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的发展历史

峨眉山历史文化久远,魏晋时佛教传入,改观为寺,成为佛教的普贤道场。唐宋以后,佛教兴旺、寺庙增多、规模逐渐扩大。

明清鼎盛时期,全山上下先后有大小寺庙170余座,峰峰有寺、岗岗有庵。解放初期,全山寺庙仅存43座。1982年中发19号文件下发后,认真落实宗教政策。

寺庙得到逐渐恢复和发展,现有寺庙26座,其中:被国务院批准确定为全国重点寺庙的有5座,即报国寺、万年寺、华藏寺、洗象池、洪椿坪寺庙。

列为乐山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伏虎寺等到12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的宗教政策的不断贯彻落实。

全山僧尼和广大信教群众,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出家僧尼的合法权益受到法律保护,峨眉山佛教徒过着正常的宗教生活。

峨眉山佛教与海外宗教界有着历史的广泛联系。相传东汉时,西域宝掌和尚来峨眉山建寺修庙。明代,缅甸和阿富汗友人送来玉雕佛像和贝叶经,斯里兰卡友人送来佛牙。

清代,日本友人松涛、朝鲜宝光和尚等来峨眉山题咏作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间佛教的提倡,峨眉山僧尼更加发扬了农禅并重、佛学研究、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优良传统。

近期前来峨眉山朝圣、考察和进行佛教文化交流的海外来客,更是络绎不绝。每年峨眉山寺庙接待来自国内外的香客游人多达100万人次。

寺庙通过同国内和海外以及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增进了相互了解,加深了友谊,扩大了对外影响,赢得了中外香客游人的好评,弘扬了峨眉山佛教文化。

扩展资料:

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宗教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构成了峨眉山历史文化的主体,所有的建筑、造像、法器以及礼仪、音乐、绘画等都展示出宗教文化的浓郁气息。

山上多古迹、寺庙,有报国寺、伏虎寺、洗象池、龙门洞、舍身崖、峨眉佛光等胜迹,是中国旅游、休养、避暑目的地之一。

对于峨眉山名来历,众说纷纭。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峨眉山就闻名于世。而峨眉山名,早见于西周,据晋代常璩撰写的《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杜宇以褒斜(今陕西汉中)为前门。

熊耳(今四川青神县境内)、灵关(今四川雅安芦山县西北)为后户,玉垒(今四川都江堰市境内)、峨眉(今四川峨眉山市境内)为城廓。

晋左思的《蜀都赋》写道:引二江之双流,抗峨眉之重阻。但为什么称之为峨眉。其说不一。一说峨眉山是因山高水秀得名,另一说是因两山相峙。而得名。

还有一种说法是峨眉山屹立在大渡河边上,大渡河古称涐水山爱水而得名,故称涐眉山。峨湄山只是因为是山,才离开了水,由涐湄变成了峨眉

这种说法系近代文人赵熙之论,是山当涐水之眉。眉者,湄也,以水得名。峨眉山自春秋战国以后,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如何做到远离六尘而行布施

如何做到远离六尘而行布施

问:想请问在金刚经讲录中有关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一句的解释,用钱财布施属色尘,法布施属色、声、香、味、触、法的法尘,众生受难去救是无畏施,还是离不开六尘。不论是行财、法、无畏施,都离...

怎么才能达到与世无争的境界呢

怎么才能达到与世无争的境界呢

问:很羡慕那些与世无争的人,怎么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 慧广法师答:能遵循因果规律,努力放下自己,全心成就别人的人,才是与世无争的人。事实上,你的问题,恰好是在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而已。别不承认,修行和放...

佛教如何看待子女

佛教如何看待子女

问:佛教如何看待子女? 理净法师答:从佛法上讲,子女与父母之间是一种相互的业缘关系,或者是父欠子债,或者是子欠父债。当然,这种业缘有善也有恶,如果是吃斋修善而修来的,那就是善缘,也就是佛法上讲的菩萨眷...

佛祖诞生地,蓝毗尼花园

佛祖诞生地,蓝毗尼花园

“蓝毗尼”梵文意为“可爱”,也有人译作“解脱处”。相传是古印度天臂城主善觉王(Suprabuddha)为其夫人蓝毗尼建造的花园,园以人名。善觉王生有二女,长女(有说善觉王胞妹)摩诃摩耶(Mahamay...

经常做很多梦,如何念佛才能安眠

经常做很多梦,如何念佛才能安眠

问:法师,经常做很多梦,是不是因为日常生活中妄念太多了? 大安法师答:常做种种杂七杂八的梦,确实是说明你的心很散乱。 这里面有日常生活的烙印;或者是因为追求的目标没有实现,而在梦中作出的反映;也可能...

到底怎样才能得到幸福呢

到底怎样才能得到幸福呢

问:师父,有的老师说满足所需就能幸福,有的却说远离物质才能幸福,到底怎么才能幸福呢?恳请师父慈悲开示。 慧广法师答:看看你的梦想,对照一下你的行为,问问你的内心,检点一下你的欲望,首先要知道自己到底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