么办

开店遇到敲诈该怎么办

问:弟子是淘宝开小店的,时常遇到碰瓷的、敲诈的买家,要钱要物之类的。是心平气和的拒绝这种敲诈行为呢,还是接受呢?还是控制在弟子承受的经济范围内,来抉择拒绝和接受呢?遇到这种情况的接受敲诈,是接受因果吗...

念阿弥陀佛后,还念八十八佛,这是杂修吗

念阿弥陀佛后,还念八十八佛,这是杂修吗

问:感恩师父远道而来为我们讲经开示。我的问题是:善导大师关于正行与杂行,正行五专念,万修万人去,杂行千人修只有二三人往生。我去某些寺院念佛,他念佛完,还八十八佛,这是杂行,往生有望吗?谢谢。 大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