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法者与听法者应持何种态度?

  编者按:你是否聆听过高僧大德开示?或是某位师父说法?你的感受是什么?能够有缘听闻佛法实属不易,佛法是世间的光明。

【原文】

  闻法者,对说法人作医王想,作拔苦想,作说法甘露想,作醍醐想;说法者,对听众作胜解增长想,作癒病想。若说者与听者能如是用意,皆堪绍隆佛位,常生佛前。

  《大集经》

  【注释】

  当我们听闻佛法时,要把说法者看成医生,能够去除我们的痛苦,他说的法如甘露般、如醍醐般美好;说法者面对他的听众时,要把自己当作教师,为学生解答疑难,使他们增长智慧,还要把自己当作医生,治愈病患。如果说法者与听法者都能持有这样的态度,则都可以继承发扬佛法,福德果报不可思议。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佛学常识 |“合掌”是什么意思?其中有何含义呢?

佛学常识 |“合掌”是什么意思?其中有何含义呢?

合掌,又作合十,意指合十法界于一心。即合并两掌,集中心思而表达恭敬的意合掌思。本为印度自古所行之礼法,佛教沿用之。印度人认为右手为神圣之手,左手为不净之手,故有分别使用两手之...

在家居士定课,单一点为好

在家居士定课,单一点为好

问:《无量寿经》最后有说娑婆世界天人往生的人数,请问这些人数是当时已往生的人数或包括现在及未来往生的人数?每日定课是否可以听经代替念经,即每日只念佛作为功课也可以吗?若定课要念经请问哪一部经最适合末...

从蓝毗尼到拘尸那迦

从蓝毗尼到拘尸那迦

2500多年前,在喜马拉雅山脉南侧的恒河平原上,佛教的创始人佛陀(即释迦牟尼佛)曾进行了长达40多年的传教布道,深刻影响了后人的信仰与文明。至今,恒河平原上还留存有为数不多的佛陀传教遗迹。本文作者是一...

如何是在家信徒的布施之道

如何是在家信徒的布施之道

问:如何是在家信徒的布施之道? 了幻法师答:学佛者应经常向社会及贫苦者布施。布施的基本原则是: (1)不自苦:应衡量现实的经济状况,不必存有与人比较的心态,只要随力布施,即使微分供养,也会得到无量无边...

信佛的老人去世后,留下的海青和皈依证怎么处理?

信佛的老人去世后,留下的海青和皈依证怎么处理?

善信问:   阿弥陀佛!顶礼师父!信佛的老人去世后,留下的海青和皈依证怎么处理? 觉火法师答:   阿弥陀佛!如果没有损坏,可以留作纪念。如海青也可结缘他人使用。或者交给寺院处理。   海青...

世间有许多苦恼,佛菩萨为何不蒙垂救

世间有许多苦恼,佛菩萨为何不蒙垂救

问:大士寻声救苦,是救于果者也,何以世间仍有许多苦恼,不蒙垂救耶? 答:佛菩萨之垂训,在使众生自己明白苦因,都从心起,心明则不惑,恶业自除,苦果自灭。倘自作业,佛亦无可奈何也。 至于寻声救苦,乃大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