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为普贤菩萨道场由来

峨眉山是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的总称。位于四川中南部的峨眉境内。“峨嵋”是《诗经》中形容女子秀眉的用语。主峰万佛顶之金顶海拔3099米,山下的平原地区海拔400余米,相对高差在2600米以上,不论海拔还是相对高度,都整整是两座泰山的高度,雄冠华夏。

据《峨眉山志》记载:东汉明帝永平六年(公年63年)“六月一日,有蒲公者,采药于云窝,见一鹿欹迹如莲花,异之,追之绝顶无踪”。因问在山上结茅修行的宝掌和尚,和尚说是普贤菩萨“依本愿而现像于峨眉山”。蒲公归家后即舍宅为寺,于是峨眉山就发展成普贤菩萨的道场。另有资料说,是晋代的普公在山上采药时,见一老者骑白象隐去。两种记载基本上是一致的。

《华严经-菩萨住处品》中记载普贤菩萨住地说:“西南方有处名光明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曰贤胜(普贤),与其眷属3000人,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华严经》在东晋时传入中国,因此自东晋时便开始把峨眉山当作普贤菩萨道场。以后历代修建寺庙时,都以普贤菩萨为中心,并发展成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相传佛教于公元1世纪传入峨眉山,汉末佛家便在此建立寺庙。峨眉山作为普贤菩萨的道场,主要崇奉普贤大士,峨眉山是普贤菩萨显圣和讲经说法之所。

佛经载,普贤与文殊同为释迦牟尼佛的两大胁侍,文殊表“智”,普贤表“德”。普贤菩萨广修十种行愿,又称"十大愿王",因此赢得"大行普贤"的尊号。普贤菩萨形像总是身骑六牙白象,作为愿行广大、功德圆满的象征。普贤菩萨名声远播,广有信众,菩萨因山而兴盛,山因菩萨而扬名。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是中国佛教最重要的宗派净土宗的核心经典之一,缘自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时,至普贤菩萨所,菩萨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善财因此最终成就无上菩提。所以,普贤菩萨亦是净土行人的大依祜。恰巧小编也是净土初学,让我们一起至诚称念普贤菩萨名号,祈愿我佛慈悲,护佑净业行人速往无量光佛刹。

南无大行普贤菩萨

南无大行普贤菩萨

南无大行普贤菩萨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佛陀教你如何消除自己的愤怒

佛陀教你如何消除自己的愤怒

编者按:   你被骂过吗?当时的心情想必很糟糕吧?佛陀教你如何消除自己的愤怒,六祖慧能大师见到两个人争论时就曾说过: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你的心在动。只要心安定了,任何外界因素都不算什么了。...

凡夫如何能做到至心

凡夫如何能做到至心

问:凡夫如何能做到至心? 大安法师答:至心就是至诚心。确实这是往生的先决前提。至诚心,我们业力凡夫也是可以作得到的。它不是谈一个水平、功夫问题,至诚心就是:你要老实。其实至诚心对于一个愚夫愚妇,更能作...

宏海法师:正法学堂答疑

宏海法师:正法学堂答疑

 (问题一) 首先来看第一个问题。请法师开示,念佛是念六字佛号还是四字佛号,怎样计数方便?弟子以前从没有一天念过1万声佛号,有点担心自己念不完。 非常赞叹这位同修,现在正好恰逢我们三个月内...

五浊恶世过于险恶,如何出淤泥而不染

五浊恶世过于险恶,如何出淤泥而不染

问:学诚法师您好!我是一位学佛大学生,近来,我越发觉得释迦佛教法下的五浊恶世真是过于险恶,相比出家师父的生活,在世俗生活如果做到冰清玉洁或出淤泥而不染真是难上加难。此外在修行上,现在魔强法弱,在家修行...

业因为何会增长广大

业因为何会增长广大

问:业因为何会增长广大? 大安法师答:业因就是你举心动念,行为造作,他有个串习,那串习如果你没有止住,他就自然地会增长,念念增益,推动相应的行为,相应的行为又结相应的果报,果报又使这个心更为增盛,形成...

怎样诵经?教你如何诵经

怎样诵经?教你如何诵经

 很多人都有念过经,但是还是不会念经。所以有时候我常常说他们念经是念给佛听的。这个经本来就是佛讲的,但是我们还是念给佛听。所以比较有趣。有句话叫做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要达到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