蕅益大师:恶业多厚者,不得即学定慧,当先修忏法

化持地藏菩萨名号缘起

吾人最切要者。莫若自心。世间善明心要者。莫若佛法。然佛法非僧不传。僧宝非戒不立。戒也者。其佛法纲维。明心要径乎。慨自正教日替。习俗移人。髡首染衣。不知比丘戒为何事。一二弘律学者。世谛流布。开遮持犯。茫无所晓。况增上威仪。增上净行。增上波罗提木叉乎。又况依四念处行道。增心增慧。以成三聚五支者乎。嗟嗟。三聚五支不明。谓大乘僧宝。吾不信也。

僧既有名无义。谓传持佛法。明了自心。吾尤不信也。坚净信菩萨悯之以问释尊。释尊倍悯之委责地藏大士。大士更深悯之。爰说占察善恶业报经。经曰。恶业多厚者。不得即学定慧。当先修忏法。所以者何。此人宿习恶心猛利。现在必多造恶。毁犯重禁。若不忏净。而修定慧。则多障碍。不能克获。或失心错乱。或外邪所恼。或纳受邪法。增长恶见。故先修忏悔。若戒根清净。及宿世重罪得微薄者。则离诸障。

又曰。虽学信解。修唯心识观。真如实观。而善根业薄。未能进趋。诸恶烦恼。不得渐伏。其心疑怯怖畏。及种种障碍。应一切时处。常勤诵念我之名字。若得一心。善根增长其意猛利。当观我及诸佛法身。与己自身。体性平等。无二无别。不生不灭。常乐我净。功德圆满。是可归依。又观自身心相。无常苦无我不净。如幻如化。是可厌离。如是观者。速得增长净信之心。所有诸障。渐渐捐减。此人名为学习闻我名者。若杂乱垢心。诵我名字。不名为闻。以不能生决定信解。但获世间善报。不得广大深妙利益。嗟嗟。由此观之。戒不清净。二观决不易修。二观不修。一实何由证契。而欲戒根清净。舍忏悔持名。岂更有方便哉。

且持名一法。自其浅近言之。愚夫愚妇。孰不能矢口。自其深远言之。不达法身平等。杂乱垢心。不得名为闻矣。故知以二观为指南。能修二观。方为闻菩萨名。以闻名为方便。真实持名。便是圆摄二观。故名闻障净。障净戒得。戒得定慧发生。定慧而一实证入矣。明心见性。是真僧宝。真传佛法。吾辈生末叶。闻此真法。宜何如努力以自勉也。

 

点我:
标签: 佛学人生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有伤害众生的业报,现在冤亲债主在讨,

海涛法师:有伤害众生的业报,现在冤亲债主在讨,

第一、要忏悔,因为自己过去造恶业,有伤害众生的业报,现在冤亲债主在讨,所以要多忏悔、拜忏、拜佛。第二、要持戒,持戒也是代表忏悔的行动,表示绝对不会再去杀生,或是进...

超定法师:修行直从忏悔观心做起──讲于药师礼忏

超定法师:修行直从忏悔观心做起──讲于药师礼忏

修行直从忏悔观心做起 ──讲于药师礼忏法会   超定   罪性本空由心造 心若灭时罪亦亡 心亡罪灭两俱空 是则名为真忏悔   礼...

净空法师:发露忏悔,重罪轻报

净空法师:发露忏悔,重罪轻报

第四,佛教给我们「不覆瑕疵」。自己造作的过失不要隐瞒,发露忏悔。我做错了,有勇气说出来给人听,别人知道了,责备你几句,骂你几声,好!报掉了。我们这个罪就报掉了,所...

戒色过程中的心情调节与对自己的“奖励”

戒色过程中的心情调节与对自己的“奖励”

不知道兄弟们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在戒色的过程中,每天都做得非常好非常充实,比如当你早起锻炼之后,心情变得非常地好,这个时候内心会有个声音出现,要不奖励一下自己吧...

忏悔文,请诚心念一遍,转发出去,灭罪减灾

忏悔文,请诚心念一遍,转发出去,灭罪减灾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南无娑婆世界~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人天教主~三类化身~本师释迦牟尼佛🙏❤...

灵山居士:忏悔的另一种意义

灵山居士:忏悔的另一种意义

忏悔的另一种意义 灵山居士/文 在天主教里,人们会通过告解的方式忏悔罪业,他们会找到神父,把内心的秘密对之倾诉。你不必担忧你的秘密会被泄露出去,根据天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