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论宗由来

在唐宋之际的中国佛教文献,在讨论佛教宗派时,并没有提及三论宗;“三论宗”一词主要是用来说明学习三论之学的旨趣,学习三论的僧侣,通常也会兼习其他书籍,如《续高僧传》说吉藏大师曾“讲三论一百余遍,法华三百余遍,大品、智论、华严、维摩等各数十遍。并著玄疏盛流于世。”

三论宗之名,始见于日僧凝然(1240-1321)所作《八宗纲要钞》与《三国佛法传通源起》,在《八宗纲要钞》书中也定下三论宗的传承祖脉。认为印度祖师之血脉以文殊菩萨为高祖,马鸣为次祖,龙树为三祖。龙树有二弟子,分二流,一者由龙树传龙智,清辨,智光,师子光;一者由龙树传提婆,罗睺罗多,沙车王子至鸠摩罗什。中国祖师起于罗什,传道生、僧肇、法融、僧睿、昙影、慧观、道恒、昙济。昙济传道朗、僧诠、法朗、吉藏,后传至高丽僧慧灌。日本三论宗初祖则为高丽僧慧灌,传福亮、智藏、道慈、善议、勤操、安勤。因为三论宗在印度及汉地的传承来自于后世日本僧人的整理,所以它的内容多有疑问。

日僧宜然房明道《三论玄义玄谈》认为,嘉祥大师以前称"古三论",又称"北地之三论";嘉祥大师以后称为"新三论",又称"南地之三论"。

日本学者前田慧云(1857-1930)《三论宗纲要》认为,罗什传至吉藏,称为古三论宗。而日照(613-687)三藏于唐高宗时,传来智光及清辨论师的三论学,后传至贤首法藏、新罗元晓,这个系统为新三论宗。但日照三藏所传的多为密宗及法相唯识学,并无中观派的作品,故此说可能是虚构的。

日本三论宗初祖为高丽僧慧灌,于隋唐之际入中国,于嘉祥吉藏门下学习三论,后奉使至日本,于元兴寺大弘三论(625),这是日本宗派佛教的开始,为南都六宗之一。其后慧灌弟子智藏亦至中国投嘉祥门下,道慈入中土兼学六宗,分别为二祖、三祖。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宗教事务方面部分行政许可项目实施细则》

《宗教事务方面部分行政许可项目实施细则》

第一项  宗教院校聘用外籍专业人员资格认可(已经国家外国专家局同意)一、行政许可依据《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序号364。二、行政许可条件1、经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

中国佛教的三大优良传统

中国佛教的三大优良传统

佛教在中国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三大优良传统,这就是农禅并重,注重学术研究的传统,国际友好交流的传统。继承和发扬这三大优良传统,是促进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方面。“农禅并重”,指的是佛教徒在...

什么是十斋日?要注意些什么呢

什么是十斋日?要注意些什么呢

问:什么是十斋日?在十斋日要注意什么? 大安法师答:主要是指从农历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乃至三十。那这个时日,是上天,天神来巡视人间,看善恶业的情形结罪,结众生...

如何通过念佛来培养大乘善根?

如何通过念佛来培养大乘善根?

我们如何通过念佛来培养自己的大乘善根?   念佛这个念不是只指嘴巴念,嘴巴念佛是一个方便,更重要的是要心心念念,思量佛的功德。他为什么能成佛?就是因为他自我觉醒了,而且他也愿意帮助别人觉醒,...

初学净土法门从哪儿入手

初学净土法门从哪儿入手

问:法师,对于初学者,尤其是想修净土的人请您给一些建议。 宏海法师答:学佛讲解行并进。解的过程,就是我们对佛法不管是从名相词汇上或者义理上熏习的过程。这个熏习的过程,就是慢慢了解的过程,最好再配合着你...

蓝毗尼园的月圆诵经法会

蓝毗尼园的月圆诵经法会

火红的太阳从晨曦中喷薄而出,金色霞光射破云霭,映照在蓝毗尼花园的阿育王石柱上。这根石柱已有二千三百年的历史,饱经了蓝毗尼的沧桑变迁。今天好象有什么喜事,土黄色的柱壁上泛出微红的光芒,好像老人古铜色脸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