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经典节身与慎言


节身慎言,守摄其心;舍恚行道,忍辱最强。《法句经》  1、节身慎言  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我们应该如何自处?节身与慎言是最基本的应世接物之道。节身就是进退得宜,行止合度,也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而懂得用慈悲的眼眸等视天下众生,用智慧的耳朵倾听苍生的呐喊,用慈悲的口说抚慰苦难有情的语言,用精进的双脚走动各地,弘法利生。  慎言更重要,俗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入六月寒。 ”一言足以兴邦,言也可以丧国,所以,嘴巴最容易做功德,嘴巴也最容易造恶业。我们想要立身处世,广结善缘,就不能说粗恶的话,不能说虚妄的话,不能说沮丧的话,不能说过头的话,而应该说慈悲的话,说诚实的话,说鼓励的话,说谦虚的话。  2、守摄其心  经云:“心是一切的主导。 ”身口二业都是心念投射出来的结果,只要把心守好,则无事不办。性空庵主有一首偈语形容得很恰当:“学道犹如守禁城,尽防六贼夜惺惺,中军主将能行令,不动干戈致太平。 ”城池是指我们的身体,常常被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盗贼所扰乱,其中,心是主帅,如果他能觉醒自己的本来面目,善于调兵遣将,就能使六个原本窈取宝德的盗贼,变成坚守岗位的忠臣,在人生的战场上,纵使面对无边的烦恼,也能够无往不利,百战百胜。所以我们应该随时随地观照自己,收摄心念。  3、舍恚行道  我们平常做人处事必须提纲挈领,修行学道也是如此。在诸多心垢之中,以瞋恚最为恶毒。《华严经》云:“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 ”瞋恚,能坏人善事,能破坏感情,能引发祸患,能尽焚功德,总之,瞋恚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扩大争端,因此摄心行道,首须去除瞋恚。  4、忍辱最强  忍辱是对治瞋恚的最佳法门。《佛遗教经》说:“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 ”又说:“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 ”在历史上,貌不惊人的林肯由于能够忍耐别人的非难挑衅,以幽默的态度从容应付,因而赢得全民的爱戴;浮山法远禅师在学道时忍耐种种耻辱,终于获得寺主的器重,传授衣钵,驻锡一方,道风远播。因此忍辱并非懦弱退缩,而是在养深积厚中承担责任,其所蕴含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法集经》中曾提及菩萨修行忍辱波罗蜜有六种功德力:   一、能忍所骂,如空谷之应答从响,能得“如响平等智力 ”。   二、能忍所打,如明镜之印现众像,能得一镜像平等智力 ”。   三、能忍所恼,视其为虚幻不实之物,能得“如幻平等智力 ” 。   四、能忍所瞋,能得“内清净平等智力 ”。   五、能忍八法,能得“世法清净平等智力 ”。   六、烦恼不染,能得“集因缘平等智力 ”。  《法句经》这首偈语,从节身到忍辱,虽是寥寥数句,却循序渐近地指出人生的通路,足以让我们在万丈红尘中安身立命。

~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返回列表

上一篇:佛与菩萨

下一篇:佛教的宗派

相关文章

大小乘有什么区别

大小乘有什么区别

问:请问师父大乘具体有哪些经典,小乘具体有哪些经典?大小乘有什么区别? 宏海法师答:大乘和小乘的区别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第一个是发心大小,因为小乘呢他就是发心自己了脱生死,可是大乘除了自利还要利他,乘...

烧开水算犯杀戒吗

烧开水算犯杀戒吗

问:烧开水时,水中有大量的微生物,算犯杀生戒吗? 大安法师答:烧开水,里面是会烧死大量的微生物。但是在我们业力凡夫份上,这不犯杀生戒。因为佛陀制戒一定要曲尽人情。佛制比丘不饮有虫的水,是告诉我们只能用...

最常见玉石介绍

最常见玉石介绍

最常见玉石介绍玉石有四个标准: 1、有一定的硬度  2、色彩漂亮,单色多彩  3、光泽温润 4、从不透明到半透明(亚透或者透明)。  一...

现在乞丐骗子很多,还要布施吗

现在乞丐骗子很多,还要布施吗

问:当我们给路边乞丐布施时,朋友说那些乞丐是骗子,指出明知是骗子而财布施的行为不合适。财布施是培养慈悲心,但如是骗子,三宝弟子所作的财布施给他人的印象很不好,那我们应该继续做下去吗?怎样做才能更完满呢...

如何对待生活修行中的善缘违缘

如何对待生活修行中的善缘违缘

问:请问如何正确对待生活、修行中的善缘、违缘? 答:从空性的角度来讲,生活、修行中的外缘并无善恶、违顺、染净之分,所谓的善缘与恶缘、顺缘和违缘、净缘与染缘,都是我们的妄想分别所贴上的标签,并不是实有...

什么是密宗

什么是密宗

密宗是专门研究咒语和它的意思。佛教分成五宗:禅,教,律,密,净。禅宗就是参禅打坐;教宗就是讲经说法;律宗就是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就是专持戒律的;密宗,密就是秘密的,彼此互不相知;净土宗,就是专持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