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后不想看书、做事的心态对吗
问:弟子越来越欢喜念佛,感觉念佛时心容易得定。但时间一长,就会什么事都不想干,连平时爱看的书都不想看。弟子担心这样下去,会出问题,就有抽身出来的冲动,这样做如法吗?如若不然,该如何把念佛、干活、看书、学习融合起来?
大安法师答:注意不要把修行和日常的工作生活打成两截,它是一件事情!因为念佛的心与干活看书学习的心是一个心性。
如果你真的念佛得力的话,就不会说我什么都不想干,书也不想看。恰好相反,通过念佛,你的心光显现,看书会看得更明白,干事会干得更成功!
君子不器啊,就在于通达。通达道德的人有这个智慧能量,他不局限在一才一艺。这智慧能量有什么作用?专注!就是用心专注干一件事情,就能把它干好。
上次我们谈君子不器,王阳明就是一个代表,他干什么都干得很成功。他是一介书生,带兵打仗却是那么厉害啊。朝廷一旦碰到打不下来的土匪或者什么,都是想到他,把他派出去带兵打仗,他一去就能摆平。
当年王阳明平息宁王朱宸濠的叛乱,并没有政府的正规军哪,他只是带了一批义兵,整个过程花了四十二天。如果从他直接进入第一线开始算,其实只花了十二天。
王阳明是神机妙算!他能够牵着朱宸濠的鼻子走,知道朱宸濠会怎么逃跑,设想到朱宸濠会坐小船逃跑,就让县令派了十几条小船,躲在芦苇丛中。
哎!真的,朱宸濠逃跑的时候,看到小船,就招呼道:过来,你们赶快过来,把我渡到对岸去,我给你重赏!结果他一跳上船去就被抓了。
明武宗好大喜功,朱宸濠都已经被抓了,他还要御驾亲征,浩浩荡荡地带着北方军队亲征过来了。为了显示自己有能力,他让人把朱宸濠放了,要重新再抓一次。唉,这些政治上的斗争。
这些北方的军队来了,扰民很厉害啊,而且骄横跋扈。北边军士要跟王阳明的士兵挑战比武。他们想,射箭应该是北方军队的拿手好戏,就提出要跟王阳明比射箭。
他们在远处竖了靶子,北方军队三个将军踌躇满志,一人射了三箭。成绩怎么样呢?只有一支箭射到了靶心,还有一支箭射到了边缘,只有这两支箭射到了靶子。这是他们三人九支箭的成绩。
他们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但是一想可能王阳明根本就不行,于是就一定要王阳明接着射。王阳明开始是推辞的:我没有射过,怎么就是很谦虚地往后退吧。他们一看这样,就以为他根本不行,坚持要他接着射。
王阳明被逼得没办法,就说:那我就献丑了!他往那儿一站,气定神闲,把箭拔出来,第一箭,唰,射中靶心,第二支箭射中靶心,第三支箭射中靶心,三发三中!北方军队是欢声雷动,真想不到王阳明射箭都这么厉害!
王阳明有个致良知的理念,他从政、军事、书法、修行开悟等一切的成功,都可以总结为致良知!他认为,良知是每个人本具的,只要去人欲,存天理,致良知,就能无往不利,能干成一切事情。
有时候我在看这个王阳明的传奇和他致良知的理念时,也常在想:我们持戒念佛就在致良知!
一个持戒念佛的人,如果跟阿弥陀佛的名号光明能够感通上,应该是干什么都比原来优秀,怎么会出现懈怠、放逸的心理呢?这就说明念佛还没有上轨道,知道吧?
念佛的人这一念心是光明的心,是大强勇猛的心,而不是什么事都不想干的心,什么书都不想看的心。
读诵大乘经典是给我们建立圆教的正知正见,你不去看经典,怎么能建立知见?你不去做事,怎么能积累福德?菩萨道都要六度啊!
不是学佛就可以什么都不干了,这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样样都要凡心大用!所以,念佛念得好的,事业、读书、学习会更好!
如果说念了佛,却不想做事,也不想看书,那说明你还是没有上轨道,是这个道理。所以,你一定要改变现在的这种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