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性行为,会产生感情婚姻的债务

人活在这个世间,造了恶业,必然会在法界中留下一些恶的种子,从而产生三种债:命债,钱债,感情债。因为产生了债务,所以就有还债的时候,就跟使用信用卡一样,使用了就会欠银行的债,有欠债就要还债的期限,同时也是没有无缘无故的债务,只是自己没意识到自己的恶念和恶行。杀生产生的债就是要用自己的身体健康、寿命来偿还;偷盗的恶业产生的债就会发生破财的事情来偿还,而邪淫会出现感情婚姻上的痛苦,以此来还。

说到邪淫,很多人就会联想到看色情的东西、讲黄色笑话,SY,嫖娼,一夜情,做人第三者,婚外恋。当然这些行为都是要杜绝的。然而未婚恋人之间产生的同居和性行为,也是属于邪淫,这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因为很多人认为男女双方是大大方方谈恋爱,甚至谈恋爱过程中认定对方就是终生伴侣,而且现代未婚性行为的现象很普遍,为何未婚恋人之间不能有性行为呢?其实这就是大家普遍认知的错误,也是大家共业产生的邪见。正因为这个错误的观念,让现代人的离婚率偏高,而且婚后夫妻矛盾激烈。古代的人守护礼节,要经过拜堂成亲,才能同房,而且婚后也要节欲。而现代人却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未婚就开始同居,发生性关系。

其实男女两人就算命中有夫妻缘,但是这个婚姻缘是有一定的定数的,婚前双方过性生活,会互相损双方的福德和智慧,也会损耗双方的精气神,让双方的阳气不足,阳气不足,自然阴气增加,阴气增加,双方就会经常有怨气,就算原本有很大的善缘也会转变成恶缘。为什么有些情侣谈恋爱的时候,恩恩爱爱,而婚后却变成怨偶呢?这其中主要原因就是邪淫,当然也包括婚前和婚后纵欲。而婚前的性行为是在索取性快乐,提前享受婚后的生活。这个世间有一个真理:索取快乐就是在损耗福报,婚姻不顺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索取性爱的快乐过多。

男女双方谈恋爱的目的是要全面了解对方的优缺点,还有就是是否有相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家庭观,另外还有相互帮助对方提升德行,而不是不断满足对方的淫欲,淫欲可以说是破坏婚姻福报的主要元凶之一,淫欲带来的快乐是大家公认最快乐的事情,其实让你越快乐的事情,越消耗你的福报。我们看看这个“欲”字,右边是一个欠字,也代表着有欠缺、有欠债。古人造字真的很有智慧,人有欲望代表着有欠债,欲望越大,欠债也越大,欠债大了会让人损耗福德和失去智慧。这个世间邪淫的欲望是最大的,所以由淫欲产生的行为,产生的欠债也越大。在婚前产生了性行为,会让人变得盲目,失去理智,变得不在乎对方合不合适你,只在乎对方能否满足你的淫欲。

生活中,有些人总是找不到合适的对象,或者婚前抱怨自己的恋爱不如意,总是出现分手的结局,或者婚后夫妻矛盾激烈,这些事情发生在你身上,都要忏悔自己是否淫欲心重,还有过去邪淫行为是否过多,如果发生堕胎的事情,更是损耗更多的福德。

其实在婚前,你能够去除淫欲之心,才能感召到如意的眷属,因为断除淫欲能够让你观察事物更全面,更长远,更深入。这样你看人才看得透彻,不被表面的外相所迷惑。婚前纵欲会产生感情上的债务,让你感情生活过得痛苦,男女结婚是为了建立和谐的家庭和教育好下一代,而不是为了满足淫欲,永远记住这一点,才能让你婚姻更幸福。

最后也给未婚人士三个忠告:第一,千万不要接触任何色情的事物,不要SY,否则容易增加淫欲;第二,婚前一定不能同居和过性生活,否则会大大消耗婚姻的福报,以后出现痛苦了,后悔也来不及;第三,持五戒修十善业,多诵圣贤经典,培养自己的德行,和异性交往,不要被财富、样貌和身材所迷惑,多观察对方的德行,是否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是否有孝心,是否有公德心。

 

点我:

相关文章

体慧法师:严持戒律 观照自心

体慧法师:严持戒律 观照自心

体慧长老江心寺2月18日开示 台湾宝岛慈光寺体慧长老开示  今天受的戒就是出家人的戒,是最重要的,是成佛之法,解脱之法,做菩萨的大法,是了脱生死,...

母亲往生半年后,生前没有皈依的爷爷往生极乐世界

母亲往生半年后,生前没有皈依的爷爷往生极乐世界

母亲往生半年后,生前没有皈依的爷爷往生极乐世界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师父,各位莲友,大家好!我是佛华。2018年11月6日,我爷爷——一位97岁的老人念佛往生了西方极...

宣化上人:佛教徒若不持戒即末法

宣化上人:佛教徒若不持戒即末法

我们是在造佛这个房子的基础,必须要从持戒着手做起。◎一九八三年六月十日晚间开示于万佛圣城妙语堂今天的题目是“佛教徒若不持戒即末法”。佛教“徒”,徒就是僧。佛讲佛法...

信愿法师:曾郑治居士往生纪实

信愿法师:曾郑治居士往生纪实

【念佛感应录】曾郑治居士往生纪实佛弟子曾郑治老菩萨,生于民国十八年(1929)十一月五日,往生于民国一○八年七月二十三日早上八点五十分,享寿九十一岁。二○一九年三...

元音老人: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六章 净宗心要

元音老人: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六章 净宗心要

10、往生把握   诸位同仁,须知求生西方是一件了生脱死的大事,不是逞人我、争是非、闹意气的。需要平心静气地想一想:我这样散心念佛,在日常动用中,尤...

采宝船返航遇险,居士自杀救众人感动天帝救他活命

采宝船返航遇险,居士自杀救众人感动天帝救他活命

过去,佛陀曾是位居士,他与五百商人一起出海采集珍宝,数月之后,采了满满一船。可就在返航途中,船只遇到了风浪,天空电闪雷鸣,云集而来的海神围在船舷四周,好像城墙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