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山·紫虚居士:正念、正思惟与正忏悔

正念、正思惟与正忏悔

药师山紫虚居士

(一)正念:合佛正法的忆念(如有好参谋),以成就心之所用。其依据主要是《八大人觉经》之开示,内容包括:无常、少欲、以慧为业、精进(破四魔)、济贫(平等心)、多闻(渡痴)、守戒、发菩提心。其方法内观照这些开示、深入了解,并在心清净时不断念诵,以成为内心记忆,使其充满善与智慧。

(二)正思惟:合于佛正法的思考、思想。要以正念为所依,这是「主帅」自心作主之事。要修禅定、智慧,使第六识坚固,乃至不受业力、外力干扰(如因果、怨气)等的影响,尚能以佛法的空慧、佛经或定中所知的佛智慧去思考、去解决问题,此为迈向「自觉圣智」之路。笔者认为更重要者要「信佛」、「供佛」、「求佛加持」消自心业障,努力诚心忏悔,以解决累生宿债(包括因果、怨气、情缘等),以此作为成就善思惟的大助缘。

(三)要修「自觉忏悔」,为随顺众生之故。法界有公平正义的问题,众生之间的纠纷,有法界公平正义的如来在判决,有公平正义执行者,依判决在执行,在

「相的世界」中,众生皆不得违背。因此若有欠债,不能如同外道用「法力」来驱赶、维护、逃避。这是逃不掉的,终有一天要付出更重的代价。佛教的方法就是诚心忏悔、求忏悔。忏悔不能成功的主要原因有二:

(1)不相信。

(2)认为大家都有错。

若有此二心,则忏悔不能成就。有第二种心,则无法诚心忏悔,因为认为对方也有错,由此产生怨气之故。若要能得忏悔大成就,则要诚心忏悔:「一切过失我承担,千错万错皆我错,愿向诸佛诚忏悔,愿向大德求原谅。」此自承过错皆在自己叫「自觉忏悔」,此为高果位菩萨步向自觉圣智之路。因为凡夫分你我,不知一切法因缘和合所生(即尘根识和合),是自心妄想所成(见《楞伽经》),故一切法之好坏、美丑、善恶皆自心妄想所生,故怨气、因果亦自心所生,故所造成的伤害也来自自己,故要自觉,向菩萨忏悔,不能像凡夫,认为过失是对方所生!分别你我的忏悔是凡夫的忏悔。

一个修行者要常以无偏公正之心内观,若发现自己心中有:

(1)不平、不满

(2)怨天尤人

(3)怨同修、亲友

(4)逃避、不愿面对亲友

(5)骄慢、看不起他人(不论低贱、高下)

(6)心不得长夜安乐、轻安自在

若有这些心就要努力观照原因或求善知识,然后做「自觉忏悔」。如此修行才会有成,否则就算到高果位,也有退转的可能。以下说明自觉忏悔的例子,例如有人骂你。则此音声(尘)经你耳根到耳识,再到第六识与第八识,采取过去之记忆,故由第六识判断此为「骂」,决定是否「骂」者是你自己的识用与记忆,不是他人,故由此打人伤人的主要原因是你自己!故「千错万错皆自己错」,要自觉忏悔,以随顺众生,使其离苦得乐,此为菩萨之悲心!另外一个例子,例如你起恶念,则也要自觉忏悔,因为此恶念是你自心所生,违背佛的教导,不知如幻、不知慈悲。

点我:
标签: 佛学人生

相关文章

世间因缘是不可思议的!

世间因缘是不可思议的!

  你相信一个小小的举动就会产生很大的结果吗?世间因缘不可思议,就像每一棵树最初都是由一颗种子所长成的,一颗小的种子若遇到相应的机缘,便有可能发展出极大的结果。 【原文】:   或有人礼拜,...

父母不在身边,应如何尽孝

父母不在身边,应如何尽孝

问:剩男剩女的今天,很多父母用孝道绑架婚恋,导致逼婚现象非常严重。另外,父母在,不远游。如今的时代下为了生活和父母都是聚少离多,不在父母身边又该如何尽孝呢?这也是多数网友比较困扰的一个问题。那么,孝道...

佛教徒为什么不吃荤腥

佛教徒为什么不吃荤腥

问:吃酒肉的危害是什么? 成刚法师答:刚才跟大家说了,因为我们发心学佛,皈依三宝,佛是我们的学处、皈命依靠处,是我们的师范表率。我们是向十方三世诸佛学,不是向哪个人学,不管哪个大德、法师、居士,都是凡...

众生无智,不知身处环境犹如火宅

众生无智,不知身处环境犹如火宅

  你对佛教中的苦有什么体会?你知道《火宅喻》这个故事吗?在佛陀的眼中,我们都生活在痛苦之中,既使转生在天界,应该算是福德圆满了吧?但仍在六道中,还是停留在苦中!什么是乐呢?唯有从轮回中解脱...

中国佛教如何更好地面向世界

中国佛教如何更好地面向世界

因为我是会本部的,或许有人会说:此次交流会,我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其实,近水的楼台,向阳的花木,其本身就是一种有利资源。我们中国佛教如何更好地面向世界?就是要充分地利用自己现有的有利...

畜生道的众生能直接往生净土吗?

畜生道的众生能直接往生净土吗?

善士问:   畜生道众生能直接超度往生净土吗?还是需要来生投人身后才能得到超度? 宏海法师答: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没有定论的,因为都有可能。有一些畜生道的众生,他的福报具足了,或者是畜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