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只要功夫深,各种感应不求自来

  很多人学佛多年为何仍然不见功效?你身上的习气有得到修正吗?你的烦恼减少了吗?对于学佛人来说,最重要的是选择适合自己的修学法门,许多高僧大德都告诉我们,学佛要一门深入,只要功夫深,各种感应不求自来,若是信心不坚定,见异思迁,各种法门换来换去,最后当然无法得力。

【原文】:

  是人若坐,思惟此经,尔时我复乘白象王,现其人前,其人若于法华经,有所忘失一句一偈,我当教之,与共读诵,还令通利。

  《法华经》

  【注释】:

  这位受持《法华经》的人,如果静坐一心思考《法华经》的义理,我便骑着六牙大白象王现身在这个人的面前。这个人对于《法华经》如果有所忘失,不管是忘了一句或一偈,我立刻教导他,让他记起遗忘的经文,或者和他共同读诵《法华经》,让他对经中义理能通达便利。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如何才能对因果生起定解

如何才能对因果生起定解

问:如何才能对因果生起定解? 索达吉堪布答:一是通过听闻经、律、论三藏教典,来增上诚信因果法要的力度。若不依靠三藏教义的明示与警醒,本来很不稳定的凡夫就易于退失对因果的信心,故依世尊的遗教,方能产生对...

应如何扩大自己的心量

应如何扩大自己的心量

问:如果觉得自己心量狭小,没办法生起大悲心,应该如何扩大心量?在帮助人的过程中,有时因为工作压力而感觉疲厌,有不想帮助人的心态,这算不算退失菩提心,怎么对治? 大安法师答:自己心量狭小也是正常的,凡夫...

怎么才算是个真正修行的人

怎么才算是个真正修行的人

  真正的修行人,干什么活都不会觉得累,积福消业吗!打扫卫生的时候是抹业障,擦烦恼。不干净是你的心,心不干净才是真不干净,你把不干净的心弄干净了,这就是修行。你看你现在,家里弄...

哪些行为属于犯妄语戒?妄语戒的内容

哪些行为属于犯妄语戒?妄语戒的内容

  不妄语戒的本质是诚实无欺,禁止谎言。语言既包括口头语言,也包括书面语言(文字)和肢体语言(暗示),只要它可以构成对方受骗上当,误导对方以谎言为真,即犯此戒。因此,此戒又分为四个内容: (...

为什么要我面对这宿命

为什么要我面对这宿命

问:请问法师,从我出生,爸爸就不要我,不养我,那家人嫌我是个女儿,二十年不闻不问。他对我没有亲情,我从来没有感受过父爱,没有叫过爸爸。命运不公平,为什么偏偏是我?为什么我的家是残缺的?为什么要我面对这...

偏空跟断灭见有何不同

偏空跟断灭见有何不同

问:请法师慈悲开示,法师说:小乘的空观,是将依他起全盘的否定,证入偏空;又说修空观是破坏因缘法,是断灭见。请问偏空跟断灭见有何不同? 净界法师答:断灭见叫邪见,就是他完全不相信世间上有因果,他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