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论宗由来

在唐宋之际的中国佛教文献,在讨论佛教宗派时,并没有提及三论宗;“三论宗”一词主要是用来说明学习三论之学的旨趣,学习三论的僧侣,通常也会兼习其他书籍,如《续高僧传》说吉藏大师曾“讲三论一百余遍,法华三百余遍,大品、智论、华严、维摩等各数十遍。并著玄疏盛流于世。”

三论宗之名,始见于日僧凝然(1240-1321)所作《八宗纲要钞》与《三国佛法传通源起》,在《八宗纲要钞》书中也定下三论宗的传承祖脉。认为印度祖师之血脉以文殊菩萨为高祖,马鸣为次祖,龙树为三祖。龙树有二弟子,分二流,一者由龙树传龙智,清辨,智光,师子光;一者由龙树传提婆,罗睺罗多,沙车王子至鸠摩罗什。中国祖师起于罗什,传道生、僧肇、法融、僧睿、昙影、慧观、道恒、昙济。昙济传道朗、僧诠、法朗、吉藏,后传至高丽僧慧灌。日本三论宗初祖则为高丽僧慧灌,传福亮、智藏、道慈、善议、勤操、安勤。因为三论宗在印度及汉地的传承来自于后世日本僧人的整理,所以它的内容多有疑问。

日僧宜然房明道《三论玄义玄谈》认为,嘉祥大师以前称"古三论",又称"北地之三论";嘉祥大师以后称为"新三论",又称"南地之三论"。

日本学者前田慧云(1857-1930)《三论宗纲要》认为,罗什传至吉藏,称为古三论宗。而日照(613-687)三藏于唐高宗时,传来智光及清辨论师的三论学,后传至贤首法藏、新罗元晓,这个系统为新三论宗。但日照三藏所传的多为密宗及法相唯识学,并无中观派的作品,故此说可能是虚构的。

日本三论宗初祖为高丽僧慧灌,于隋唐之际入中国,于嘉祥吉藏门下学习三论,后奉使至日本,于元兴寺大弘三论(625),这是日本宗派佛教的开始,为南都六宗之一。其后慧灌弟子智藏亦至中国投嘉祥门下,道慈入中土兼学六宗,分别为二祖、三祖。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念佛总是进进退退怎么办

念佛总是进进退退怎么办

问:我非常相信极乐世界有尊大慈大悲的阿弥陀佛,可我是个非常内向,容易走极端的人,我已经皈依十多年了,过去有经常去念佛诵经,可总是进进退退,请开示我该怎么走下去? 大安法师答:你能相信有大慈大悲的阿弥陀...

生死都是一种痛苦,如何能权衡于期间呢

生死都是一种痛苦,如何能权衡于期间呢

问:生死都是一种痛苦,而我们又如何权衡于期间呢? 达照法师答:如果认识到了生死的痛苦,那就发心超越生死,这是唯一最有意义的事情,也是对这一期最为难能可贵的生命最好的交代!努力吧!听闻正法,如理作意,如...

在寺院担任执事,怎样作才能服众

在寺院担任执事,怎样作才能服众

问:在寺院担任执事,怎样作才能服众? 大安法师答:确实,在寺院现在作班首、执事很不容易。一般出了家嘛,都想清闲。但确实由于因缘所系住持法道,需要一些比丘或者比丘尼,来为常住、为大众牺牲自我,服务大众...

达真堪布:痛苦如意宝

达真堪布:痛苦如意宝

有人伤害你,给你制造痛苦,这是令你成就的机会,这是无价之宝!比如说今天有人给你一百万、一千万,也无法和这个机会相比。但是,凡夫是颠倒的。若接受到一百万、一千万,会高...

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是否有联系和区别

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是否有联系和区别

问:请问师父,我们在经典中常常可以读到南无阿弥陀佛和南无释迦牟尼佛这两位佛,请问师父可不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这两尊佛,这两尊佛之间可有联系和区别? 宏海法师答:释迦牟尼佛是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教主,他就降生...

【推荐】现在是念佛者多,往生者少吗

【推荐】现在是念佛者多,往生者少吗

问:请问法师,现在信佛的人大多是以净土为最终的归宿,可是念佛者很多,而往生者却很少,这不是与万修万人去的净土法门有所违背吗? 大安法师答:你这个提问表面上看好像有些尖锐、有点道理,但实际上这里隐含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