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了解佛教的四个真理

了解佛教的四个真理

正因为明白了一切都是虚幻的,执著也渐渐少了,慢慢地明白了息灭烦恼的办法。这就是苦集灭道“四谛”。

“谛”的意思是真实不虚、如来亲证过的真理。佛成道后,在鹿野苑为五贤者始说此法,这是佛初转*轮时宣说的真理。《法华经-譬喻品》:“佛昔于波罗柰,初转四谛*轮。”《涅槃经》卷十四中说:“昔我与汝愚无智慧,不能如实见四真谛,是故流转,久处生死,没大苦海,若能见四谛,则得断生死”。

苦谛是苦的原因是三界轮回生死逼恼,一切有为法都是苦的,故佛经中认为众生有无量的苦。佛经中常说的苦有三苦和八苦。三苦之中,一是苦苦,由逆缘引起热恼,正受苦时,从苦生苦,故名苦苦;二是坏苦,即使有了顺缘,那世间诸多安乐也会分离朽坏,由此引起的热恼之苦叫“坏苦”;三是行苦,因为人会生老病死,世间万物都在刹那变化而不能把握,由此无常而生的苦恼,便是行苦。八苦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和五盛阴苦。外有寒热饥渴等逼恼之身苦,内有烦恼之心苦,所有诸苦皆归苦谛所摄。

集谛明析苦的原因,集是积聚二十五有苦果之因。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由贪瞋痴等烦恼,造积善恶业因,才感招了三界生死等苦果。

灭谛又名“尽谛”,只有灭二十五有,寂灭涅槃,消尽三界结业烦恼,才能永无生死患累。

道谛的“道”便是由修戒定慧通向涅槃之道,共有三十七菩提助道品法:四念处、四正断,或四正勤、四神足,或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或七菩提分、八圣道、八正道。

四谛有两重因果,集是因,苦为果,由苦集二谛成为世间生死因果;道是因,灭是果,灭道二谛为出世因果。由于我们造积有漏业因而感招了有漏的苦果,若是我们由修有漏道因而证灭谛则会达到涅槃寂静。《涅槃经》卷十二云:“有漏果者则名苦,有漏因者则名为集,无漏果者名为灭,无漏因者则名为道。”

四谛是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佛教大小乘各宗共修、必修之法。佛说四谛是要众生了知四谛的真理,断烦恼证涅槃。

大手印是佛教中超越的智慧,它不是空中楼阁。它其实融合了小乘、大乘和密乘的所有智慧。在香巴噶举奶格五金法的修炼中,提倡“外修身闻戒,内修菩提心,密修金刚禅”。任何不注意实际行履的所谓超越皆是空中楼阁。

各种因缘聚合无常是苦的原因,产生热恼痛苦便是苦。发现“苦”,观出生命中间的苦、痛苦,一切都是苦。

当我们发现各种事情都是因缘聚合而成,就体会到“集”;当发现了“集”时,就自然明白了如何息灭烦恼,而进入“灭道”;而“灭”的过程就是修道。用正确的修道方式是可以息灭诸苦的。

“修道如行路,慧体伴吾行。”行道就好像走路,但是在走路的同时要有智慧陪伴,就像你得一直记得自己要到哪里去。走着走着,暖法就出现了。

等到暖法也修到圆满的时候,修行就上升了,会出现顶法。

点我:

相关文章

昭慧法师:从佛教伦理学看器官移植问题

昭慧法师:从佛教伦理学看器官移植问题

从佛教伦理学看器官移植问题 释昭慧老师 ●一、绪论 ●二、净土宗的看法 ●三、生死分际的判定—阿陀那识执受根身 ●四、异象释疑 ●五、综述其他伦理争议: (...

世间上所有的抑郁症,都是在关系上出了问题

世间上所有的抑郁症,都是在关系上出了问题

1 每个人都是这样密切地与他人相关,所以当彼此的关系断裂时,才显出空旷无助的凄楚。断裂的原因,可能是误解、背叛、欺瞒、争吵、鄙视……死亡当然是最彻底的断裂了。生命...

印光大师:回向的意义

印光大师:回向的意义

回向者,以己所修念诵种种各功德,若任所作,则随得各种之人天福报。今将所作得人天福报之因,回转归向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作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以至将来究竟成佛之果,...

星云大师:生气,骂人的果报很厉害!

星云大师:生气,骂人的果报很厉害!

佛经和法师开示汇集:发一念嗔,毁灭百千劫积累的善业1.对凡夫和菩萨起嗔恨心的后果(大愿法师开示)如果你嗔恨的对象他表面是一个凡夫, 内在是一个菩萨(不是指修行高深...

海涛法师:施食既然功德那么大,怎么舍得不做呢

海涛法师:施食既然功德那么大,怎么舍得不做呢

慈悲最有力量,慈悲最快乐!举手之劳,几滴水,乃至一点点米饭,都可以。佛教说的,一阎浮提众生皆得离苦,都吃得到、喝得到,太慈悲了。大部分的菩萨都知道施食咒,布施一点...

光明禅师:抑郁的病根及对治方法

光明禅师:抑郁的病根及对治方法

各位有缘道友,此文先阐述了抑郁症的根源,以及根治的方法,最后附上了数篇读诵抄写金刚经治愈抑郁症的实例。受持读诵金刚经实乃对治抑郁之特效药,一经四咒共修群内多位有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