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涛法师:家人往生,大的悲心生起,自然小小的感

她说她有个女儿得癌症,往生了,四十岁,三个月了。她走以后我就开始念佛,但是我心里还是会很想她,有时候念佛还是会掉眼泪,请告诉我,如何心才会静下来,念佛不会想她?

想不想她,是你决定的,会想是一定的,妈妈哪有不想女儿,这是很难的问题的。只是说,真的那个时候要靠佛了,所以你要给一个强烈的对境,一直看着佛像,一直看,一直要强迫,久了,你就慢慢淡掉。你要故意不想看佛像,不想想佛,故意好好去哭,那就没办法。

但是一开始会的,哪里不会,像我出家的时候,拜佛都看到我儿子,我也会哭,想到我太太,我自己很不好意思,因为她也哭得要命,对不对!想到我父母也会,但是那个只是一个过渡期,一定会的。我的福报比较大,所以每次想到儿子,隔壁的两个小孩子就来陪我玩,那两个小孩还很可爱,我看到那两个小孩,就忘了我儿子,这个就是佛菩萨安排的。

让我转到他们身上,然后就有人带我去照顾那些孤儿,然后就一直……我就觉得,原来很简单,我去照顾、帮助那些孤儿,我想儿子的心就不见了,所以自己要问自己,我对我的太太、儿子,感情还在吗?这一点最重要,而不是说你看到感情,我不行的,因为我是个出家人,不行,慈悲要有,感情不能有。

所以你对你的女儿要慈悲,因为她现在往生了,你一定希望她去极乐世界,所以你要帮她做功德,但是功德如何大,就是所有的得癌症舍报的,我都帮你做,对不对!如果你开始去展现这个大的悲心的时候,自然小小的感情就淡化掉,反而你的女儿成为一个助缘。但是,所以佛教里面这个观想,你要如何用你的心,变成一个很大的功夫,多听闻、多去经验,问问别人,这是好事。

所以你这个问题很好,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面对,我们的爱人死了,我很想他,在哭,每次念佛也哭,正不正常?很正常。每个人都会,但是这个就是我们修学佛法的方法了,不是你女儿,你在念佛,想到老公还没回家睡觉,你也很难念,怎么还没回来,继续念,念到十二点还没回来,那还不是想女儿的意思。

所以那个时候是因为你念头一直执着那个地方,就是没空性,所以没空性,除了思惟空性,还要靠佛的力量,或是善根力,就是你有去做了一些功德,你为你女儿点了一百零八盏灯回向给众生,你力量就起来了。所以这一些善根力,也可以让你内心里面超越。

 

点我:

相关文章

灵山居士:穿着佛教衣服的未必是佛教徒

灵山居士:穿着佛教衣服的未必是佛教徒

穿着佛教衣服的未必是佛教徒灵山居士/文 我经常会被问及一些可能会让佛教徒感到尴尬但却是确实存在无法回避的问题。这些问题围绕那些佛教徒的糟糕行为有感而发。我们都...

佛教故事:紫竹林中紫竹石

佛教故事:紫竹林中紫竹石

  普陀山的紫竹林,原来还有紫竹石。紫竹石也称观音石,白质黑章,花纹似紫竹,枝叶宛然,图案斑斓犹如一幅幅天然岩画,很有观尝和开发价值,清人曹伟皆有《紫竹岩》诗云:  “石晕斑斓水气昏,竞传灵迹凿山...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12、摄受浊时众生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12、摄受浊时众生

  前言:《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与由...

七岁神童出家悟道,说自己五次投胎五个家庭

七岁神童出家悟道,说自己五次投胎五个家庭

  古时候有一位证到阿罗汉果位的修行人,住在深山中保任。山脚下的村落里,有一位七岁神童,由于他宿世的善根,小小年纪就体会到人世的无常与短暂,一心想探究生命来自何处?归向哪里?于是辞别母亲,出外寻师...

德育故事:余庆余殃之李崇矩

德育故事:余庆余殃之李崇矩

  李崇矩。信奉释氏,饭僧至七十万。造像建寺尤多。尝劝太祖释叛党妻子万余人。有郑伸者。客崇矩门下十年。上书告矩阴事。太祖释不问。未几。崇矩为大将军。子继昌。累官左神武大将军。郑伸早死。母诣继昌乞丐...

信愿法师:《法事赞》的内容、仪轨,相当于五种正

信愿法师:《法事赞》的内容、仪轨,相当于五种正

【法事赞摘要】《法事赞》的内容、仪轨,相当于五种正行的读诵正行与赞叹供养正行(二)接着看底下一段:「观本书之内容、仪轨,相当于五种正行之读诵正行与赞叹供养正行,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