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本生传之三十:多生累劫修安忍

  多生累劫修安忍

  释迦牟尼佛曾为行境仙人,魔王波旬就幻化出五百位精通种种害人技巧之恶人,于五百年中日夜不停地紧随仙人身后妄图加害他,从早至晚、不舍昼夜。这五百人于仙人行、住、坐、卧之时,不放弃分分秒秒地在仙人面前说不悦耳言词,对其进行恶语中伤。但仙人始终以慈心对待他们,从无生出半点恶心,并且只观这些人功德。他心中暗自发愿:为难以调伏之众生利益,我誓修无上菩提,一定要首先度化此等众生。仙人即如是以慈悲心对待所有恶性众生。

  又释迦牟尼佛曾为外道仙人,名为忍力,他自己发愿永远不对任何众生生嗔恨心。当时有一恶意魔王为摧毁忍力安忍,就幻化出专门毁坏别人安忍功德之一千人,用咒语诅咒忍力,用妄语肆意对忍力横加诽谤,还在大庭广众之中用常人难以启齿之言词羞辱他。这些人还于忍力行、住、坐、卧之时加害他,此等非法行持竟长达八万四千年之久。

  当仙人前往城市中去时,这些恶性众生竟用不净粪浇洒在仙人头上、所捧钵盂中以及衣服上,还用扫帚猛击忍力头部。但他根本未生丝毫嗔恨心与报复之意,不管别人如何待他,他从未想过以牙还牙,从未怒目相向,从未恶口相加,甚至诸如“我到底做错何事”之类言词都未曾说过。

  忍力长久发菩提心,最后诸恶人实在无法毁坏他之安忍力,众人便对他生出信心,并在他面前忏悔各自所造罪业,又对其行供养及承侍。忍力对这些人无私传法,无有任何贪欲心,如此行持更令众人生起大信心。他们真诚在其面前忏悔业障,并行供养,大家最终全部跟随忍力仙人发无上菩提心,并共同趋入真正佛道。

  这些人久远之前均已成佛,并示现涅槃。而恶意魔王则为后来之提婆达多。

  愿以此功德,普及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普为法界众生及我本人,忏悔无始劫来有意无意谤佛谤法谤僧之罪;忏悔有意无意我慢贡高、不能如法礼敬大善知识之罪;忏悔有意无意于殊胜道场、法会,产生的种种不清净、罪恶之念。愿一切佛友以为鉴,皆能如理如法亲近、供养佛法僧三宝,如理如法亲近、供养一切善知识,如理如法亲近、供养自己的恩师!身口意恒时清净!

  唵,钵啰末邻陀宁,娑婆诃。(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

  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读音:Ong bo la mo lin tuo ning suo po he

  唵,钵啰末邻陀宁,娑婆诃。 唵,钵啰末邻陀宁,娑婆诃。

 

点我:

相关文章

光赞经第九卷--竺法护

光赞经第九卷--竺法护

  光赞经第九卷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摩诃般若波罗蜜分曼陀尼弗品第二十二   尔时贤者分曼陀尼弗白佛言。尊者须菩提。佛使说般若波罗蜜。乃说摩诃衍事为。须菩提白佛言。唯我说摩诃衍得无过。天...

两世被判死刑蒙佛救度证圣

两世被判死刑蒙佛救度证圣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道行般若经--支娄迦谶

道行般若经--支娄迦谶

道行般若经十卷 后汉 支娄迦谶译 道行般若经序 释道安撰 大哉智度!万圣资通,咸宗以成也。地合日照,无法不周,不恃不处,累彼有名,既外有名,亦病无形,两忘玄莫,喟然无主,此智之纪也。夫永寿莫美乎上...

真心直说--未知

真心直说--未知

真心直说 高丽国普照禅师知讷撰 古德禅师真心直说序   或曰。祖师妙道可得知乎。曰古不云乎。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想。不知是无计。若真达不疑之地。犹如太虚宽廓。岂可强是非耶。或曰。然则诸祖出世无益...

观世音菩萨的传说“金沙滩头马郎妇”

观世音菩萨的传说“金沙滩头马郎妇”

  元朝时,浙江吴兴有个名叫觉岸的僧人,写了一部名叫《释氏稽古略》的书,其中记载了马郎妇的传说。  在唐朝的宪宗元和十二年,陕西某地突然出现了一个十分美貌的提篮卖鱼少女。当地的少年见了,都争着想娶...

念佛镜--道镜善道

念佛镜--道镜善道

念佛镜 念佛镜 卷上 念佛镜序 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则有量。彼土之寿则无量矣。娑婆备诸苦。彼土则安养无苦矣。娑婆随业转轮生死。彼土一往则永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