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福是防止贪念的良药

贪婪的最严重后果,就是让人无止境地去想别人为我付出了多少。这样容易被所谓的成功冲昏头脑,变得不理智。
我认识一个公司的管理者,他每天思考的问题就是:别人到底给我创造了什么?你作为一个员工,你在这里上班,你给我创造了什么东西?你作为一个主管,你在这儿给我创造了什么东西?他不是客观地想:作为这个公司创始人,我为自己创造了什么东西?是大家创造的财富与价值,我只是一个暂时的保管者、临时的使用人,我怎么把这种使用权跟员工分享?他从来没有去想这些,只想到“我是永久所有者,你们只不过是在我的恩惠施舍之下生存的寄生虫而已 ”。他为这种想法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当然,通过反省与修行,他也懂得了应该感恩大家,因为没有大家不可能有他的辉煌。
在家庭里,很多夫妻也是如此。如果先生很愿意付出,太太可能就知道索取,而且挑三挑四找毛病。所有人都认为她先生已经完美到不能再完美了,但在她眼中永远全部是缺点。为什么?因为先生能做到的,对太太来讲已经习以为常了,太太现在只看先生做不到的,而且总希望把先生改变成她想要的那种。这就可能导致先生在忍无可忍的情形之下离她而去。这就像一个球,弹一会儿,慢慢把它放地上就可以了;如果你用脚去踢它,它肯定会离你远去。这时很多人才发现——啊,他以前是多么的好——才开始反省自己。
有的先生对太太也是如此,要求一切尽善尽美,希望在家里太太是个佣人,出门时是可以炫耀的花瓶,生意上最好是得力的助手,就像孙悟空七十二变,什么时候都能变成他想要的人。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欲望,而且总希望在最快速的时间内让对方变成自己想要的那样。如果愿望没有满足,内心的不满足就会发泄,带来后遗症,导致人与人之间失去尊重和感恩。
所以,人需要让自己内心变得很充实,这种充实是通过感恩得来的。我们从小就被父母告知,粮食是农民在田地里付出勤劳才得来的,所以不能浪费一粒米。我们就是这样做的,到现在,一粒米饭掉地上都会把它捡起来吃掉。不是做作,是因为我们从小有良好的习惯——知道惜福,知道感恩。
我经常对寺里的喇嘛们讲,每个人下午要固定修一小时的佛法,这一小时是属于感恩时间,要懂得感恩。可以在这么漂亮的寺庙里,有美丽的山川围绕,温饱没问题,这是多少信仰你们的人付出的辛劳,让你们在这里好好地为佛法做事。所以要感恩,更好地学佛法,更好地弘法利生。
我们寺庙经常会有人来,有游客,有朝圣的信徒。我教导喇嘛们:他们都是一样的。不管来人的官位大小,来的是富豪还是穷人,既然愿意来,就表示他对这个地方是认同的。你就要感恩,他们来了,必须做好服务。什么样的人来了,你都应该好好地照顾他们。没有好吃好住没关系,有简单的地方可以住,有简单的食物可以提供。这样一来,每个来的人,感觉到这样的一个地方,没有铜臭味,可以带给人祥和。我们寺庙的喇嘛就用这样的方式传播爱心,传播对社会的感恩之心。当来过的人离开这里,会把这种兴奋带到他在的家庭、所住社区,这也是一种回馈。
人们愿不愿意为你做奉献,那是他的心态;你不能因为自己做了什么,马上就要求回馈,那也是一种贪念。如果有人来这个地方拜佛,是很正常的;如果他不是来拜佛,只是来旅游,你用让他掏钱的这种心态来为他服务,那么宗教就是失败的。这就跟凡人开旅馆做旅行的场所没有什么差别。你是个修行人,要让来到庙里的人有所禅定。修行的地方就是能净化心灵的地方,先让自己的心净化好,然后才有资格告诉别人不要有太多的欲望。所以,我们寺庙是个宁静的地方。
当然反过来讲,因为这样,我们得到的就会更多。当人家发现这里值得尊敬,我们所得到的是最高的. ~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女性学佛后是否不能打扮

女性学佛后是否不能打扮

问:女性学佛之后是不是不能打扮了? 法霞法师答:一些女众学佛后认为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即可,从而不注意形象,以至于到了邋遢的程度,这导致对佛法缺乏深入了解的大众对佛教产生误解。其实佛教不提倡奢糜的装饰不...

用赌咒发誓的方式来澄清,这样好吗

用赌咒发誓的方式来澄清,这样好吗

问:有些人喜欢用赌咒发誓的方式来澄清自己,这样好吗? 索达吉堪布答:不懂因果的人就是这样。为了博得他人的信任,或者为了隐瞒、澄清某件事,不惜说妄语,发恶愿。 有些人为了洗清自己而赌咒:如果我贪污了,但...

在家居士修什么法门能了生脱死?

在家居士修什么法门能了生脱死?

问题:   在家居士修行什么法门当生就能够了生脱死? 广行法师:   在家居士修行最好选择念佛法门。念佛法门只要信愿持名,无论在家还是出家,往生的条件都是一样的。只要至诚恳切,深信切愿,执持...

念佛人也吃肉,应如何解决

念佛人也吃肉,应如何解决

问:请问有的人也念佛,可是他照样吃鸡鸭鱼肉,应怎样解决? 大安法师答:首先,你不要把门槛设得太高。他刚刚学佛,只要肯念佛,你就要赞叹他。你不能说:你念佛,就不能吃这些东西;你吃这些东西,就不能念佛。你...

禅与活在当下合一共融,生活就会是精彩无限的

禅与活在当下合一共融,生活就会是精彩无限的

  禅、当下都是活的,生命的活力是无限的多!   禅与生命是一体的。   应该用禅去引导人解生命、安顿生命、主宰人生未来幸福。   人生与禅合在一体,必定会安稳平静、逍遥自在、活泼洒脱、随和...

既然众生平等有佛性,为何还要修佛?

既然众生平等有佛性,为何还要修佛?

既然众生平等有佛性,为什么还要修佛?   正亮法师开示:   我们每个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性,我们的佛性是具足的,但是佛已经把他的烦恼清空了,我们还有无量的烦恼;佛打破了自己的无明烦恼,而我们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