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菩萨不念旧仇不憎恶人

  【原文】: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八大人觉经》

  【注释】:贫苦之人,如果心胸不够开阔,往往心怀怨念,处世不够洒落,容易与人交恶;菩萨却不一样,慈悲布施一切众生,平等对待仇人、亲属,不计较过去的怨仇,也不憎恨作恶之人(菩萨会以佛法感化恶人,引导他们弃恶扬善)。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阿弥陀佛佛号里包含了哪些信息

阿弥陀佛佛号里包含了哪些信息

问:南无阿弥陀佛这句佛号里包含了哪些信息?是否包含了求生西方净土的愿力?至心念佛时,是否还要再想着我要求生西方? 答:这句佛号包含着阿弥陀佛果地上所有的功德,诸如十力、四种无畏、十八不共法,尤其是内具...

诵经是不是一定要明白它的意思

诵经是不是一定要明白它的意思

问:师父啊!我们每天都要诵经,比如每天在诵《心经》,不一定所有经的意思都懂啊,这样子诵经有没有用呢?是不是一定要明白它的意思? 梦参老和尚答:你明白着诵,跟你不明白着诵,两个的效果相当不同。完全明了了...

拜88佛和拜阿弥陀佛是否有同等的作用

拜88佛和拜阿弥陀佛是否有同等的作用

问:请问师父,师父说忏悔业障要拜八十八佛,不过我们如果每天以拜佛的方式,有没有起到忏悔的同等作用?谢谢! 净界法师答:大乘的忏悔必须有三个条件:忏悔、皈依、发愿。因为你忏悔的过程,一定要仰仗佛菩萨的加...

怎样辨别真伪善知识

怎样辨别真伪善知识

问:初发心学佛,需要善知识引导,善知识的标准是什么?我们怎样辨别真伪? 大安法师答: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末法众生是需要善知识引导的,那么善知识的标准是什么?是这个人很有福报吗?是这个人...

至诚诵读大乘经典,忏悔所造恶业

至诚诵读大乘经典,忏悔所造恶业

  你经常对自己以前所作恶事进行忏悔吗?你怎样忏悔?作为一个修行的人,常常忏悔自己,升起惭愧心,对专心修行是有好处的。那么有没有忏悔业障的无上法呢?诵读大乘经典,点亮自心中的智慧,消灭一切的...

老人的寿衣可否用戒衣代替

老人的寿衣可否用戒衣代替

问:法师您好,末学家母为七十七高龄在家居士,受五戒,食全素。老人深信因果,但怕亵渎佛法,想请教百年后的寿衣是否可用戒衣,还是用俗家的?另,西方三圣像被请去助念过,还能请回家来供吗?请法师开示。 大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