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为普贤菩萨道场由来

峨眉山是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的总称。位于四川中南部的峨眉境内。“峨嵋”是《诗经》中形容女子秀眉的用语。主峰万佛顶之金顶海拔3099米,山下的平原地区海拔400余米,相对高差在2600米以上,不论海拔还是相对高度,都整整是两座泰山的高度,雄冠华夏。

据《峨眉山志》记载:东汉明帝永平六年(公年63年)“六月一日,有蒲公者,采药于云窝,见一鹿欹迹如莲花,异之,追之绝顶无踪”。因问在山上结茅修行的宝掌和尚,和尚说是普贤菩萨“依本愿而现像于峨眉山”。蒲公归家后即舍宅为寺,于是峨眉山就发展成普贤菩萨的道场。另有资料说,是晋代的普公在山上采药时,见一老者骑白象隐去。两种记载基本上是一致的。

《华严经-菩萨住处品》中记载普贤菩萨住地说:“西南方有处名光明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曰贤胜(普贤),与其眷属3000人,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华严经》在东晋时传入中国,因此自东晋时便开始把峨眉山当作普贤菩萨道场。以后历代修建寺庙时,都以普贤菩萨为中心,并发展成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相传佛教于公元1世纪传入峨眉山,汉末佛家便在此建立寺庙。峨眉山作为普贤菩萨的道场,主要崇奉普贤大士,峨眉山是普贤菩萨显圣和讲经说法之所。

佛经载,普贤与文殊同为释迦牟尼佛的两大胁侍,文殊表“智”,普贤表“德”。普贤菩萨广修十种行愿,又称"十大愿王",因此赢得"大行普贤"的尊号。普贤菩萨形像总是身骑六牙白象,作为愿行广大、功德圆满的象征。普贤菩萨名声远播,广有信众,菩萨因山而兴盛,山因菩萨而扬名。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是中国佛教最重要的宗派净土宗的核心经典之一,缘自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时,至普贤菩萨所,菩萨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善财因此最终成就无上菩提。所以,普贤菩萨亦是净土行人的大依祜。恰巧小编也是净土初学,让我们一起至诚称念普贤菩萨名号,祈愿我佛慈悲,护佑净业行人速往无量光佛刹。

南无大行普贤菩萨

南无大行普贤菩萨

南无大行普贤菩萨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聪明人与老实人谁更容易成功

聪明人与老实人谁更容易成功

问:社会上,聪明伶俐的人更受欢迎,较易成功;老实人则不受人待见。修行方面,到底哪种人更容易成功? 索达吉堪布答:有些人虽然聪明,但智慧没有达到究竟。比如,他们学了一点辩论,但真正的推理没有懂,只知道整...

每天都在听经闻法,为什么还是不开智慧?

每天都在听经闻法,为什么还是不开智慧?

我每天都在听经闻法,就不开智慧为什么?   虽然每天都在听经闻法,但就是智慧不生。我估计原因就是法不入心。有些人可能每天都在听,但是真正能入心的很少,大部分是入脑,然后睡一觉又忘了。   这...

每天念佛和看经的时间应如何分配

每天念佛和看经的时间应如何分配

问:每天念佛和看经的时间应如何分配? 大安法师答:印光大师曾经提过一个比例:九比一,用九分的时间念佛,一分的时间来看经教。但是,可能这是要对一个根机比较利的人来说的。如果说你现在对经论还很好乐,而且也...

神圣的蓝毗尼园—我的印度朝圣之旅

神圣的蓝毗尼园—我的印度朝圣之旅

尼泊尔蓝毗尼是佛陀的出生地,四大圣迹之一。我们去朝圣是在行程的第6天。早餐后,6:00从舍卫国出发去蓝毗尼。9:20到达迦毗罗卫国佛陀舍利塔遗址,上香礼拜后继续前行。11:30尼泊尔入境,一小时后到达...

《普门品》和《金刚经》不能一起诵吗

《普门品》和《金刚经》不能一起诵吗

问:现在每天早晨我诵《金刚经》,《普门品》,《大悲咒》,《心经》,有一本合集。有次一位学佛多年的年长师兄,她告诉我,不要把《金刚经》和《普门品》放到一起诵,说普门品和大悲咒和心经是一起诵,会有好的效果...

父母不在身边,应如何尽孝

父母不在身边,应如何尽孝

问:剩男剩女的今天,很多父母用孝道绑架婚恋,导致逼婚现象非常严重。另外,父母在,不远游。如今的时代下为了生活和父母都是聚少离多,不在父母身边又该如何尽孝呢?这也是多数网友比较困扰的一个问题。那么,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