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佛珠半卷金刚经的来历不可思议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封为文正公,世称“范文正公 ”。




  他梦见去世二十一天的母亲哭著对他说:‘我因为在阳间造恶业,被泰山府君羁押,日夜受苦难言。你素来非常孝顺,希望你念诵功德经,救度我出离苦海,万勿迟疑,要不然我会永远堕入地狱,受苦无量。 ’
  亡母离去不久又回来嘱附说:‘功德经就是《金刚经》。 ’仲淹惊哭而醒,于是沐浴斋戒,亲自前往玄墓禅林,延请僧众诵经七天。
  到了第六天晚上,又梦见亡母对他说:‘因为你至诚礼忏,感动了观世音菩萨,特别示现下凡,持诵了半卷,我不但消除宿世的罪业,并且得以生天,这都是佛力所赐。明天早上,你进入经堂询问,就可以知道了。 ’
  范仲淹等到超荐法事圆满后,厚礼酬谢众僧,并且询问第六天有持经半卷的是那一位?
  大众惊讶的表示:‘都是照数诵经,哪有只持半卷的道理? ’
  旁边有一位和尚从容的告诉他说:‘昨天大众诵经,我倚立默看到第十六分,忽然大人您来拈香,我便返回厨房,现在承您问起,才敢据实禀报。 ’
  范仲淹听完后,马上叩头下拜,那位和尚连忙说:‘莫!莫! ’(不要拜,不要讲)忽然腾空不见。
  寺中的僧众及居士都非常惊叹、景仰、敬佩。
  范文正公就在这个地方建立一个“莫莫禅堂 ”,作为灵感事迹的纪念。
  这就是苏州西园寺莫莫观音堂的来历。(选自《灵山灵迹》)
  评:如果没有范仲淹的“沐浴斋戒,亲自前往玄墓禅林,延请僧众诵经......至诚礼忏“。怎么会有 ”感动了观世音菩萨,特别示现下凡,持诵了半卷,不但消除宿世的罪业,并且得以生天“的感应,有心祈福、超度的信众不可不深思!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诵经是不是一定要明白它的意思

诵经是不是一定要明白它的意思

问:师父啊!我们每天都要诵经,比如每天在诵《心经》,不一定所有经的意思都懂啊,这样子诵经有没有用呢?是不是一定要明白它的意思? 梦参老和尚答:你明白着诵,跟你不明白着诵,两个的效果相当不同。完全明了了...

对于冥顽不化的恶人,我们该坚持吗

对于冥顽不化的恶人,我们该坚持吗

问:法师,实在难以对恶人和我讨厌的人生起真实的慈悲心?对于冥顽不化的恶人,我们坚持吗? 宏海法师答:当意识到已经很讨厌对方了,那首先我们就要反观一下自己为什么要讨厌他。是他这个人的个性习气不合我的意呢...

不想念佛,烦躁不安该怎么办

不想念佛,烦躁不安该怎么办

问:不想念佛,烦躁不安,身口意各方面都守不住,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就是念佛中途会退转,退转得佛号都不想念。这是从一开始,你对念佛法门的信心就没有建立,也确实对念佛一门的信心建立是很不容易的,不经一番...

如何择法择师

如何择法择师

问:如何择法择师? 智慧法师答:《瑜伽师地论》里讲的,善知识有八种德相:何等为八?谓如有一安住禁戒,具足多闻,能有所证,性多哀愍,心无厌倦,善能堪忍,无有怖畏,语具圆满。 第一,安住禁戒。要持戒清净,...

如何化解家庭中的各种矛盾

如何化解家庭中的各种矛盾

一家人是共业所感,要想改变共业,归根到底要从净化自己的业开始,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当自己的福德智慧足以令家人敬重并信服时,才有办法去改变他人,光烦恼是没有用处的。 问:和婆婆的关系不好,是自己的业,...

如何看待净土宗行人是「自了汉」

如何看待净土宗行人是「自了汉」

问:有人说我们净土宗行人是自了汉,您怎么看待? 道安法师答:有的人说我们净土宗是自了汉,自顾自,求生西方了。不对的。我经常说这个譬喻,世间上的老师,他若不认识字,能做老师吗?可以不可以?不可以。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