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坏事的人为什么没有遭到报应?

常暘法师:做了坏事的人为什么没有遭到报应?

  现在很多人相信一世论,认为人死如灯灭,没有三世因果的观念。对于佛教所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很多人会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觉得现实中未必如此。只是看到了一个暂时的现象,你去否定这个因果报应的存在,那是不理性的。

  多数人只是看到了短暂的或者眼前的一个现象,对这个因果报应产生的这么大的(误解),其实正说明人们对善恶自有报应内心还是有一份期待。我们会觉得,这人做了善事一定要有好报,那人做了坏事一定要有恶报。当内心有了这份设定,在看到不符合设定的现象时,就会因为心理落差而影响深刻,甚至夸大这些见闻,似乎一个反证就能推翻很多证据。

  平心而论,对真正的好人大家还是普遍认可并尊重的;反之,那些为非作歹都会被大众所厌恶。他其实现世也会得到应有的惩罚,虽然不能说百分之百都会现世报,但生活中还是能看到很多。比如有相关的大数据统计,可能比我们的感觉会更客观。

  佛法讲因果,也讲缘起。从因果来说,犯罪都要招感苦果,但并不是说每一个犯罪的行为都会在今生受到法律的制裁。因为从犯罪到法律制裁的过程中,要有缘来成就。必须有人知道他犯罪,找到犯罪的证据,才能诉诸法律;如果一时没被发现,可能会暂时逃脱法律的制裁,但不等于永远逃脱。所谓: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同样的,佛教所说的因果不限于这一生,而是贯穿生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报应可能在今生,可能在来世,也可能在来世的来世,乃至几百世都是可能的。就像种子,从种下去到结果,会有或长或短的过程,未必能马上看到果的显现。那到底谁在决定这种因果?是不是有某种外在的力量?

  其实佛教讲的因果是客观的规律,并不是由神灵或造物主决定的。思想、语言、身体三种,我们称为身、语、意三业。其实这三种行为,它就会决定我们的果报。所以,你今生或者任何时候所受的果报,都是你自己过去招惹来的,你要坚定这一个定律。然后你未来要接受的果报也是你现在种下去的。如果你真正惧怕恶报,那你就种下善行,革除恶行,唯有不断地种善因,结善缘,最后才可能会有善果。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如是我闻报德寺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正信与迷信该怎么区分

正信与迷信该怎么区分

问:顶礼法师,何谓真正的信仰,信仰是否应该明澈,混沌该如何解除,还请开示,谢谢。 学诚法师:佛法对信的定义是:对于佛法真理、三宝功德、世出世间的善根深信不疑,从而策发起自己宗仰、效学的决心和力量。正...

慈母在世时皓月当空,慈母去世时乌云遮月

慈母在世时皓月当空,慈母去世时乌云遮月

  【原文】悲母在时,名为日中;悲母死时,名为日没。悲母在时,名为月明;悲母亡时,名为暗夜。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注释】慈祥的母亲在世时,子女生活幸福,就像如日方中;慈祥的母亲若...

怎样让家人尽快断掉肉食

怎样让家人尽快断掉肉食

问:我从现实生活中、新闻中、书刊网络文章中看到了肉食巨大的危害,决心素食。但家人、孩子爱吃肉。请问,怎样才能让家人尽快断掉肉食? 郑播德答: 1、钻研厨艺,掌握买菜、做饭菜主动权: 买菜,是第一个关口...

在繁忙工作中如何寻回专注力呢

在繁忙工作中如何寻回专注力呢

问:现在常见的工作环境是,电脑萤幕同时开了好几个视窗,打报告又收电子邮件,一边接手机,眼睛还要看着新传进来的讯息。一心数用常是混乱无效率,好象很忙却是一事无成。该如何寻回专注力呢? 圣严法师答:开国元...

往生时为何只见莲花不见佛

往生时为何只见莲花不见佛

问:往生时,为什么只看见莲花,不见阿弥陀佛来也要赶紧走,这样走能确定到极乐世界吗? 大安法师答:实际上,我们往生的时候,阿弥陀佛是带着莲花过来的,但只是我们心很浑浊,业障很重,烦恼很重,只看到莲花,没...

佛经中有些与世间常识相违,该如何断疑生信

佛经中有些与世间常识相违,该如何断疑生信

问:弟子读《长阿含经》前三分皆欢喜生信,叹未曾有,只是第四分讲须弥山及四周龙王、金翅鸟、日月宫殿等事,与所学常识相违。请问如何断疑生信? 大安法师答:佛具有一切种智,了解十法界一切事理、性相、因果,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