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法者与听法者应持何种态度?

  编者按:你是否聆听过高僧大德开示?或是某位师父说法?你的感受是什么?能够有缘听闻佛法实属不易,佛法是世间的光明。

【原文】

  闻法者,对说法人作医王想,作拔苦想,作说法甘露想,作醍醐想;说法者,对听众作胜解增长想,作癒病想。若说者与听者能如是用意,皆堪绍隆佛位,常生佛前。

  《大集经》

  【注释】

  当我们听闻佛法时,要把说法者看成医生,能够去除我们的痛苦,他说的法如甘露般、如醍醐般美好;说法者面对他的听众时,要把自己当作教师,为学生解答疑难,使他们增长智慧,还要把自己当作医生,治愈病患。如果说法者与听法者都能持有这样的态度,则都可以继承发扬佛法,福德果报不可思议。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福德与功德有何区别

福德与功德有何区别

问:福德与功德有何区别,净业行人应如何修功德? 答:所言福德,是以有所得心,修五戒、十善乃至六度万行,自然感得人天福报;所言功德,即以无所得心,修习种种善法,回向无上菩提,自然获致出世间利益。兹引中国...

如何判断念佛人在平时或临终是否具备信愿

如何判断念佛人在平时或临终是否具备信愿

问:我们通过什么样的现象,以什么方式去判断念佛人在平时或临终是否具备信愿? 大安法师答:这个事情是一个很抽象、很形而上的问题。你平时是不是具足信愿呢?你是不是真的厌离娑婆了?是不是一到医院检查得了晚期...

何谓专修?何谓杂修?

何谓专修?何谓杂修?

问:在修学佛法过程中,有专修与杂修,何谓专修?何谓杂修? 衍慈法师答:佛法无边,菩提之道,无非是要令众生觉悟,乃至成佛。至于我们修行,如何辨别专修与杂修。引善导大师之开示:专修者包括身口意三业,身业专...

良师益友如何寻觅

良师益友如何寻觅

问:芸芸众生中,良师益友如何寻觅?结交「益友」的标准为何?有了这些朋友,我们就会不断的进步吗? 圣严法师答:佛教称呼朋友为「知识」:好的朋友叫做「善知识」,不好的朋友就是「恶知识」。「善知识」就是良师...

佛陀亲口告诉你宿命通如何修得?

佛陀亲口告诉你宿命通如何修得?

【原文】   沙门问佛:以何因缘,得知宿命,会其至道?佛言: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四十二章经》   【注释】   沙门出家人问佛,是因为什么因缘...

在家学佛逆缘多,该如何对待和处理

在家学佛逆缘多,该如何对待和处理

问:在家学佛逆缘多,怎么对待和处理才如理如法?如家人不许在家拜佛、念佛、看佛经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我能理解,因为我曾做过十年的在家居士。但怎么办呢? 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