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皆为虚幻

来自“凡所有相,皆属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出自《金刚经》的一首四字偈语,是鸠摩罗什译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你看到的世界万物,(其实万物也不能算是万物,姑且名叫万物),都是虚幻的不真实的,只是在你脑中的映射,只是你认为是那样的。

一切有为的法(直指传念经书、造拜画像、造拜雕像、烧香拜佛等布施之为),如同梦幻和泡影,如同露珠和闪电很快就消逝,应该保持这样的正确观念。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来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因其包含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在般若系大乘经中可视为一个略本;本经说“无相”而不说“空”,保持了原始般若的古风。本经六种译本中,通常流通的是鸠摩罗什的初译。

如印顺法师所说,此后的五译是同一唯识系的诵本,比如菩提流支、达摩笈多等,都是依无著、世亲的释本译出;只有罗什所译为中观家(般若系)的诵本。又如吕澄说,罗什传龙树的般若学,所以能“心知其意”;到玄奘新译般若经,《金刚经》其实已“面目全非”了。

《金刚经》在印度有唯识家(无著、世亲)的论释。传入中国,三论、天台、贤首、唯识各宗都有注疏;然而中国佛教深受真常唯心一系大乘的影响,各宗表面上阐扬《金刚经》,实际上阐扬常住佛性和如来藏。

又在三教合流环境下,明清以来,三教九流都来注解《金刚经》,杂合浓厚的真常理论和儒道信仰。又受密教影响,《金刚经》被附加密咒形成读诵仪轨。此外,民间还出现各种离奇的灵验感应录。般若经典《金刚经》被真常化、儒道化、迷信化之中,在中国特别的盛行起来。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如何在行住坐卧、作事和言语中修止观呢?

如何在行住坐卧、作事和言语中修止观呢?

  在行中、住中、坐中、卧中、作事中、言语中修止观,先要观应行不应行,然后再修止、修观。要明确为何等事而修法?如果是被烦恼所驱使,或者是随杀、盗、淫、妄等不善事,或者放逸、无记而修,即不应行...

末法时期如何选择善知识

末法时期如何选择善知识

问:末法时期善知识很重要,该怎样选择呢? 大安法师答:末法时期善知识的重要性,就在于给你建立正信、正知、正见。这个末法时期你不要去求什么这个善知识有没有神通,有没有感应,有没有知名度,有没有势力,不是...

修行有诀窍吗?有捷径可以走吗?

修行有诀窍吗?有捷径可以走吗?

修行有诀窍吗?有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没有,修行没有任何的诀窍,更没有捷径可走。』修行贵在坚持,贵在老实,贵在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我们华人有一句成语叫:水滴石穿,绳锯木断。这应该是两...

如何祈求阿弥陀佛解决世间的困难

如何祈求阿弥陀佛解决世间的困难

问:弟子常常念阿弥陀佛名号,祈求解决疾病、考试不顺等问题,但好像都没什么作用。有人说是因为我祈祷和称念时没有做到至心,我觉得凡夫众生的心都很散乱,平时念佛求往生都很难做到至心,更何况处于逆境之中。请问...

一名厨师的忏悔:我宁死,也绝不再杀生!

一名厨师的忏悔:我宁死,也绝不再杀生!

我是一个厨师,从业二十余年来杀生无数,如今学佛,深感不安,畏惧生命的流逝和无常,深知自己已造下了无量罪业。末学感慨,把自己这一段充满着血腥味的人生经历忏告有缘人,...

拘尸那迦的解释和意思 - 佛学大词典

拘尸那迦的解释和意思 - 佛学大词典

 古印度佛教遗址。传为释迦牟尼涅槃处。亦译为俱尸那、拘尸那、揭罗等,意译为角城、茅城。古印度末罗国的都城。在今印度北方邦哥拉浦县凯西郊外,名“摩达孔瓦尔”(意为“死王子”)。4世纪法显来此时,已人烟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