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宗教问题


一、佛教为什么会有宗派之分?

释迦牟尼入灭后,随着佛教的传播,佛教僧团纷纷兴起,由于他们在戒律方面存在分歧,

佛教逐渐走向分裂。

二、为什么佛教会有小乘和大乘之分?

在佛陀入灭后,原始佛教逐渐产生分裂,并逐渐分为二十多个派系,这些派系在师承、

见解、区域、语言等方面各有不同,缺乏统一的领导和组织。

三、小乘佛教有什么特色?

小乘佛教一般主张“我空法有 ”,否定自我的存在,但是却未完全否定客观世界的存在,

比如承认事物的基本组成因素“极微 ”的存在。

在对佛陀的看法上,小乘佛教一直把他看做一个导师,一个教主,一个修炼达到彻底觉悟的人。

在修持方法上,小乘佛教主张修持三学,即戒、定、慧(即通过守持戒律,修习禅定而获得智慧)、八正道(八种正确的思维和方法)。

与大乘佛教相比,小乘侧重于自度,修行的最高目标是证得阿罗汉。

四、大乘佛教有什么特色?

大乘佛教主张“人法两空 ”,既完全否定自我的存在,也否定客观世界的存在,认为一

切法都是因缘聚合的结果,既“缘起性空 ”。

在对佛陀的态度上,大乘佛教将其超入化、神格化,即将释迦牟尼塑造成一个法力无边,全知全能的佛,并认为除了释迦牟尼佛外,还有十方三世无数佛的存在。

在修持方法上,大乘佛教除了修持三学、八正道外,还要修持六度、四摄的菩萨行。

在修持目标上,大乘佛教除了自度而且还要度人,以普度众生为修行宗旨,以成佛作为最高的修行目标。

五、小乘佛教有哪些主要派别?

小乘佛教,主要有两大派系:一为上座系,一为大众系。

其中,上座系又分为:犊子部、法上部、贤胄部、说 一切有部、雪山部、正量部、法

藏部、饮光部、经量部、密林山部、化地部。

大众系分为:多闻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说假部、制多山部、一说部、出世部、鸡胤部。

六、大乘佛教有哪些主要派别?

在印度大乘佛教发展史上,主要经历了中观派和瑜伽行派两个发展时期。

公元2 ~3世纪,中观派在印度兴起,因为此派将佛教“空 ”的观念以中道加以解释,

所以被称为中观派。

公元4 ~5世纪,瑜伽行派因中观思想刺激而产生。此派吸收了中观派和小乘佛教一切有部的部分思想,主张通过修习瑜伽来培养正智,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瑜伽理论。

除了在印度外,大乘佛教在向外传播的过程中,还吸收了各国的传统文化并加以改造,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各大宗派,如法相宗、华严宗、净土宗、三论宗、禅宗等,这也代表了大乘思想向中国和日本等地传播和演化的结果。

七、中国汉传佛教的宗派是何时成型的,分别是什么?

中国汉传佛教的宗派是隋唐时成型的,分别是:

1.道宣、法砺和怀素分别创立的律宗。

2.弘忍得弟子惠能创立的禅宗。

3.玄奘和窥基创立的法相宗。

4.法藏创立的华严宗。

5.智创立的天台宗。

6.吉藏创立的三论宗。

7.由被魏昙鸾开创,隋代道绰相继,而由唐代善导集成的净土宗。

8.由印度僧人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和惠果所奠定的密宗。

这些宗派创立后,随着隋唐时期中国对外交通的开拓,不久即传播海外。

来自缘之源佛教用品!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返回列表

上一篇:佛与菩萨

下一篇:佛教的宗派

相关文章

城市生活对修行是否存在有害的一面

城市生活对修行是否存在有害的一面

问:繁华城市对每个人的生活都带来一种舒适和便利。城市生活对修行是否也存在有害的一面? 索达吉堪布答:世间有许多城镇,那儿生活着千千万万的居民,从某一方面看,每一个人都在那儿拖着令人见而生畏的尸体,与尸...

如何处理学佛与做生意之间的冲突

如何处理学佛与做生意之间的冲突

问:请教师父,在谈生意的过程当中,会谈及成本和利润等问题。我们不可能把这个成本和盘托出,因为谈生意是很现实的。工艺成本两块钱,你要是说两块钱,客户可能会考虑一块八或一块五。你只能说成本两块二。这样一来...

多数人不明白,来生不会再见

多数人不明白,来生不会再见

多数人不明白,来生不会再相见 今生,将是我在六道轮回中最后一生。 如若我是来还债的,那就尽量多还一些,宁人负我,我不负人,让那多还的成为能被再来之我勾牵的因。 如若我是来报...

如何看待无相念佛

如何看待无相念佛

问:末学刚接触佛法,还在上学,没有智慧择法。闻台湾平实导师著有《无相念佛》,视《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忆佛念佛净念相继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未解。怎样忆念是忆母?如何心中做到无佛相? 大安法师答:是啊。刚...

戒邪淫经验:戒邪淫的十种力量

戒邪淫经验:戒邪淫的十种力量

 上季一位戒友被一种念头所困扰,那就是怀疑的念头,怀疑戒色,也包括怀疑戒色前辈。他戒到一定时间,脑中莫名其妙就冒出这种怀疑的念头,搅得他内心很不安。这其实就是心魔的一种怂恿,是...

佛教起源于什么时期?

佛教起源于什么时期?

佛教距今三千多年由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这使得相当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这让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