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什么是慈悲?与世俗善良有何不同?

慈悲是什么意思?

  慈悲,梵语(karun!a),与乐曰慈,拔苦曰悲,愿给一切众生安乐叫做“慈”;愿拔一切众生痛苦叫做“悲”。涅槃经说:“大慈大悲,名为佛性。”观无量寿经也说:“佛心者,大慈悲是也,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慈即爱念,谓以爱乐欢喜,起大慈心,能与他乐也;悲即愍伤,谓以恻怆怜愍,起大悲心,能拔他苦也。今依前问答,论观世音大悲拔苦,百千苦恼皆得解脱也。依后问答,论普门示现大慈与乐,即应以得度而为说法也。良由观音之人,观于普门之法,达于实相之理,愍诸众生,理具情迷,枉受众苦,失于本性之乐。是以即起慈悲,誓拔其苦,而与其乐。故以慈悲次人法而明之也。

佛教慈悲与世俗善良有何不同?

  中国的儒释道传统文化讲究为人处事要有道德,家庭、社会、国家都必须要有道德。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庸之道,不偏之为中,不倚之为庸。道家讲清净无为,要少欲知足,过淡泊生活,属天人境界。诸葛亮讲“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就是道家思想,比较超脱。

  但是佛家讲慈悲为怀,出世而入世,是一种大乘菩萨境界。慈悲是佛法的中心,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怎样才有慈悲?念众生苦,要救众生,这叫菩提心。菩提心必须要由慈悲来巩固,比如树根,必须要雨水滋润,才能发芽、开花、结果。大悲就像雨水一样,万事万物都离不开雨水,否则不能生长。只有大悲心的对象、空间、时间、目标才是广大的。

  慈悲为怀的对象就是胎卵湿化,甚至包括一切飞潜动植物(飞的、潜藏的、动物的、植物的),植物里有生机,也是不能随意损害的。空间很宽,指三千大千世界、无量无边世界,这么一个宽广的空间。我这个家、我这个集团、我这个民族、我这个国家,这个空间在佛教来说是很窄的,有“我”字在里面。时间长,就是不但我现在要利益他,生生世世我都要利益他,都要救苦救难,时间很长。目标远,什么目标远?使他不但得到衣食财物的解决,而且得到法身慧命,将来都成佛,入无余涅槃,证得菩提。

  所以佛家的这一个慈悲啊,就不是一般的爱、一般的仁、一般的道德了,超过道家,超过儒家,超过一切宗教。《心经》的头一段:“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个“一切”包括得很宽,度一切苦厄到哪里去呢?到涅槃境界、菩提境界。这个境界很广大,佛心就是广大心、清净心、正直心、平等心、慈悲心。若没有这些心,就不能度众生。

点我:

相关文章

邪淫、手淫、意淫大量折损福报贫穷败财厄运丑陋

邪淫、手淫、意淫大量折损福报贫穷败财厄运丑陋

我将我的故事写出来,希望大家汲取教训,万不可再犯同样的错误,再不戒除苦果马上到来就是苦不堪言。我作为家里的小女儿在家倍受父母疼爱,从小也因长相清丽性格文静而受大家...

观音大士感应入梦,对他说:冥中阴律,只有放生可

观音大士感应入梦,对他说:冥中阴律,只有放生可

湖广总督林则徐曾叙述,他的朋友屠琴邬太守是钱塘人,尚未出仕前,于辛巳年秋天,染患重病,医生误投药剂,生命陷于危险。屠太守病中立誓,愿以利人济物,忏悔自己业障,其他...

宣化上人:《楞严咒》不单能销爱欲,还能增加你的

宣化上人:《楞严咒》不单能销爱欲,还能增加你的

【 人间称汝多闻第一。以此积劫多闻熏习,不能免离摩登伽难。何须待我佛顶神咒,摩登伽心淫火顿歇,得阿那含,于我法中成精进林,爱河干枯,令汝解脱?】人间称汝多闻第一:...

如果帮了假乞丐心里烦恼怎么办?

如果帮了假乞丐心里烦恼怎么办?

假如说你遇见了一个乞讨者,因为不知道他是真的假的,就毫不犹豫的施舍给他,但是后来发现他是个假的,心里很是烦恼,怎么办?首先,你不要后悔,更不要烦恼。如果你懂因果法...

德森法师:復张振宇函

德森法师:復张振宇函

復张振宇函(一九四一年十一月一日) 德森振宇鑑。森本无知无识之苦恼子,实无为人师之资格。但由娄居士等謬传,致汝亦即谬认。前接来函,惭愧不敢承当。继一再深思,汝今是...

越布施,越有福,为自己种下最好的福田

越布施,越有福,为自己种下最好的福田

布施得福德贫穷从悭贪而来富贵从布施中来我们现在拥有的一切都从过去的修心积德而来常言道“越布施,越有福”无论是我们的精神方面还是物质方面,都是如此在《地藏经》、《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