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人千万不要迷信

真正的修学佛法,是不能脱离现实生活的,因为在日常生活的言行举止,穿衣吃饭当中包含着佛法的内涵,所以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可知修行是不离世间觉的,是要对世间的点点滴滴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这样才使自己的心境得以升华,当我们的心在面对现实时还被现实所障碍时,还不能转变境界时,说明我们的修行还不到家,这样的话,我们的一切都要顺其自然,生病时要看大夫,该吃药就吃药,该打针就打针,手术也是如此.


什么是迷信呢?就是迷惑无知,对自己信仰的对象并不了解,盲目的去信奉。比如有些自称是信佛的人,他经常去寺庙烧香磕头,求神拜佛,甚至到寺院去吃斋念佛,以为这就是学佛,这就是修行,就能求得佛菩萨的感应,保佑自己心想事成,这种就是迷信。佛菩萨时时刻刻都在加持护佑着我们这些众生,从来就没有舍弃过我们,但是,能否得到加持护佑不要问佛菩萨,要问自己断恶修善了没有?生活起居,一切的言行举止有没有背道而驰。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佛说慈母在堂最为富有!

佛说慈母在堂最为富有!

  【原文】于诸世间,何者最富?何者最贫?悲母在堂,名之为富;悲母不在,名之为贫。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注释】在不同的世间,什么人最富有?什么人最贫穷?慈悲的母亲依然健在,儿女可...

自杀是否真能逃离绝境

自杀是否真能逃离绝境

问:有些人在陷入绝望时,就选择自杀来逃避,这样做真的能逃离绝境吗? 索达吉堪布答:很多人在追求虚幻的五欲生活中,往往对某种事物特别特别地执著,如异性、财产、地位等等,一旦得不到满足,就忧伤绝望,为巨大...

印度佛教鼎盛时期是什么时候?

印度佛教鼎盛时期是什么时候?

印度佛教鼎盛时期是在公元前bai4世纪到公元前1世纪,孔雀王朝时期。公元8世纪到9世纪,佛教逐渐衰败,公元13世纪初,印度人不信佛教。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前1世纪,是印度的部派佛教时期。部派佛教兴起的背...

怎样做才算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怎样做才算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问:我是农业工程学院的学生。怎样做才算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索达吉堪布答:关键是要相信前后世。 对前后世,现代科学并没有透彻的研究,只有佛教对此才有详尽宣说。佛教认为,流转轮回的主体不是身体,而是心识,...

如何改变环境?内心改变了一切也随之改变

如何改变环境?内心改变了一切也随之改变

  由于众生业力不同的缘故,因此同样一个对境,在六道不同的众生面前则会呈现不同的形象。例如同样观待眼前的一个杯子,可能我觉得杯子非常好,但是你看这个杯子就觉得很不顺眼。   因此,十个人对同...

佛经经典爱情名句

佛经经典爱情名句

  1.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2.一切皆为虚幻。   3.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4.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5.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