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感情是什么?佛教说的“感情”是什么?

感情

  感情解释:①对外界刺激的比较强烈的心理反应、动作流露。②对人或事物关切、喜爱的心情。

佛教说的“感情”是什么?

  佛教所说的“情”的概念非常广泛,包括亲情、人情、友情、爱情,以及我们各种各样的情绪,如快乐,欢喜、孤独、忧愁、寂寞,所有这些都属于情的范畴。感情既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因此,只要合乎法律、道德,都是佛教容许和肯定的。

  佛教并不排斥感情,但却主张以慈悲来升华感情,以般若(智慧)来化导感情。佛教鼓励夫妻之间要相亲相爱,同事之间要互敬互谅,朋友之间要相互惜缘,进而做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亦即将一己的私爱,升华为对一切众生的慈悲。

感情释义

  感情,是人内心的各种的感觉、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综合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是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以及附带的生理反应。如:喜、怒、哀、乐等,感情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和感受,常跟心情、气质、性格和性情有关。

  感是思维概念,是感觉,情是依托依赖。思想的相互依赖就是感情。感情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最普遍、通俗的情绪有喜、怒、哀、惊、恐、爱等,也有一些细腻微妙的情绪如嫉妒、惭愧、羞耻、自豪等。情绪常和心情、性格、脾气、目的等因素互相作用,也受到荷尔蒙和神经递质影响。无论正面还是负面的情绪,都会引发人们行动的动机。尽管一些情绪引发的行为看上去没有经过思考,但实际上意识是产生情绪重要的一环。

  查尔斯.达尔文在1872年写过一本《人与动物的感情表达》。达尔文认为,情绪帮助动物们适应环境。表达情绪和表现动物的身体特点有同样作用,例如,狗在地盘被侵略的时候愤怒狂吠,让敌人认为它比实际上更具有攻击性。达尔文认为,情绪大多有目的性,因此是自然选择的产物。

  为了生存,人类必须探索环境(好奇)、吐出不小心吃的异物(恶心)、建立社会关系(信任)、避免伤害(恐惧)、繁衍(爱)、战斗(愤怒)、寻求帮助(哭泣)、重复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欢乐)。在原始人类的日常生活中,情绪可以让人类自动趋利避害,做出更利于生存的选择。尽管愤怒看起来没什么好处,但在原始部落里,可以让一个人被人害怕并建立起威望。羞耻和骄傲可以促使一个人维护自己的社会地位。

  在社会生活上,情绪帮助我们:

  与其他人交流感情(如婴儿不会说话也能成功交流)。影响其他人对我们的态度。表示善意(如不是出于喜悦,只是礼貌性的微笑)。

生物学解释感情

  本来,就主体存续而言,对肯定或否定的状态变化作出评价的主观的现象。但因为同时也产生身体的表现,所以生物学上就有可能对此进行研究,客观地考察感情的发生、经过的条件及其机制。感情状态变化较弱而持续的称心情(mood),比较强而且急剧的称激动或情绪(emotion,喜、悲、恐、怒、惊等)。因为激动有一定的统一过程,此时身体有显著变化,所以对人以外的许多动物也容易进行生物学的研究,亦即激动时。

  行为方面:

  例如肌肉变得不能随意地运动,或不随意地哆嗦,出现平时看不到的混乱状态。

  因此,作为生物学上研究激动的手段。对人除了进行表情、姿势等肌肉反应的观察外,还要测定呼吸、脉搏、血压、脑电波以及皮肤所产生的电阻等情况,最后一项特别灵敏,对激动现象的精密分析非常有效。这种现象被认为是因植物神经中枢和交感神经的兴奋,引起皮肤的分泌腺细胞(汗腺、粘液腺)的离子透性增大,以及由分泌物本身的电传导所致,所谓“测谎器”就是依据此理。

  男女的情欲有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本质是一样的,但是程度有差别。

  第一层次是色。也就是贪着外在的美貌。

  第二个是情。所谓情是两个人心灵有了沟通点,不管任何沟通点,都会产生情。不但情侣之间如此,朋友之间也是这样。所以,有时专家建议夫妻或伴侣之间要找共同的爱好,其实就是找沟通点,也就是感情的培养。

  第三个是爱。爱已经是一种执着,就是不管你爱不爱我,反正我爱你!这跟情是不一样的,它是不需要沟通的。

  第四个层次是淫欲。淫欲是生理的反应,比较污浊,不管有没有色、情、爱,它只是一种须要解决的心理反应。

  这四个层次,就是情侣之间互相贪恋的情感。

感情定义

  1、心理学对于“情感”的定义。

  心理学把情感定义为:“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

  2、对于“情感”定义的转换。

  从这个心理学定义可以了解到:情感是一种主观体验、主观态度或主观反映。属于主观意识范畴,而不属于客观存在范畴。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主观意识都是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情感是一种特殊的主观意识,必定对应着某种特殊的客观存在,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找到这种特殊的客观存在。

点我:

相关文章

日照禅师:一切随他去吧

日照禅师:一切随他去吧

  日照禅师是南方人,经常周游名山大川。他很喜爱树木花草,所住的山间道场边总种有许多奇花异树。  一天,日照禅师在山中巡视,正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休息,身边的两个侍者却为了一棵大树起了争执。  甲侍者...

净空法师:我们的心量能够帮助念佛机扩充它的影响

净空法师:我们的心量能够帮助念佛机扩充它的影响

下面,第十五个相,「身光面各一丈相」,这是身光,「又作常光一寻相、圆光一寻相」。一寻是两个手张开,这么大的距离,这叫一寻,通常是差不多八尺。一丈,比这个稍微大一点...

【逆境】逆境的意思,佛教如何看待逆境?

【逆境】逆境的意思,佛教如何看待逆境?

逆境  逆境,不顺利的境遇 ,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指不危害生命的情况下付出大于原有预期。植物学术语中逆境 (environmental stress) 亦称为环境胁迫,对植物生存生长不利的各种环...

传喜法师:生命要觉醒

传喜法师:生命要觉醒

生命要觉醒 传喜法师碧云寺开示(10.11.20)    这个地方虽然是寺院,诵经声啊几十年已经没有了,今天我们在这边,护法神都高兴坏了,...

白云禅师:运用思想发挥智慧

白云禅师:运用思想发挥智慧

运用思想发挥智慧 非常难得,能有机会跟大家聊一聊,结个法缘;今天的题目--「运用思想,发挥智慧」。 一般人,把思想作成定点式的说法,像思想有偏左、偏右或民主...

业露华:浅议都市佛教

业露华:浅议都市佛教

浅议都市佛教业露华一、教市佛教的形成和发展教市佛教是相对于山林佛教而言,主要是指生活和修行在都市、以都市为主要宗教活动场所的佛教僧团及其所从事的佛教活动。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