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点灯供香的意义

我们点蜡烛灯供佛,是要照亮我们的心;我们烧一支香,让周边的环境熏得香香的,能够让这里每个人都从内心发出最善良的话,就是最好的香了。

  很多人说:你要信佛,佛是伟大的,佛是无上正等觉,我们要修行。但要改变自己,守戒律,又做不到,要顶礼念经修行,也做不到。投机取巧算了:到庙里 面点了两柱小的香,然后虔诚的三个磕头,要什么跟佛祖说一声就好了,他就帮我办就好了。实在不行,我在功德箱里面多放一点钱,看你会不会多帮我做点事。我 怕佛祖不知道,就告诉主持:我这边多捐一点钱,你要(佛菩萨)多保佑保佑我啊。

  中国从自古以讲究礼尚往来,送礼送习惯了,以为送了礼,别人帮我们做事。很多政府官员因为这个进去了,他的朋友商人也进去了,商人进去了,过了一段 时间,他的朋友官员也进去了。为什么商人跟官要去“闭关 ”,永远都一起走,都是因为礼尚往来嘛!世间的官商礼尚往来,都会被政府请进去,不是去喝咖啡,是 “闭关 ”。

  跟佛祖礼尚往来是不可以的,你供养佛,代表你有一个向上和虔诚的心,但你不能跟佛祖讨价还价。记得以前我在台湾的时候,有些寺庙大家说很灵验,就是 说假仙(闽南语),白天政府官员来拜,寺庙的和尚法师也拜,信徒也拜,警察也拜。到了傍晚,黑道的人,流氓也来拜。警察是希望早一点破案,抓到坏人,黑社 会希望警察不要抓到他。拜的佛菩萨都是同一尊,佛菩萨够辛苦的,这种事没有办法处理的。

  其实,真正的佛是在我们内心,我们心里面最善良的、最纯洁的、最智慧的,就是佛。

  你拜的那尊佛像,是真正的伟大的觉悟的佛陀的象征。佛像就好比家里的电视,打开频道收看节目,通过这尊佛像解开我们的心,把最肮脏的一面洗干净,让诸佛菩萨的光芒照射我们的内心,让我们心里面产生光明,这就是“点灯 ”的典故。

  希望我们在跟人相处,随时随地都不会引人讨厌,总是香喷喷的,那就是“点香 ”的典故。

  我们点蜡烛灯供佛,是要照亮我们的心,佛要点它干嘛呢?他已经够亮的了,他留在人世间的大藏经就是照亮我们2500多年的大明灯,照亮了所有众生的 迷茫世界、黑暗的心灵。还要用蜡烛去照亮佛吗?不用。用水果、白水供佛,佛要吃饭吗?佛要喝水吗? 不要,他不用食人间烟火,可是我们需要。佛相信,你供在佛陀前面的水肯定是干净的,肯定在里面没有加农药。干净的水是我们众生需求的,所有生命需要水来滋 润我们的身心,需要饮食来满足我们的生存,更需要用智慧的资粮让我们在生命当中充实的生存。所以呢,供果这些代表食物,也叫资粮。人有两种资粮,一种福 德,一种智慧。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我们自己的需求,才来供佛。

  你到寺庙烧香,干干净净的烧一支香,让周边的环境熏得香香的,让这里每个人都从内心发出最善良的话,就是最好的香了。我们的心被遮住了最善良的那一 面的如来藏,贪嗔痴嫉妒傲慢就像乌云一样,带给我们的是无明,降下来的是苦雨。而天上的太阳依然是灿烂的,当我们的内心有了贪嗔痴嫉妒傲慢,这些负面的情 绪,永远让我们不快乐。只要我们遇到佛法,佛法就是解开我们心中疑惑的明灯。这就叫“道 ”,“苦集灭道 ”的“道 ”。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佛说受戒居士要远离这4种恶人

佛说受戒居士要远离这4种恶人

【经典介绍】   《优婆塞戒经》,七卷。北凉昙无谶译。又称《善生经》、《优婆塞戒本》。系佛为善生说大乘优婆塞戒(在家戒),并围绕此展开,说明布施等六度波罗蜜。全经内容分集会、发菩提心、悲、解...

怎样克制自己不发脾气

怎样克制自己不发脾气

问:请教师父,怎么样克制自己,让自己不要发脾气? 黄念祖老居士答:这四句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就是起这个作用哪,你把它看得假一点。一个你把它看假一点,这个是如梦如幻啊...

怎样做才算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怎样做才算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问:我是农业工程学院的学生。怎样做才算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索达吉堪布答:关键是要相信前后世。 对前后世,现代科学并没有透彻的研究,只有佛教对此才有详尽宣说。佛教认为,流转轮回的主体不是身体,而是心识,...

如何看待死亡

如何看待死亡

问题一:如何看待死亡? 1、问:法师,请问该如何看待生死?求解结。 学诚法师答:死是一期生命的结束,也是下一期生命的开始;好比睡觉是今天的结束,是明天的开始。 2、问:师父,昨晚十岁的儿子睡前忽然哭...

怎样才是对净土法门有真正的信心

怎样才是对净土法门有真正的信心

问:怎样才是对净土法门有真正的信心? 大安法师答:信根产生信力,信力就体现为,一切学其他法门的,宗门教下的,他再说什么话语都动摇不了你,破坏不了你对净土法门的信心。这就类似于像彻悟大师,他讲他的信心,...

善导大师

善导大师

善导大师(西元613——681年)中国佛教净土宗第二代祖师,临淄人(今山东淄博市),生于隋大业九年,少年出家,看见西方图,颇有所感,夙期往生净土,受戒之后,和妙开律师共读《观无量寿经》,晓得此经的观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