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坏事的人为什么没有遭到报应?

常暘法师:做了坏事的人为什么没有遭到报应?

  现在很多人相信一世论,认为人死如灯灭,没有三世因果的观念。对于佛教所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很多人会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觉得现实中未必如此。只是看到了一个暂时的现象,你去否定这个因果报应的存在,那是不理性的。

  多数人只是看到了短暂的或者眼前的一个现象,对这个因果报应产生的这么大的(误解),其实正说明人们对善恶自有报应内心还是有一份期待。我们会觉得,这人做了善事一定要有好报,那人做了坏事一定要有恶报。当内心有了这份设定,在看到不符合设定的现象时,就会因为心理落差而影响深刻,甚至夸大这些见闻,似乎一个反证就能推翻很多证据。

  平心而论,对真正的好人大家还是普遍认可并尊重的;反之,那些为非作歹都会被大众所厌恶。他其实现世也会得到应有的惩罚,虽然不能说百分之百都会现世报,但生活中还是能看到很多。比如有相关的大数据统计,可能比我们的感觉会更客观。

  佛法讲因果,也讲缘起。从因果来说,犯罪都要招感苦果,但并不是说每一个犯罪的行为都会在今生受到法律的制裁。因为从犯罪到法律制裁的过程中,要有缘来成就。必须有人知道他犯罪,找到犯罪的证据,才能诉诸法律;如果一时没被发现,可能会暂时逃脱法律的制裁,但不等于永远逃脱。所谓: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同样的,佛教所说的因果不限于这一生,而是贯穿生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报应可能在今生,可能在来世,也可能在来世的来世,乃至几百世都是可能的。就像种子,从种下去到结果,会有或长或短的过程,未必能马上看到果的显现。那到底谁在决定这种因果?是不是有某种外在的力量?

  其实佛教讲的因果是客观的规律,并不是由神灵或造物主决定的。思想、语言、身体三种,我们称为身、语、意三业。其实这三种行为,它就会决定我们的果报。所以,你今生或者任何时候所受的果报,都是你自己过去招惹来的,你要坚定这一个定律。然后你未来要接受的果报也是你现在种下去的。如果你真正惧怕恶报,那你就种下善行,革除恶行,唯有不断地种善因,结善缘,最后才可能会有善果。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如是我闻报德寺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佛说随喜布施会得到很大的福报

佛说随喜布施会得到很大的福报

  编者按:修行随喜功德,与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等有著同样的重要功德,我们随喜赞叹他人的成就好事,如同礼拜、念佛、诵经一样,都是了不起的修行功课。 【原文】   睹人施道,助之欢喜,...

鹿野苑的来历-佛教公案

鹿野苑的来历-佛教公案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讲了一个公案。他过去世与提婆达多都示现为鹿王。各自带领着一群鹿。这两群鹿都在鹿野苑里生活。有一个国王,非常喜欢吃鹿肉,就带领军队把鹿野苑包围了起来,准备大肆捕杀鹿群。就在大敌当前之时...

莫要妄语,否则是要堕地狱受恶报的

莫要妄语,否则是要堕地狱受恶报的

  你是不是很讨厌说谎话的人?你曾经说过谎吗?谎话要不得,从小小的谎言开始,渐渐的说妄语成为习惯,后果可想而知了。   【原文】:妄语地狱近,作之言不作,二罪后俱受,自作自牵往。   《法句...

善导大师的弘愿门是怎么回事

善导大师的弘愿门是怎么回事

问:善导大师的弘愿门是怎么回事? 大安法师答:善导大师是中国净土宗第二代祖师,他在《观经四帖疏》玄义分中,叙述释迦牟尼佛因韦提希夫人之请,即广开净土之要门,阿弥陀佛在释尊演说净土法门过程中,显彰别意之...

何为六度法门?六度是什么意思?包括哪六度?

何为六度法门?六度是什么意思?包括哪六度?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是菩萨所修的六种法门,六度法门可以自度度他、福慧双修、三学具足。   六度又称六波罗蜜,《大乘义音》卷十二中记载:波罗蜜者,是外国语,此翻为度,亦名到彼...

放经书的书房挨着卫生间,这样是不是不恭敬

放经书的书房挨着卫生间,这样是不是不恭敬

问:家里有佛像也有经书,但家里的书房直接挨着卫生间,这样是不是对佛像以及经书不恭敬? 宏海法师答:我们现代人的福报就只有住楼房,单元房,那上上下下每家每户都有厕所。就等于说家家可以设佛堂,家家都有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