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学佛者的日常生活准则
编者按:学佛之后应该如何生活?应以何种心态应对日常?佛陀为我们总结了行为准则,性情柔和、学会忍辱要随身,万法皆空是根本,慈悲之心要常住。
【原文】:大慈悲为室,柔和忍辱衣,诸法空为座。
《妙法莲华经》卷四
【注释】:以慈悲为家,忍辱为衣,法空为座。
编者按:学佛之后应该如何生活?应以何种心态应对日常?佛陀为我们总结了行为准则,性情柔和、学会忍辱要随身,万法皆空是根本,慈悲之心要常住。
【原文】:大慈悲为室,柔和忍辱衣,诸法空为座。
《妙法莲华经》卷四
【注释】:以慈悲为家,忍辱为衣,法空为座。
问:对于无奸不成商这句话,法师有什么看法与见解呢?可以为我解答吗?谢谢。 中台禅寺答:佛法中有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许多从商的居士,想发心受五戒,但又认为作生意难免会说谎,所...
问:功德回向的原理和意义是什么?各种不同的功德偈颂之间其效用是否有差别?请法师给予明示,阿弥陀佛! 曙详法师答:什么叫回向。我们通常接触到的 回向就是诵完经以后,或做完什么好事以后,念一个回向偈。就是...
问:师父好,现在外面社会上,有第三者的现象很多,遇到应该怎么处理? 传喜法师答:原谅别人的人是最美丽的人。我们都应该放弃自己的仇恨。你心里面想一下,这世界有没有我恨的人?不管你老公在外面找小三,你也原...
问:如果念佛号念不准,可以往生吗? 净界法师答: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可以以各种身相出现,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我之前看过敦珠仁波切修本尊相应法。他修的是文殊菩萨,他提出一个概念说,谁代表文殊菩萨呢?那我们...
【原文】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 《法华经》 【注释】 假设有这一类...
问:常听说某某师是佛菩萨再来,不知有何根据?此话该不该说? 大安法师答:此话不该说。我们身处这个时代,一定要防止出现以凡滥圣的局面。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说:我灭度后,勅诸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