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是什么意思?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是什么意思?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意思是:从一朵花里就可以看出整个世界,用一片叶子就能代表整棵菩提。

  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佛祖就是佛祖,谁人能有这样的境界?!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

  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佛教关于世界的说法很多。

  如《华严经》说: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所有的佛经,乃至所有的宗教,看人生都是悲观的,认为人生是痛苦的,要求解脱;都认为这个世界是缺陷的、悲惨的。唯有华严经所讲的,认为这个世界无所谓缺陷,即使是缺陷,也是美的;这个世界是至真、至善、至美;是一真法界,万法自如,处处成佛,时时成道。

  一朵花就是一个宇宙。一个人身也是一个宇宙。万物渺小或者宏大,微观世界或者宏观世界,都是一个世界。对于生长在花里的细菌来说,哪就是他们的地球。对于生长的地球之外的比我们更宏大的生物来说,我们的地球只是一个皮球。

  当你心中有了佛性,就不必纠缠于佛的外表,不会以声色行为等见佛。

  万物都有自身天生的佛性,只是自己没有发现,平凡人不具备那个能力看见罢了。所以说一树也是一个菩提。

  当你有了微观和宏观随时转换的眼界时,你就想开了许多事情,不计较许多事情。你会发现自己不过是大宏观世界的花朵上的一只蚂蚁。

  当你有了万物都是平等和具有佛性的想法,当你意识到万物和自己的欢乐与痛苦时,你就会宽容与满足,不会计较哪小小的利益得失了。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欲求生净土,一定要修好这三福

欲求生净土,一定要修好这三福

  为何想要求生西方净土,需先修净业三福?什么是净业三福?净业三福起源于释迦牟尼佛的观机施教,是佛的一个用意。众生对西方极乐世界信心缺乏、信心难以建立的原因就在于智慧不足,为了培植众生的智慧...

鹿野苑的来历-佛教公案

鹿野苑的来历-佛教公案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讲了一个公案。他过去世与提婆达多都示现为鹿王。各自带领着一群鹿。这两群鹿都在鹿野苑里生活。有一个国王,非常喜欢吃鹿肉,就带领军队把鹿野苑包围了起来,准备大肆捕杀鹿群。就在大敌当前之时...

戒律不是束缚而是自由,身体健康的人最自在

戒律不是束缚而是自由,身体健康的人最自在

尊纪守法的人最自由, 身体健康的人最自在。   不少初学佛者都会对佛教的戒律充满疑惑,认为戒律是一种束缚。其实戒律不是束缚而是自由。就像交通规则,若能人人都遵守,则大家都能安心地过马路。如果...

其实一言一行、时时处处都是道场

其实一言一行、时时处处都是道场

  编者按:道场是什么?你知道四大菩萨的道场吗?你的道场在哪里?慈悲喜舍是道场,其实我们一言一行、时时处处都是道场。 【原文】   慈是道场,等众生故。悲是道场,忍疲苦故。喜是道场,悦乐法故...

佛说这样做不须天眼就能以肉眼遍观十方世界

佛说这样做不须天眼就能以肉眼遍观十方世界

【经典原文】   云何正性?阿难!如是众生入三摩地,要先严持清净戒律。永断淫心,不餐酒肉,以火净食,无啖生气。阿难!是修行人,若不断淫及与杀生,出三界者,无有是处。当观淫欲犹如毒蛇,如见怨贼...

临终正念是往生的决定因素吗

临终正念是往生的决定因素吗

问:印祖多次提临终助念及佛化家庭的重要性,尤其强调了临终正念的问题。弟子虽明白决定往生的条件全在深信切愿,临终正念不是决定性因素,但是印祖多次开示临终正念的重要性,又有何深意呢?弟子不能完全理解,请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