蕅益大师:恶业多厚者,不得即学定慧,当先修忏法

化持地藏菩萨名号缘起

吾人最切要者。莫若自心。世间善明心要者。莫若佛法。然佛法非僧不传。僧宝非戒不立。戒也者。其佛法纲维。明心要径乎。慨自正教日替。习俗移人。髡首染衣。不知比丘戒为何事。一二弘律学者。世谛流布。开遮持犯。茫无所晓。况增上威仪。增上净行。增上波罗提木叉乎。又况依四念处行道。增心增慧。以成三聚五支者乎。嗟嗟。三聚五支不明。谓大乘僧宝。吾不信也。

僧既有名无义。谓传持佛法。明了自心。吾尤不信也。坚净信菩萨悯之以问释尊。释尊倍悯之委责地藏大士。大士更深悯之。爰说占察善恶业报经。经曰。恶业多厚者。不得即学定慧。当先修忏法。所以者何。此人宿习恶心猛利。现在必多造恶。毁犯重禁。若不忏净。而修定慧。则多障碍。不能克获。或失心错乱。或外邪所恼。或纳受邪法。增长恶见。故先修忏悔。若戒根清净。及宿世重罪得微薄者。则离诸障。

又曰。虽学信解。修唯心识观。真如实观。而善根业薄。未能进趋。诸恶烦恼。不得渐伏。其心疑怯怖畏。及种种障碍。应一切时处。常勤诵念我之名字。若得一心。善根增长其意猛利。当观我及诸佛法身。与己自身。体性平等。无二无别。不生不灭。常乐我净。功德圆满。是可归依。又观自身心相。无常苦无我不净。如幻如化。是可厌离。如是观者。速得增长净信之心。所有诸障。渐渐捐减。此人名为学习闻我名者。若杂乱垢心。诵我名字。不名为闻。以不能生决定信解。但获世间善报。不得广大深妙利益。嗟嗟。由此观之。戒不清净。二观决不易修。二观不修。一实何由证契。而欲戒根清净。舍忏悔持名。岂更有方便哉。

且持名一法。自其浅近言之。愚夫愚妇。孰不能矢口。自其深远言之。不达法身平等。杂乱垢心。不得名为闻矣。故知以二观为指南。能修二观。方为闻菩萨名。以闻名为方便。真实持名。便是圆摄二观。故名闻障净。障净戒得。戒得定慧发生。定慧而一实证入矣。明心见性。是真僧宝。真传佛法。吾辈生末叶。闻此真法。宜何如努力以自勉也。

 

点我:
标签: 佛学人生

相关文章

拜88佛和拜阿弥陀佛是否有同等的作用

拜88佛和拜阿弥陀佛是否有同等的作用

问:请问师父,师父说忏悔业障要拜八十八佛,不过我们如果每天以拜佛的方式,有没有起到忏悔的同等作用?谢谢! 净界法师答:大乘的忏悔必须有三个条件:忏悔、皈依、发愿。因为你忏悔的过程,一定要仰仗佛菩萨的加...

学佛之前诽谤过净土法门该怎么办

学佛之前诽谤过净土法门该怎么办

问:若在学佛之前因不相信有这么一个容易法门,而说了诽谤佛的话,现在信了,也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请问怎样忏悔学佛之前的罪孽呢? 大安法师答:学佛之前,如果说了诽谤佛的话,这实际上也是大多数人容易犯的...

为什么一念佛就邪念顿生

为什么一念佛就邪念顿生

问:请问法师,我一念南无阿弥陀佛就邪念顿生,为什么? 大安法师答:没关系,你能意识到是邪念出来了,并且感到害怕,这就是进步。实际上你不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心里照样是邪念纷纷,只是自己没觉察到而已。 为什...

不放逸自己方能成正觉

不放逸自己方能成正觉

  累了是否应该停下脚步,稍作休息?心情放松后是否就会产生不想继续前进的畏难情绪?伟大的佛陀在他即将远行之际,如慈母般唯恐儿女们不知道照顾自己,所以再三叮咛,让他们继续努力前进,切勿放逸!...

中国的佛教起源是在什么时候?

中国的佛教起源是在什么时候?

中国佛教的起源:佛教初传中国,有各种说法,其中比较古老而最负盛名者,当推后汉明帝的感梦求法说,据晋袁宏《后汉纪》的记录:初,明帝梦见金人,长大,项有日月光,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其名曰佛,陛下所梦...

何为佛经中说的“善男子”呢?

何为佛经中说的“善男子”呢?

  你知道什么是佛经中常说的善男子?你想成为善男子吗?在经典中,佛陀说法的对象除了菩萨、罗汉、弟子,基本上就是善男子、善女子,可见众生想要得到功德利益,前提就是成为善男子、善女子。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