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初愈之人应远离淫欲

孟子说:“最好的养心方法莫过于少欲。少欲的人虽然也有短命的,但很少;多欲的人虽然也有长寿的,但也很少。”

身体健康的时侯尚且要节制性欲,何况是大病初愈之人!

十年前,有一个富翁的儿子,留学日本学习西医,成绩名列前茅。一次坐电车,车未停稳就跳,跌断一只胳膊。因为他自己就是学医的,所以很快就治好了。凡伤筋折骨,百日之内一定不能近女色行欲事。此人骨折后不久,因母亲做寿而回国,与妻子同宿一夜,第二天就死了。

这位富翁的儿子很聪明,而且自己还将要为人医病,怎么连这样的常识,居然懵懵懂懂一点都不知道呢? 只因贪图片刻的欢乐,而葬送了宝贵的生命,还有什么样的悲哀可以与之相比呢?

前年,有一个商人,正在走财运,头天生意赚了六七百元,十分得意。第二天,他从妾的住所,来到妻的住所。其妻大喜过望。当时是农历五月,天气很热,她为丈夫开电扇,备澡盆,并拿冰水冲蜂蜜给他喝。她只晓得这样可以解暑降温,但却不知道丈夫刚行房事,是不能受凉的。结果不到三个钟头,这个商人就腹痛而死。

由此可见,世上由于不知忌讳、冒昧行事而致死的人,实在不晓得有几千万亿呀!!从古至今,人间福报最大的莫过于皇帝,按理说,福报大的人,寿命也应当长。

但如果认真考证一下,这些帝王十有八九都不长寿,这难道不是因为欲事过多,又加上不知忌讳,而缩短了自己的寿命吗? 常见世上的大聪明人,有许多也不能长寿,难道不也是由于不知危害懵懂行事而造成的吗? 我常说,世上的人,十分当中,有四分是由于色欲而死;还有四分虽不是直接因此而死,却因贪欲损身,遇其他内外病缘间接而死;能够尽寿而终的,不过是十分之一二罢了!

茫茫世界,芸芸人民,竟然十有八九是因色欲而死,怎不令人悲哀啊!这就是我流通《寿康宝鉴》的原因。

惟愿世上爱儿女的人,以及为同胞修福止患的人,都来发心印送这本《寿康宝鉴》,辗转流传,使人人都知道忌讳,不致于误送性命或变成无所作为的废人。

那些放荡于花街柳巷的人,多数是由于自己缺少正确的知见,受了损友淫书的毒害,致使身陷欲海,不能自拔。如果这些人愿意认真阅读本书,就会深知其利害,清楚地了解到:邪淫的戒除与否,关乎祖宗父母的荣宠羞辱、自己身家的生死成败,关乎后世子孙的贤愚存亡。只要这些人的天良还没有完全泯灭,一定会触目惊心而痛加戒除邪淫。若能人人如此,则人们各乐夫妇之天伦,不致因贪图淫欲而损身,都能相敬如宾、白头偕老、健康长寿。另外,清心寡欲之人,常能健康生育。他们的子女必定体质强壮、心性贞良,长大后不仅没有自戕身体的过失,还能成为荣耀门庭、贡献社会的栋梁之才。这是印光永远馨香以求的。愿一切阅读《寿康宝鉴》的人,大家共表同心,随缘流布,则人民幸甚!国家幸甚!

据民国十六年季春印光法师原文译  《不可录》重刻序

 

点我:
标签: 佛学人生

相关文章

罗汉也会生病?其实与凡夫有很大的不同

罗汉也会生病?其实与凡夫有很大的不同

【原文】   佛言:阿罗汉有盛阴无五阴,所有皆现,但不着耳。有色痛痒思想,识无生死。   《佛说处处经》   【注释】   阿罗汉为小乘中的极果,已经了脱生死,出离三界,具足无量功德,利益有...

东林寺为何确立两大参照系

东林寺为何确立两大参照系

问:东林寺为何确立净土五经一论的圣言量和中国净土宗祖师的著作为两大参照系? 大安法师答:东林寺作为净土宗的祖庭,确立这两大参照系意谓:念佛法门乃佛教中之不可思议的圆顿大法,其事理境界惟佛与佛方能究竟,...

如何快速彻底治愈抑郁症

如何快速彻底治愈抑郁症

问:有什么办法能快速彻底治愈抑郁症? 达真堪布答:精进学修佛法,把佛法里讲的这些道理弄明白。自己打开智慧了,所谓的这些心结自然就解开了。 学佛修行明理很重要,若不明理的话,那都是迷信。得忧郁症也是,主...

普陀山历史文化

普陀山历史文化

据出土文物证实,远在四千年前,我们的先民就在此山上留下足迹。春秋战国时,越王勾践曾将普陀山及附近诸岛称为“甬东”,秦朝安期生、晋朝葛洪等人都先后来山采药和修炼。相传汉代大儒梅福曾来山隐居,故普陀山初名...

修行人应不应该追求财富

修行人应不应该追求财富

问:修行人应不应该追求财富? 索达吉堪布答:现在人一味地认为,经济条件越好,生活档次越高,从中得到的快乐肯定越大。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到了那个时候,你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可怕,迟早会变成金钱的奴隶。 我们...

人怎样才能走出自我的束缚

人怎样才能走出自我的束缚

网友:人怎样才能走出自我的束缚?我有些观念和习惯是如此的根深蒂固。当我看到了这些盘根错结的缺点想要剥离它时,往往有种不知从何下手的迷茫感。常常是看到了问题的概貌,而看不到它的核心。宗教、哲学我都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