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身】什么叫化身?化身的意思

【化身】什么叫化身?化身的意思

化身什么意思?

  化身,佛的三身之一,百千万亿,随缘应化,指佛菩萨为了济度众生而变化出来的各种形相之身,又名应化身、变化身。“释迦牟尼佛”是佛为度化世人而应现的化身,化身的圆寂,代表着以这个化身度化众生的因缘已尽,实则无来无去。佛的法身遍一切处,六道均有他的化身。我们身边或许有更多佛菩萨的化身,但众生却不一定认识。

化身的详细解释

  化身,佛之三身或四身之一。指佛菩萨为教化救济众生而变化示现各种形相之身。由于古来对佛身有三身、四身等异说,故化身也有下列不同的说法。

  《坛经》中说:“何名千百亿化身?若不思万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为变化。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量善事,化为天堂。”

  正信的人间佛教解释化身是人的心念和行为。是变化多变的。法身、报身、化身这只是佛陀因材施教的工具和方便而以,并不真实存在着一个化身在我们每个人身上。三身本是一体,佛学对人的自性的一种归纳和总结,可以看作是一个模型。例如学软件的就知道,基类就是法身;对象就是化身。这只是一个比方而已。可以辅助理解。

  (一)应身的异称︰佛应众生之根机,由法身或报身所化现之身,称为应身,此乃就应众生根机而言。至于称为化身,则系就由本身化现而言。此说系依据三身说而来。《法华论》所载三佛菩提中之应化佛菩提,亦同于此。

  (二)指报身或应身的分身化佛︰如《观无量寿经》载(大正12.344b)︰'无量寿佛化身无数,与观世音及大势至常来至此行人之所。'此为报身之化身。另如《大乘义章》卷十九所载,即为应身之化身。其文曰(大正44.840c)︰'王宫所生道树现成,说为应身。依此应身出生无量无边化佛,名为化身。'

  (三)指应身所变化之人、天、鬼、畜等身︰佛应机而现的佛形身,称为应身。非佛形身则称为化身。此系依据法、应、化三身说及法、报、应、化四身说而有的说法。

  (四)指变化身︰相对于自性身、受用身。即佛为地前菩萨及二乘、凡夫而化现的化佛或五趣随类应同之身。范围略与法、报、化三身中的化身相同,主要为法相宗所说。

  《佛学大辞典》:(术语)佛三身之一。又名应化身,变化身。为众生变化种种形之佛身也。有广狭二门,广门之化身者,谓对二乘凡夫示现之种种佛身,及六道异类之身,总为化身也。佛地论七曰:“变化身者,为欲利益安乐众生,示现种种变化事故。”成唯识论十曰:“变化身,谓诸如来由成事智变现无量随类化身,居净秽土,为未登地诸菩萨众二乘异生,称彼机宜,现通说法,令各获得诸利乐事。”法华论下曰:“一者示现应化佛菩提,随所应见而为示现,如经皆谓如来出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狭门之化身者,分上述之化身(亦云应化身),为应身与化身二者,现佛形为应身,现他异形为化身。合部金光明经一曰:“一者化身,二者应身,三者法身,(中略)自在力故。随众生心,随众生行,(中略)现种种身,是名化身。(中略)是身得现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顶背圆光,是名应身。”大乘义章十八曰:“为化众生,示现佛形,名为应身。示现种种六道之形,说为化身。”

  《俗语佛源》:为了方便地度化众生,佛、菩萨应化变现出各类众生的形象,佛、菩萨三身(法身、报身、化身)之一。隋.慧远《大乘义章》卷十九:“佛随众生现种种形,或人或天,或龙或鬼,如是一切,同世色像,不为佛形,名为化身。”五代梁时奉化岳林寺布袋和尚名契此,临终说偈曰:“弥勒真弥勒,分身百千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于是人们遂称布袋和尚为弥勒菩萨的化身。明太祖朱元璋曾令全国寺庙供弥勒像,其造型亦即布袋和尚的形像,影响至今。现称事物之非原本者,也叫化身。元.鲜子枢《题赵模拓本兰亭后》诗:“兰亭化身千百亿,贞观赵模推第一。”(常正)

日本佛教的化身

  是日本佛教兴盛时期一种思想。日本神道的八百万神是佛菩萨的化身,称为权现。在理论上神佛具有同等地位。

  最早的佛教为了传教每到一地,说此地神仅仅为六道之一的天道,他们不及佛、菩萨,仍要轮回(天人五衰)。但在不同地方因受本地居民不同程度的抵抗。如果抵抗不强佛教僧侣就顺理成章用此说法传教,如果抵抗强烈就退而求其次把当地神明改称为佛、菩萨的化身,给予两者平等地位。日本之论者又称为神佛习合。

  最早提出本地垂迹说的是僧肇,但在日本发展最完备与浑然一体。在日本国神称本地佛。

点我:

相关文章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2、辐轮王率众供养如来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2、辐轮王率众供养如来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与由衷的敬...

传喜法师:投入生命皈依三宝

传喜法师:投入生命皈依三宝

投入生命皈依三宝 我们要以三皈依为前提,三皈依是区别是不是佛弟子的标志。然后严格的遵循着佛陀的教导,就像经典里讲到观想一样,如《十六观经》里“如此观者是名正...

三皈依背后的深意,不看不会懂

三皈依背后的深意,不看不会懂

所谓三归依者:第一归依佛,第二归依法,第三归依僧。何以先当归依佛?佛为大觉世尊,究竟常乐,永离苦恼,导诸众生,出迷笼,就觉道。佛为教化主,故先当归依佛。次当归依法...

远离混乱的男女关系

远离混乱的男女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个词叫混乱的男女关系。任何一个人,无论普通人,还是有钱人,一定要远离一切混乱的男女关系。简言之,一个人在结婚之前不要有性生活。婚后,夫妻生活也要...

常见六大癌是由哪些饮食引发的

常见六大癌是由哪些饮食引发的

癌症的种类繁多,人的每个器官都有可能发生癌。研究资料表明,不是所有的癌症与饮食的关系密切,但有些癌可能与膳食有关,甚至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一、哪些食物会引发食道...

信愿法师:助念开示的技巧

信愿法师:助念开示的技巧

【助念开示范例】助念开示的技巧第一、就亡者身苦、老苦的开示第一点、亡者身苦,则举世尊在世也有病苦;老苦,则说往生净土,便得不老。你我每一位凡夫众生,这个色身是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