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尸那迦之觉醒

拘尸那迦是佛陀灭入究竟涅槃之处,据说也是他圆寂与荼毗(火化)之处。灭入究竟涅槃,在佛陀所有教法中对我们内心冲击最大,因为它超越了我们对生、老、病、死、时间、增减、轮回、涅槃的所有概念。我们这些尚未觉醒于真实本性的人,仍然受制于时间、空间、数量、速度等,不像那些已灭入究竟涅槃者,不会受限于任何二元现象。

我们追随灵性道路的最终目的,是要体验完全离于无明的觉醒状态,永远不再落回轮回的心态框架。遗憾的是,这个状态却很难以言语表达,也不可能经由智识来领会其全貌。然而,我们可以将佛陀指导步向觉醒的教法付诸实修,进而体验自心完全超越二元对立的觉醒状态;即使无法向别人表达这种体验,我们也能对此培养出信心。这就像试图对从未吃过盐的人解释盐的滋味一般,你只能举出他可能熟悉的其他食物,说“有一点像那样”。当你终于证得这个状态的单纯性,你会对那些还沉睡在世俗梦魇中而受苦的人,生起巨大的悲心。

虽然目前我们无法完全达到觉醒状态,但对于认真的修行者来说,若能一瞥觉醒状态,不仅令人振奋,而且有助于增长我们在法道上的信心。有些超出凡俗生活的觉受经验,会格外地激励我们,尤其是在修行之道既漫长、未知又充满疑惑与挫折之时。瞥见实相的真实本性,会在我们的轮回心续中,强力地造成永久的凹陷,或者至少可以作为主戏前的开胃菜。一旦造成了第一个凹陷,我们就能对轮回生命的网络施加更严重的破坏,而不论凹陷与裂缝多么微小,这正是精进修行者所企求的结果。

想象一下,你在冰川下的一个美丽湖滨野餐。你开心地潜入湖里,使出全力游向湖心。突然间,你惊觉到水有多冰凉,你的四肢多么寒冷。于是你停止游泳,想要辨别方位,却根本看不到岸边。你的两腿开始抽筋,双臂变得又冻又僵。每秒钟长得像一小时。你想到:要不是冻死,就是会淹死。

正当你准备接受死亡是无可避免了,忽然有个当地渔夫划船经过,把你拉出水面,送回陆地。一条温暖的毛巾和一碗滚热的汤在那儿等着你。在你慢慢复原的时刻,你所几乎失去的一切——你的家人、你的房子、你的男友——在此刻比任何其他时刻对你都更具意义。然后你清醒地意识到,不管你拥有多少,死亡可以在任何时刻打击你,而且它不受贿赂。然而可悲的是,这个震撼很快就会减弱,不久你就发现自己再度被物质世界所承诺的快乐诱惑了。

所有佛教修行的目的,都是为了能一瞥觉醒的状态。前往朝圣,沉浸在圣地神圣的氛围中,并且和其他朝圣者相处,都只是试图达到这一瞥的不同方式。在拘尸那迦,你做的各种修持可以和在其他圣地所做的相同;也许在此地最重要的是沉思佛陀关于无常的宣说。如果你知道方法,也可以观修离于二边(extremelessness)或观修空性。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听自己的念佛声,还要同时返闻自性吗

听自己的念佛声,还要同时返闻自性吗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

回向的功德是否会量化

回向的功德是否会量化

问:弟子是一名在学大学生,对于佛教中的普佛回向,有些不解,花钱做普佛对病人或亡灵到底有多大作用?如果只要花钱做普佛,就可以得到大的利益,那么岂不是太不公平了吗?由此引申出另外一个问题,都说个人吃饭个人...

佛教对命运的看法

佛教对命运的看法

命运既然如此奥妙,那么佛教对于命运究竟有什么看法呢?1、佛教认为命运不是定型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佛教虽然也讲命运,但是有别于外道机械的宿命论。佛教主张诸法因缘而生,空无自性...

不能至心就不能往生吗

不能至心就不能往生吗

问:《无量寿经》十八愿说的至心信乐,标准是什么?不能至心就不能往生吗? 宏海法师答:对的,假如不能至心,就不能往生。因为至心就是指的一个真,就是你真的相信极乐世界,真的相信有阿弥陀佛,真的要往生西方...

 修行不是不食人间烟火

修行不是不食人间烟火

  居士学佛,不要把修行看的神秘。有的人一学佛后,就很热情,然后工作也辞去了,一心想要修行。也许在他们看来,学佛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事情,或者闭关起来念佛,才算学佛。这就是偏差了。...

用赌咒发誓的方式来澄清,这样好吗

用赌咒发誓的方式来澄清,这样好吗

问:有些人喜欢用赌咒发誓的方式来澄清自己,这样好吗? 索达吉堪布答:不懂因果的人就是这样。为了博得他人的信任,或者为了隐瞒、澄清某件事,不惜说妄语,发恶愿。 有些人为了洗清自己而赌咒:如果我贪污了,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