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号时是否还需要观想
问:念佛号,是否需要观想?还是只需自念自听?
大安法师答:执持名号的时候,就不要带观想了。念兹在兹,自念自听,能念的心和所念的佛号的音声,形成相依并存的关系。就是你从心里起这个佛号,从口里念出声音,再从耳朵里面听进去,形成一个循环,这样去念。不要一心两用,一边念着佛号,一边还要观想阿弥陀佛的相好,实在来说,你也观想不清楚。
问:念佛号,是否需要观想?还是只需自念自听?
大安法师答:执持名号的时候,就不要带观想了。念兹在兹,自念自听,能念的心和所念的佛号的音声,形成相依并存的关系。就是你从心里起这个佛号,从口里念出声音,再从耳朵里面听进去,形成一个循环,这样去念。不要一心两用,一边念着佛号,一边还要观想阿弥陀佛的相好,实在来说,你也观想不清楚。
问:弟子总觉得往生很容易,只要具足信愿就可以,所以平时念佛就不是很精进。请问怎样对待这种心态? 大安法师答:往生很容易,但是往生也很难,看从哪个角度来说。具足信愿就可以往生。但问题是,你是不是真的具...
古德云:「爱不重不生娑婆。」爱是生命的根源,根据佛教的「十二因缘」说明,人因为有情爱,所以轮回生死;人因为有情感,因此称为「有情众生」。情爱并非专指男女之间的爱情,举凡父母与子...
当务之急是忏悔业障 当你觉得有道理,有智慧来决定的时候,已经不知不觉造了很多恶业了。 虽然佛教在世界上是以智慧著称的,拯救人类的,但是学佛的人本身自己需要明...
问:师父,您好!我想请问您一下:人从何处来?到何处去?人来到世界上的意义是什么?谢谢! 如瑞法师答:这个问题不单单是今天的问题。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时候,他的弟子就问了他这个问题。孔子怎么回答的?不知...
问:家里人不信佛,弟子因此很困惑,我该怎样做才能引导他们都能走入佛门呢? 宏海法师答:因为每个人宿世的因缘不一样吧,的确很多同修在学佛过程中都会经历类似的困扰。有好一些的情况,家里的同修善根显发得早,...
问:有些畜牲人见之会生欢喜心,有些畜牲人见之生厌恶心,是何原因? 如本法师答:畜牲有些人我们看见会心生欢喜,也有些人一看见之后,会心生厌恶,这就是佛门所讲的缘分问题,业报问题;畜牲也一样,有些畜牲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