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中三德六味是何意?

佛教说:凡是办造饮食的地方皆叫做“大寮 ”。在《维摩诘经·香积佛品》里提到,香积佛国饮食的香气为十方三界第一,他们会用香饭供养诸佛菩萨,因此佛门的大寮又被称为“香积寮 ”。准备饮食供养三宝的地方,都称之为香积厨;如果厨师对三德六味不能了解,又不能清净自己的身、口、意三业,那么厨房则不能称之为香积厨。

什么是三德?即清净、柔软、如法。什么是六味?即淡、咸、辛、酸、甘、苦。

佛门讲:法轮未转,食轮为先;清净、柔软、如法,是修行人调柔的功课,在挥动锅铲之中,若能系心于此,则即使身在热如铁锅、急如星火的厨房里,也能做好修行的功课;旧时佛门丛林有句话说:金衣钵,银客堂,珍珠玛瑙下厨房,说明厨房工作的重要性。

吃了三德六味具足的斋食,能令人五脏调和、身心安适、神清气爽,不论是禅坐观想,还是经行持诵等,都能日见其功;相反,不良的饮食,有可能间接造成修行上的障碍;如,供奉佛和僧的饮食不够净洁,对葱蒜等五辛及污秽的东西不加挑选,就失去了清净的品德;如果食物不精细甜淡,稍有粗涩,就失去了柔软的品德;如果不按时筹划办理,造办不适宜,稍有疏忽,放纵情欲,并且没有供奉就先尝,就失去了如法的品德。

另外,如果六味不调和的话,三德也不能成就;淡味是其它味道的根本;咸味性润,能滋养肌肤,因此调味当以盐为首选;辛味性热,能够温暖腑脏的寒气,因此辛味是辣;酸味性凉,能解诸味之毒性,因此酸味是醋;甘味性和,能温和脾胃,因此甜味是甘;苦味性冷,能解腑脏的热气,所以味啬的是苦。

如能对三德六味仔细用心,知道其中的道理,并且具足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及无寿者相的心,调动六根,四肢勤劳,善巧预备饭菜,供奉佛和僧众,那么功德无与伦比。

为什么这样说呢?三德六味调和的饮食,如果佛陀闻到,僧人尝到,则如嗅檀香,如饮甘露,五脏调和,肌肤舒畅,身心轻安;外则资益色身,内则资益心力;色身得到滋养则调和健康;心力得到滋养则精神顺适;身体健康有助修行,心神顺适的时候禅观则容易成就;凡是饮食不如法的人,身体多病、心神不宁,身心不安,谈修行乃至开悟,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以此看来,修行人的性命实在是掌握在厨师手里,所以,如果厨师对三德六味不辨不精,则与杀生害命没有什么两样;如果对三德明了于心,六味善于烹饪,又能以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及寿者相的发心,身体力行如法烹饪,并供奉佛及僧众,这样的人可称为是大慈大悲的菩萨了,因此,三千诸佛都出在厨房里。

  

如果常怀悭吝的心,不尊敬有德行的人,将来就会得到投生饿鬼的报应;如果经常奢侈浪费,不顾及食物的来处艰难,将来就会得到贫穷的报应;如果烹饪时不谨慎,放纵九窍(七窍加排溺二窍,共称为九窍),手脚不干净,将来会投生到粪蛆臭虫的报应。

  

以上都是佛陀所说的,要像亲耳听闻,亲眼所见一样,当生惭愧心,遵照实行;如此,则无明一定破,智慧一定开;众罪必消,万福必集;现世身心得安隐快乐,将来一定成就无上佛道,位登觉地;佛所说的话真实不虚,庖厨之中的佛弟子,应当体察佛陀之心,出离苦海才有希望。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印度佛教圣地菩提伽耶

印度佛教圣地菩提伽耶

印度的菩提伽耶是佛教的四大圣地之首,是佛陀悟道之地,每年都会有全世界各地的佛教徒来此朝圣,这里有佛陀当年悟道时的菩提树,围绕菩提树的阿育王石柱,以及当时佛陀悟道时坐的金刚座,还有全世界仅存的三个佛陀亲...

佛学常识|戒杀可以获得十种惊人功德!

佛学常识|戒杀可以获得十种惊人功德!

休息杀生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

是不是有些时间段不可以点香呢

是不是有些时间段不可以点香呢

问:原早晚课已定好,但特殊情况过了时间,晚上几点钟不可以点香? 大安法师答:早晚课定好之后,由于家庭、工作、生活有很多的事务,如果错过时间,你就能补就补,这没有关系。晚上,点香随时都可以点香,不是规定...

宝箧塔是什么意思

宝箧塔是什么意思

问:师父,咱们读诵《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宝箧塔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放三个塔在上面? 恒传法师答:阿弥陀佛,这是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塔。佛陀涅槃后,由香姓婆罗门将佛舍利分...

舍报后放在冰棺里几天,再助念有用吗

舍报后放在冰棺里几天,再助念有用吗

问:如果亡者已经舍报几天了,放在冰棺里几天,再助念有用吗?如果助念时亡者躺在冰棺里,是否需要拔开插头后再助念? 大安法师答:如果病人在医院去世,医院怕尸体腐烂,就本能地会将其送到冰棺里面去。 其实,亡...

烧香没有固定时间,请问这样是否不好

烧香没有固定时间,请问这样是否不好

问:我没有皈依,但我这十几年来,每天只要在家,一般第一件事就是点上三根香,但就是很懒,有时候一觉睡到下午,烧香没有固定时间,请问这样是否不好? 大安法师答:由于你还没有皈依,我们也不想用更高的标准来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