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佛珠婴灵会作怪吗?

 近几年来,台湾,乃至其他华人地区,流行著一种婴灵信仰的传说。


  所谓婴灵,包括人工流产、胎死腹中,或出生不久即夭折的婴儿灵魂。
  据说,如果不予超度,他们便会以种种方式或现象,来危害其亲属以及跟他们有冤的人,以致造成家庭的不安,社会的恐惧等。
  这些都是由于节育,以及婚前怀孕或非婚怀孕等的风气,所带来的精神负担。
  因而有某些人士,于报刊连续登出‘婴灵供养 ’的大幅广告,宣称能够为人超度婴灵,解救婴灵造成的困扰问题,并引《长寿经》为证。
  又有人传出,能以符咒将婴灵练成婴兵,以婴兵来探听他人的隐私,传递消息。
  甚至能够驱使婴兵杀人于千里之外,而不留下一丝痕迹。
  类似的传说,当然不是佛教的主张,也不是任何一个历史时代和特定的地区,所流传过的信仰。
  自从婴灵之说流传以来,除了人工流产过的父母与家庭受到困扰外,一般人遇到一些物质和精神上的意外现象,也会疑神疑鬼,认为是婴灵作祟。
  好像我们生活的空间,到处都有婴灵正等待机会,对人下手似的。
  其实以佛法的观点而言,众生是平等的,人的生命虽然有长有短,死亡之后却都相同,成人死后是中阴身、婴儿死后也是中阴身。
  经过四十九天之后,他们已经转生,或生人、天,或为鬼神,或为地狱和傍生中的众生,不会老是以婴儿的灵体在人间作祟的。
  的确也有一些人杯弓蛇影,认为发现了婴灵附身,纠缠不休,冤魂不散的现象。
  但这多半是出于心理的因素,即使真有外在的灵力干扰,也不能说就是来自婴灵。
  总之,不论是否受到鬼神灵力的干扰,都不能肯定说是出于婴灵的作祟。
  人们对于婴灵之说的恐慌,可能是从幼儿心态的观点来看。如有些幼儿不可理喻,婴儿更是无知,他们吵闹不休的时候,父母只有哄他们。
  尤其遇到难带的婴儿,终日哭闹,整夜不眠,不是为了肚子饿,也不是为了不舒服,就是要人陪著他、注意他和照顾他。
  因此,一旦认为是受到婴灵的困扰时,也就束手无策;并认为,即使为他们诵经、替他们说法,他们也听不懂,所以不受感化。
  针对此,一些投机取巧之徒,鼓吹他们能够以某种法术和超度的力量,来解决婴灵作祟的问题。
  但是根据佛经所说,众生从此生死后,到彼生出生之前的中阴身,都跟生前的形态相同而较小;婴儿既无知,婴儿的中阴身,亦不可能寻仇报冤。
  即使过了中阴身阶段而入鬼趣,鬼道众生也都具备神通;此因无粗重的身体和五根的束缚,便极易接受感应和感化。
  所以,千万不要把死后的婴儿,当做凶神恶鬼般看待。
  依据佛教常识的说法,不论婴儿或成人,年幼或年老,凡死亡者,亲属立即为其设供超度,即以供养三宝功德,为亡者祈得冥福,便能超生善道,乃至往生佛国。
  所谓专为胎儿及婴儿的亡灵,特设一种超度法门之说,并无往例可循。
  至于前举的《佛说长寿经》(现收于《卍续藏经》的‘补遗类 ’),记载著佛陀为一个名叫‘颠倒 ’的妇女所说。
  此女曾因家庭问题,杀死了已怀孕满八个月的胎儿。佛陀告诫她说,杀胎的罪行,与杀父、杀母、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五事并列,称为五种逆罪。
  灭罪之法,便是受持此《长寿经》,书写读诵,或自书、或遣人书,便能不受罪报,而生于梵天,此经中也未见有超度婴灵之说。此经强调护胎,将‘杀胎 ’列为五逆重罪之一,与一般佛经视杀父、杀母、杀圣人、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的五事为五逆罪不相同,故在我国并不流行。
  另外,有人传称,日本有婴灵祈求地藏菩萨救度之说,也与地藏信仰的史实不符。
  根据日本民间对地藏菩萨的信仰看来,自十一世纪开始,才有了为除病延命而造地藏像的记载。
  其后,民间并渐渐将地藏菩萨演变为婴儿的守护神,而有了‘守子 ’、‘安子 ’、‘育子 ’、‘持子 ’的地藏信仰,其作用在于祈求保护胎儿的安全出生,而至于婴儿的平安成长,亦与所谓的婴灵作祟无关。
  如今少数人鼓吹婴灵作祟及超度婴灵之风,不论是出于善意的信仰,或是出于敛财的动机,从以上看来均与正统的佛教信仰无涉,则已非常明显。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佛教起源于什么时期?

佛教起源于什么时期?

佛教距今三千多年由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这使得相当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这让尼...

五句话将人类五欲危害性揭露无遗

五句话将人类五欲危害性揭露无遗

【原文】   贪欲深广,过于巨海;五欲粗重,如妙高山。如紧波果,端正可观,若人执之,触便丧命。如屠羊柱,悬者必亡;如热金冠,戴之烧死。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注释】   贪爱五...

小乘、大乘在放生方面有区别吗?

小乘、大乘在放生方面有区别吗?

大小乘以发心别。小乘修行人深深体会到轮回的痛苦,他最大的愿望就是从这种痛苦中摆脱出去,永断生死,入于涅槃。他所有的行为都是围绕这个目的展开。小乘修行人不是没有慈悲心,...

想消除罪业,就要改恶行善

想消除罪业,就要改恶行善

  你能做到随时反省自己的一言一行吗?作为学佛人,要注意自己观察自己,要多看自己有哪些过失。只有能够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缺点,才会在对治中有的放矢。然而很多的人偏偏看不到自己的过患,却把心思用在...

为病人助念,会承担病人的业力吗

为病人助念,会承担病人的业力吗

问:有人说,为病人助念,病人的业力就会转移到助念者身上,要替病人承担病苦。请问这个说法正确吗? 答:这个说法是没有经典依据的。吾人以慈悲心为病人助念,是帮助病人提起并巩固信愿行之正念,令其感通佛力,蒙...

做生意亏了很多钱怎么办

做生意亏了很多钱怎么办

问:我是去年年底皈依的,我每天念《大悲咒》,每天一百零八遍,早晚各一次,《往生咒》二十一遍、《药师灌顶咒》二十一遍等。可否请教,现在我做生意亏了很多钱,很难再借到钱用于做生意,债主也总是催钱,我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