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的由来

众所周知,普陀山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道场,与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和安徽九华山地藏王菩萨道场,并称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然而,大部分人都只知道普陀山为供奉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却不知普陀山为何成为观音道场。其实,早在西汉末年,普陀山并不叫普陀山而称梅岑山。是因为道士梅福在此修道炼丹而命名的。

到了西晋太康年间(公元280~289年),有佛教徒在普陀山偶然发现观世音现身。大家“扶老携幼、奔走相告,纷纷到普陀山拜谒。”这在明朝宏觉国师《梵音庵释迦佛舍利塔碑》就有记载。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有天竺(古印度)梵僧来普陀山传教(也有西域来僧),在朝谒潮音洞时,又见到观音菩萨现身。(从现在来看,这些很可能都是海市蜃楼现象)

唐懿宗咸通四年(公元863年),日本高僧慧锷第三次来华交流佛教文化。在五台山礼佛见到一尊观世音菩萨像后非常喜欢,想带回日本供奉。传说,当他所乘的船行驶到普陀山附近的莲花洋时,突然狂风大作,天地昏暗。慧锷只能把船靠上普陀山码头。谁知,船一靠码头,天色马上放晴,海上风平浪静。
慧锷见此又命开船,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不仅天气再次变坏,洋面上还涌动起莲花状的大浪。船一动也不能动。一连三次都是如此。
慧锷见此情形,面向东瀛本土祷告:菩萨不肯去日本就留在此处吧!于是,慧锷经潮音洞登上普陀山,留下佛像让当地居民张氏供奉,并把这尊佛像命名为不肯去观音。
到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在张氏宅址上建起了“不肯去观音院”。这是普陀山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佛教寺院。

唐以后,历代帝王多次赐金扩建普陀山寺院,倡导观音文化。公元967年,宋太祖赵匡胤首次钦派人到普陀山贡香幡,开了朝廷供奉先河。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朝廷赐匾“宝陀观音寺”。

公元1214年,宋宁宗赵扩又赐匾额“圆通宝殿”,钦定普陀山为专供观音菩萨的地方。并根据佛经“补怛(dá)洛迦”,更山名为普陀洛迦山,也称为补陀洛迦山。由此,普陀山成为中国四大菩萨道场之一。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人的贫富贵贱,到底是由谁来主宰

人的贫富贵贱,到底是由谁来主宰

问:同样是人,为什么有的人天生聪明,家世显赫,富贵到老;有的人则是终其一生努力奋斗,到头来还是潦倒以终?请问大师,人的贫富贵贱、穷通有无,到底是由谁来主宰的呢? 星云大师答:世间为何有贫富、贵贱、智愚...

如何才能增幅增慧?

如何才能增幅增慧?

福与慧是一体两面的事,我们凡夫要学习菩萨道,就要增加福德与智慧。福在传统文化里主要有四种说法:即长寿(包括健康)、富贵、家和、事顺。福系由于上一代长辈或历代无名志士努力之遗泽,...

不邪淫有什么好处?不邪淫的利益

不邪淫有什么好处?不邪淫的利益

(一)个人方面   佛说《十善业道经》中说:世人若离邪行(邪淫),即得四种智所赞法(四种好处)。何者为四?一、诸根调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完好)。二、永离諠掉(断除一切烦累困扰)。三、世所称赞...

佛教徒是不是话越少越好

佛教徒是不是话越少越好

问:作为佛教徒,是不是话越少越好? 索达吉堪布答:无著菩萨曾说:多言可生不善业,纵然未生虚度日,除非定利自他语,精进禁语极重要。确实如此,话太多了很容易产生不善业,有可能说出诽谤的语言、竞争的语言、贪...

「淫心不除,尘不可出」与「带业往生」矛盾吗

「淫心不除,尘不可出」与「带业往生」矛盾吗

问:《楞严经》云:淫心不除,尘不可出。又听师父说要修到阿罗汉的果位,淫欲的念头方可断尽,如此看来我等凡夫想出六道轮回是非常困难的。但净土法门又说任何众生只要具足信愿,持名乃至十念,必得带业往生。这一难...

佛说这是做人应具备的道德修养

佛说这是做人应具备的道德修养

  编者按:做了好事、善事需要马上发朋友圈吗?干了错事需要向别人说明情况吗?这不仅是佛陀对于信徒的要求,也是当代一切人应该具备的道德修养。   【原文】:若有功德,当自覆藏;若有过失,当自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