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见到一切畜生,应当“心念口言”

【原文】

  若见牛马猪羊,一切畜生,应心念口言:汝是畜生,发菩提心。而菩萨入一切处山林川野,皆使一切众生发菩提心。

  《梵网经》

  【注释】

  心念口言,说说菩萨见到一切畜生,应当生起大悲心,念它们无始劫来,迷失真心,妄造惑业,枉受轮回苦报,作了这样的观想后,以语言对它说:汝是畜生,当求出离,勿枉受此苦!,这样来令它知名识苦,心求解脱,归向三宝,然后再教它发菩提心。所谓菩提心,就是诸佛的圆明觉体,众生的本源自性。迷失此心而不发,就会轮回生死,无有结束;若能发菩提心,当下便显现出本源心地戒体,三归五戒马上现前。

  菩萨普化众生的心,无往不利,救度之念,无时不切。所以入山林川野一切处,必当先使鬼神野畜一切众生发菩提心。

  【备注】

  《梵网经》,姚秦鸠摩罗什法师译,上下两卷。上卷叙述释迦牟尼问卢舍那佛,问一切众生以何因缘得成菩萨十地之道等。下卷主要述说菩萨的十重四十八轻戒相,称《梵网菩萨戒本》,即现今汉地所受持的出家菩萨戒。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如何改变环境?内心改变了一切也随之改变

如何改变环境?内心改变了一切也随之改变

  由于众生业力不同的缘故,因此同样一个对境,在六道不同的众生面前则会呈现不同的形象。例如同样观待眼前的一个杯子,可能我觉得杯子非常好,但是你看这个杯子就觉得很不顺眼。   因此,十个人对同...

净业行人要有觉知,要在今世了脱

净业行人要有觉知,要在今世了脱

问:密宗与净土都是从净门入,二者之间有何区别?是不是密宗有次第,一步一步,而净土是顿超?一些喇嘛都预知自己将投生在哪一家,父母是谁,时间地点都知道,为什么不投身佛净土,而要再做人转世? 大安法师答:...

浅说佛教基本的正信与迷信

浅说佛教基本的正信与迷信

网友:《正信的佛教》里写佛教徒是无神论者!还写泥塑木雕的土地城隍牛鬼蛇神,绝对不能称为菩萨!那个人在家里修行时什么都不需要摆了吗? 学诚法师:可以恭敬供奉佛菩萨圣像。供奉佛菩萨像,并非偶像崇拜,也不...

学佛要发愿,以自律的精神去努力

学佛要发愿,以自律的精神去努力

  【原文】恚能自制。如止奔车。是为善御。弃冥入明。   《法句经》   【注释】有了嗔恚却能自我控制,有如及时止住奔驶的快车,这就叫做善于驾驭自己的心身,能够舍弃黑暗入大光明。修行需要高度...

如何才能不沉迷于网游

如何才能不沉迷于网游

问:师父,为什么学业、事业、生活的目标会渐渐被冷落、被遗忘,而网游却能激发人的力量每天都乐此不疲,甚至废寝忘食呢?如果两者能互换该多好!网游对人们的现实生活并没多大意义,可它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奥...

为什么说身心世界只是一个假象?

为什么说身心世界只是一个假象?

为什么说我们的身心世界只是一个假象?   众生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执着于五蕴的身心世界为真我,殊不知,此五蕴身心世界本是因缘和合的产物,并无真实的体性,当我们过于执着这个假相的五蕴身心世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