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传佛教寺院住持任职办法

(2019年7月24日中国佛教协会第九届常务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修订)

 

第一条 为了规范南传佛教教务管理,根据《宗教事务条例》《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任职备案办法》和《中国佛教协会章程》等有关规定及南传佛教教义教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南传佛教寺院住持对外代表常住,对内统理大众。担任住持需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具备南传佛教教职人员资格;

(二)爱国爱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遵守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宗教和睦与社会稳定,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信仰坚定,戒行清净,有较深的佛学造诣,品德服众,有较高威望;

(四)具有较高文化水平,毕业于中等以上南传佛教院校或具有同等南传佛学水平;

(五)能够讲经说法、主持法务活动,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

第三条 住持的产生必须贯彻民主协商、选贤任能的原则,按照以下程序产生:

(一)由该寺前任住持或该寺院民主管理组织提出人选;

(二)当地县(市、区)佛教协会按照本办法第二条规定的条件对住持人选进行审查后,提交该寺院两序大众民主评议;

(三)住持人选经僧团民主评议获半数以上赞成,由寺院民主管理组织报当地县(市、区)佛教协会;

(四)当地县(市、区)佛教协会审核同意后,由该寺院民主管理组织按照《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任职备案办法》的规定报县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第四条 南传佛教全国重点寺院的住持人选,在履行任职备案手续之前,应由所在地州(设区的市)佛教协会提出审核意见并报云南省佛教协会同意。南传佛教全国重点寺院的名单,由云南省佛教协会提出并报中国佛教协会备案。

第五条 住持每届任期一般为五年,可连选连任。

第六条 寺院住持原则上不得兼任其他寺院住持。有特殊情况需要兼任其他寺院住持的,按照《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任职备案办法》相关规定办理。

第七条 住持必须以身作则,领众熏修,维护常住,摄受大众,忠于职守,廉洁奉公。

第八条 住持接受寺院民主管理组织、僧团、佛教协会的监督。住持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地佛教协会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劝诫、撤销职务的处理:

(一)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的;

(二)违犯佛教戒律和规章制度的;

(三)散布不利于社会稳定和谐言论的;

(四)未按《宗教事务条例》有关规定履行职责的;

(五)重大寺务不按民主程序办事,造成严重后果的;

(六)违反财务管理制度,侵吞或者挥霍寺院财产的。

劝诫的决定,由该住持所在地县(市、区)佛教协会的会长办公会集体讨论作出,并以书面形式告知本人。

撤销职务的决定,由该住持所在地县(市、区)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会集体讨论作出,报该住持所在地州(设区的市)佛教协会同意,并由原任职备案的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注销其备案后实施。

对南传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住持作出撤销职务的决定,需报云南省佛教协会同意,并由原任职备案的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注销其备案后实施。

第九条 住持本人提出辞职或还俗的,应当经寺院民主管理组织审核同意后,报原备案的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注销备案。

第十条 佛教协会对住持人选作出任免或者对住持作出惩处决定前,应征求相应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的意见。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中国佛教协会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念佛号时是否还需要观想

念佛号时是否还需要观想

问:念佛号,是否需要观想?还是只需自念自听? 大安法师答:执持名号的时候,就不要带观想了。念兹在兹,自念自听,能念的心和所念的佛号的音声,形成相依并存的关系。就是你从心里起这个佛号,从口里念出声音,再...

如何把佛法运用到生活当中?

如何把佛法运用到生活当中?

佛法运用到生活当中,怎么运用?   这个很难吗?佛法运用到生活当中很难吗?以佛弟子的标准去生活、去工作、去为人处事、去接人待物,那么佛法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佛法。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行愿堂...

为什么一念佛就邪念顿生

为什么一念佛就邪念顿生

问:请问法师,我一念南无阿弥陀佛就邪念顿生,为什么? 大安法师答:没关系,你能意识到是邪念出来了,并且感到害怕,这就是进步。实际上你不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心里照样是邪念纷纷,只是自己没觉察到而已。 为什...

如何发大心、立大愿、修大功课、回大向

如何发大心、立大愿、修大功课、回大向

问:请法师详细开示:如何发大心、立大愿、修大功课、回大向,弟子应该怎么做? 宏海法师答:我们是小凡夫。我们所说的发大心,就是立足于凡夫而发大心。比如你说你要了生死,这就叫大心;你说要成佛道,这也叫大...

一心归命如何运用在生活中

一心归命如何运用在生活中

问:请问师父,何谓一心归命,我们修行净土的行者,要怎样将一心归命巧妙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 净界法师答:这是净土的一个问题,他提出两个问题,第一个,什么是一心归命?一心归命这四个字,最早提出来的是天亲菩...

十方皆有佛国,何须独愿西方

十方皆有佛国,何须独愿西方

问:信行愿三,既闻命矣。但十方皆有佛国,何须独愿西方? 答:以彼土中阿弥陀佛与此土众生深有因缘,诸佛不尔,是以专求彼国,不愿余方。又彼土中依报、正报,超过十方,诸佛所赞。不唯凡夫愿往,菩萨亦然。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