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思修】什么是闻思修?闻思修的重要性

闻思修是什么意思?闻思修三慧介绍

  闻思修,又作三慧,即「闻慧、思慧、修慧」,是修学佛法的三大次第,佛法修行的常规流程。闻,谓听闻佛法,包括研读佛典、听讲经说法等,由此可知晓佛法,得“闻慧”。次则由闻而思,思,谓对所闻法思索理解,由此得“思慧”。次则依思慧而修行,由修行证得“修慧”,以修慧断尽烦恼,证得道果。由闻而思,由思而修,由修而证,乃修学通途。

  有的人,一味的固执自己的想法,不肯听别人的善言;即使听别人说话,也不经思考,所以结果就很难完美了。佛教对于人性的这个陋习,提出建言,所谓要以“闻思修”,才能进入“三摩地”。闻是闻所成慧,思是思所成慧,修是修所成慧;凡是经过闻思修的阶段,才能到达目标。

  闻慧(虚心学习)

  闻慧的学习方式,是用耳朵和眼睛等的官能。听人开示佛法,讲解经论,是用耳朵;自己阅读佛教的经论,看佛教道场的庄严神圣和僧尼的威仪齐整,是用眼睛。凡此种种,只要能够使你的身心得到若干乃至少许益处的,均称为闻慧。进一层,悟性高的人,或者修学佛法有了相当工夫的人,他们可以从与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接触之中,学习到佛法,也能从人与人的平常应对接谈之间,学习到佛法,尤其在中国禅宗的记载,这种例子特别多。因此佛法不一定在佛经之中,世间的一切事物、一切现象,才是真实的佛法。不过,人们最初理解佛法,需要通过佛经的说明而已。

  思慧(缜密研究)

  对于已经听到和看到的东西,应该下一番研究的工夫,来消化它们,将你从各方面学得的东西,当作没有经过处理的原料,然后,依照你的理解程度,分类研判,把你觉得适合你程度及当前用得到的,接受下来。被你怀疑的东西,你尚无法理解的东西,或者觉得无关紧要的东西,便把它们搁置一边,作为参考,当你的程度高升到某一阶段之时,现在以为没有用,不合理的东西,也正是那个阶段觉得最有用、最合理的东西。因此,佛教徒的学习态度是精密而且客观的。

  修慧(实际体验)

  学以致用,把学到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出来。慧的表现,是全部身心的实际体验,它与知识的最大不同者,知识可以贩买,可以现买、现卖,一般的知识分子,可以把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慧则不同,慧是身心内在的体验,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清楚,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可以传授如何获得慧的方法,慧的本身乃是无法传授的。又所谓「大智若愚」,正因为慧不是知识,无从说明,所以有大智慧的人,很可能是不善于辩论的人,但他必定是有完美人格的人。如果要认识「慧」是什么形态,也许可以从考察一个有道之士的实际生活中,得到若干印象。

  从闻、思所得的慧,指导我们持「戒」和习「定」,便是修慧的具体内容,再由持戒和习定,产生更强的慧力,如此循环不已,最后,便是最高、至尊、无上人格的完成──佛陀。

闻思修的重要性

  闻思修对于个人修行的成败和整个佛教的兴衰,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舍弃了闻思,也就不会懂得什么是人身的意义,什么是无常,什么是苦,什么是人无我,什么是慈悲,什么是出离心,什么是因果,什么是生死的缘起,什么是三宝,什么是空性,什么是佛性。如此一来,人天善道、出离心、菩提心、出世间空性之道等,完全会隐没,最后不闻三宝之名,又怎会有教证二法住持世间呢?对个人而言,人天善道、解脱道、菩提道,只有依靠闻思才会了解,也只有串习闻思所决定的法义,才能在心中体证佛法。所以,世亲菩萨说:“佛正法有二,谓教证为体,有持说行者,此便住世间。”儒家有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也是说明闻思修的重要。

点我:

相关文章

传喜法师:孩子引领你走进生命

传喜法师:孩子引领你走进生命

孩子引领你走进生命 姜文带他儿子去新疆!以后也欢迎你们带儿子、女儿来我们慧日寺。 谈到小孩,刚才我们两位他们谈到自己的孩子,确实我们每一位都很痛心。在佛经里...

今天收到皈依证了,感恩

今天收到皈依证了,感恩

今天中午收到皈依证,感谢明华居士,頂礼上法下洸上师,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 ...

信愿法师:92岁杨先生临终遇善知识教令念佛安然

信愿法师:92岁杨先生临终遇善知识教令念佛安然

【念佛感应录】92岁杨先生临终遇善知识教令念佛安然往生杨先生因父亲嗜赌,败光家产,家计陷入绝境。他务农之余,为人拉牛车运砖块维持家计,将失去的田产赎回,分配给兄弟...

常福法师:法海撷英——常福法师谈法纪要(续十)

常福法师:法海撷英——常福法师谈法纪要(续十)

我们为什么落到六道轮回之中? 我们本来是真如。真如无愿,能现二相:涅槃门和生死门。涅槃门是佛门,可以通向究竟解脱、究竟清净;生死门是虚幻之生灭门。我们不执着于...

黄炳寅:破禅的智慧 第四篇 禅是经纲 经是禅网

黄炳寅:破禅的智慧 第四篇 禅是经纲 经是禅网

破禅的智慧 第四篇 禅是经纲 经是禅网   一生奉佛的阎锡山在晚年说了一句极具批判意义的话:“佛理易懂,佛书难读。”事实上,一千年前的禅宗刚刚形成时...

人生最大是什么?

人生最大是什么?

人生最大的修养是宽容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一个有修养的人。我们待人要宽厚、要包容,不管别人待你好与不好,都能包容,这才是人生最大的修养。人生最大的收获是满足每个人都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