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智深邃的人反而不想佛法规则

编者按:

  你是否觉得做学问当然是越大越好,学的越多越好,可是对于学佛而言情况就不一样了,学的越多、说的越多反而成为精进的障碍,你是如何理解的?

【原文】

  一切所知无有智,一切所行无有行,一切所学无有学,一切所说无有说。深入慧者无法想,入于寂定无寂想。虽成觉道无觉想,度脱人民无人想。

  《方等般泥经四童观生品》

  【注释】

  所知、所行、所学、所说都是分别,相对真如实相,等于无有。道智深邃的人反而不想佛法规则了,入了禅定的人是不去想什么空寂定止的,觉悟了的人不再想觉悟这码事,度脱人民时没有感觉到人怎么样。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问: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寂静法师答:曾经有一位11岁的上海男孩问我,师父,这个世界的真相是什么?他的问话让我很震惊。当时我走在路上,发现路的两边都是稻田,所以我就回答说,世界就像一块土地一样,我...

三论宗源起

三论宗源起

三论宗始于鸠摩罗什译出龙树《中论》、《十二门论》与提婆的《百论》,奠基于南北朝僧肇、辽东僧朗、兴皇法朗、茅山大明、吉藏大师。因依《中论》、《十二门论》和《百论》等三论立宗,故名为三论宗,属大乘中观派。...

劝人布施也要注意善巧方便

劝人布施也要注意善巧方便

问:师父,以下综合几位同修的问题,请慈悲开示:对于一些公众,被义工在半推半就下给慈善团体捐款,使他们起烦恼,甚至反感,义工们无形中是否在造恶业? 大安法师答:你倒没有造恶业,因为众生对钱看得很重啊!...

中国佛教禅观的本质与特色

中国佛教禅观的本质与特色

前言在中国这块土地所出现佛教禅观的思想与修行的方法,大概可分为大乘八宗以及小乘的俱舍成实,也有所谓宗门、教下的说法,大乘思想中有所谓如来藏系、唯识系、般若中观系等大乘三系,虽然中国的大乘思想有以上的三...

正宗佛珠忏悔能不能改变恶业的果报?

正宗佛珠忏悔能不能改变恶业的果报?

 如果“业 ”不可转,则世间即无人可成佛了!  众生虽因无明而造业(因),但也可以因为善知识的开导,而生起忏悔之心(也是另一种“因 ”),从而修正了他可能遭受的“果报 ”。  ...

如何释怀过往的痛苦

如何释怀过往的痛苦

问:对过往的痛苦,内心总无法释怀,该怎么办? 索达吉堪布答:我们总会遇到痛苦,但痛过了,有些人就故意淡忘了,不愿正视它,更不愿提起它。其实,痛苦也是人生的一种维他命,认真反思它的人,可以找出苦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