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的由来

众所周知,普陀山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道场,与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和安徽九华山地藏王菩萨道场,并称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然而,大部分人都只知道普陀山为供奉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却不知普陀山为何成为观音道场。其实,早在西汉末年,普陀山并不叫普陀山而称梅岑山。是因为道士梅福在此修道炼丹而命名的。

到了西晋太康年间(公元280~289年),有佛教徒在普陀山偶然发现观世音现身。大家“扶老携幼、奔走相告,纷纷到普陀山拜谒。”这在明朝宏觉国师《梵音庵释迦佛舍利塔碑》就有记载。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有天竺(古印度)梵僧来普陀山传教(也有西域来僧),在朝谒潮音洞时,又见到观音菩萨现身。(从现在来看,这些很可能都是海市蜃楼现象)

唐懿宗咸通四年(公元863年),日本高僧慧锷第三次来华交流佛教文化。在五台山礼佛见到一尊观世音菩萨像后非常喜欢,想带回日本供奉。传说,当他所乘的船行驶到普陀山附近的莲花洋时,突然狂风大作,天地昏暗。慧锷只能把船靠上普陀山码头。谁知,船一靠码头,天色马上放晴,海上风平浪静。
慧锷见此又命开船,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不仅天气再次变坏,洋面上还涌动起莲花状的大浪。船一动也不能动。一连三次都是如此。
慧锷见此情形,面向东瀛本土祷告:菩萨不肯去日本就留在此处吧!于是,慧锷经潮音洞登上普陀山,留下佛像让当地居民张氏供奉,并把这尊佛像命名为不肯去观音。
到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在张氏宅址上建起了“不肯去观音院”。这是普陀山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佛教寺院。

唐以后,历代帝王多次赐金扩建普陀山寺院,倡导观音文化。公元967年,宋太祖赵匡胤首次钦派人到普陀山贡香幡,开了朝廷供奉先河。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朝廷赐匾“宝陀观音寺”。

公元1214年,宋宁宗赵扩又赐匾额“圆通宝殿”,钦定普陀山为专供观音菩萨的地方。并根据佛经“补怛(dá)洛迦”,更山名为普陀洛迦山,也称为补陀洛迦山。由此,普陀山成为中国四大菩萨道场之一。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负债的人可以出家吗

负债的人可以出家吗

问:负债的人可以出家吗? 道坚法师答:负债的人是不可以出家的,这在经文里有明确的规定。据《五分律》卷十七记载:在佛陀时代,有一个负债累累的人,为了逃避债务,就跑到一个偏远的乡村,剃去须发,披上染色衣,...

坚持做好这七件事,定能得巨大利益

坚持做好这七件事,定能得巨大利益

  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做才能使自己福德增长?怎样做才能使自己更快的进入学佛的状态?坚持做好这七件事你一定可以得到巨大的利益! 【原文】   复有七法,令法增长,无有损耗。一者乐于少事,不好多为...

如何忘记过去曾受过的伤害挫折

如何忘记过去曾受过的伤害挫折

问:如何忘记过去曾受过的重大挫折?忘记别人对自己的伤害? 济群法师答:忘却痛苦的方法有二:一是培养正面情绪。情绪有负面和正面之分,哪种力量更强,就会将我们导入相应的心理轨道。所以,我们要壮大正面情绪的...

「淫心不除,尘不可出」与「带业往生」矛盾吗

「淫心不除,尘不可出」与「带业往生」矛盾吗

问:《楞严经》云:淫心不除,尘不可出。又听师父说要修到阿罗汉的果位,淫欲的念头方可断尽,如此看来我等凡夫想出六道轮回是非常困难的。但净土法门又说任何众生只要具足信愿,持名乃至十念,必得带业往生。这一难...

病人临终神志错乱恶境现前,应如何开导

病人临终神志错乱恶境现前,应如何开导

问:病人于临终时,若神志错乱、恶境现前,比如:看到什么人、胡言乱语、大喊大叫等,助念人员应如何处理此类状况,如何开导?还是以念佛为主,依靠佛号的力量转化病人出现的各种境界呢? 大安法师答:病人于临命...

湖南省佛教协会

湖南省佛教协会

湖南省佛教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是经湖南省委、省政府批准,在省委统战部、省政府宗教事务局领导下的全省各民族佛教徒联合的爱国团体和教务组织。协会最高权力机构是全省代表会议,会务最高执行机构是理事会。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