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故事:福慧中人之文彦博

  文彦博。逮事四朝。任将相五十年。名闻四夷。平居接物。谦下尊德。乐善如恐不及。以太师致仕。封潞国公。卒年九十二。(《纪事本末》)

  文彦博 宋朝 介休(今山西省 介休县)人,字宽夫,仁宗时进士,累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职位),封潞国公。

  文彦博一生历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出将入相,有五十年,名闻四夷,当时世人都尊称他为贤相。平居待人接物,谦和卑逊,敬重德行,爱好行善,唯恐不及。

  当文彦博留守洛阳时,与富弼、司马光等集士大夫老而贤者十二人,于富弼府第,置酒赋诗,筑堂绘像,宾主相乐,号为洛阳耆英会,时人称叹为盛事。

  彦博信奉佛法,皈依佛门,晚年退休,向道更加勇猛,精修净土,专念阿弥陀佛,期生净土,早晚行坐,不曾懈怠,常发愿云:「愿我常精进,勤修一切善;愿我了心宗,广度诸含识。」每见一切人,便劝以念佛,与净严法师于京师,集十万人为净土会,誓愿广结十万人缘,同生净土,一时士大夫,受感化念佛者甚多。如如居士有颂赞说:

  「知公胆气大如天,愿结西方十万缘;不为一身求活计,大家齐上渡头船。」

  到了九十二岁临命终时,安然念佛而化。

  哲宗赐谥号「忠烈」。

  ——敬录自《历史感应统记语译》

 

点我:

相关文章

《释迦牟尼佛广传》八 禅定品90 具蹼救弟

《释迦牟尼佛广传》八 禅定品90 具蹼救弟

  释迦牟尼佛广传 八、禅定品 90.具蹼救弟  释迦牟尼佛广传(下)  全知麦彭仁波切著 索达吉堪布 译  释迦牟尼佛广传 八、禅定品 90.具蹼救弟  八、禅定品  90.具蹼救弟  久远之前...

海涛法师:宿世的恩缘 报恩七天

海涛法师:宿世的恩缘 报恩七天

  有一位菩萨隐居在深山幽谷中修行,他常以大慈大悲的心,同情天下众生的生死苦恼,静心诚意,追求大道。但有个东西一直妨碍他的修炼和求道,那就是一只虱子。  虱子在这位菩萨的衣服上居住,每当菩萨禅坐时...

《百喻经卷下》:82.比种田喻

《百喻经卷下》:82.比种田喻

  译文:  从前有位农夫,来到一块田边,只见一片好麦苗,生长郁茂,便问主人道:「怎么能使这麦子长势旺盛?」主人答道:「把地整治得平平松松,又施上粪水,就这样旺了。」这人就依照着方法来用,将粪水均...

专注听法的阿难尊者

专注听法的阿难尊者

  佛陀告诉比丘们:佛起大慈悲心,想要让弟子们了解念佛法门的深义,就像父亲谆谆告诫着子女,希望子女能够有所成就。专注、精进地念佛时,犹如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佛陀的身形、相貌,视线不曾稍移;心中系念着佛...

在家居士的安乐八法,做到受益一生

在家居士的安乐八法,做到受益一生

  有一次,一位名叫郁阇迦的年轻婆罗门来拜访佛陀。  「世尊啊!像我们这样向往出家的在家人,应当怎么做,才能获得这一辈子的安乐呢?」郁阇迦婆罗门问。  「婆罗门!有四种法,可以让你得到这一辈子的安...

百喻经新白话版7

百喻经新白话版7

  86.父取儿耳珰喻  昔日有父子二人有事一起出行,路上突然遇到贼,要来抢东西。  那儿子的耳中有真金珰,那父亲见有贼来,怕失掉耳珰,就用手去取耳珰,但一时取不下来,父亲为了保住耳珰,就砍下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