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音】是什么意思?梵音的解释

【梵音】是什么意思?(佛教解释)

  梵音的读音是「fàn yīn」。梵音,又作梵声,是指佛的声音,佛的声音有五种清净相,即正直、和雅、清彻、深满、周遍远闻,为佛三十二相之一。

  一、正直音,谓诸梵天,禅定持身,无诸欲行。而其音声,端正质直,而不邪曲,是名正直音。二、和雅音,谓诸梵天,心离欲染,爱乐律仪。而其音声,柔和典雅,离诸粗犷,是名和雅音。三、清澈音,不浊曰清,透明曰彻。谓诸梵天,戒行清净,心地圆明。而其音声,清净明彻,是名清澈音。四、深满音,谓诸梵天,净行圆满,心光湛寂。而其音声,幽深充满,而不浅陋,是名深满音。五、周遍远闻音,足备曰周,普通曰遍。谓诸梵天,心光莹净,普映十方。而其音声,周遍远闻,而不迫窄,是名周遍远闻音。

  根据佛经记载,佛陀有六十四种梵音(见《大宝积经》卷102 与《大方等大集经》卷46);另有五种梵音-正直、和雅、清澈、深满、周遍远闻,表征大梵天王的音声特质(见《长阿含经》卷5)。中国佛教徒对“梵”的诠释,实涵示音声清净、平和而深远的特质。所以,一般寺院的唱诵也称为“梵音”,即是因为它含容了如此微妙的音声特质。

  梵音在中国佛教的语境中,具备双重的特性,它可说是属于、也不属于人世间的音声。因为梵呗是佛教寺院的唱念,由佛教徒产生,那么就清楚地连结着人类的氛围,所以说它是属于人世间的音声。但在另一方面,诸多佛教经文屡屡强调梵音的妙善特质,能超越人世间的各类音乐,因此它是优于世间音声的音声。通过这双重特性,我们可以解释,当这音声是由佛教徒经由讽诵经文而产生时,超越人间音声的梵音就可能存在于人世间。

《佛学常见辞汇》对梵音的解释

  1、指佛的声音,佛的声音有五种清净的相,即正直、和雅、清澈、清满、周遍远闻,为佛三十二相之一。2、指读经的声音。

《佛学大辞典》对梵音的解释

  梵音,(术语)大梵天王所出之音声有五种清净之音,佛之音声亦如是,故三十二相中有梵音相。法华经序品曰:“梵音微妙,令人乐闻。”法华文句曰:“佛报得清净音声最妙,号为梵音。”华严经曰:“演出清净微妙梵音,宣畅最上无上正法。闻者欢喜,得净妙道。”长阿含五阇尼沙经曰:“时梵童子告忉利天曰:其有音声五种清净,乃名梵声。何等五?一者其音正直。二者其音和雅。三者其音清彻。四者其音深满。五者其音遍周远闻。具此五者,乃名梵音。”三藏法数三十二曰:“梵音者,即大梵天王所出之声,而有五种清净之音也。”

  【又】(仪式)音韵屈曲升降,歌颂佛,讽咏法者,云梵音。又曰梵呗,呗匿。以闻者得净信,而佛听之,在世中铃声比丘,呗声第一。(呗比丘)。魏陈思王曹子建,游鱼山,闻岩谷水声,写之,制梵呗之谱。是为东土梵呗之始。【又】单称读经之声为梵音。

点我:

相关文章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11,大悲尊者转生为福力王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11,大悲尊者转生为福力王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与由衷的敬...

烟供可以改变命运 消灾免难 增福增慧 治疗疾病

烟供可以改变命运 消灾免难 增福增慧 治疗疾病

一、烟供法的由来相传距今一千六百多年前,佛法由印度传到中国,在中国建立了第一座佛教的寺庙-白马寺(经书由白玛驮运而来)。而佛法传到西藏地区,当时藏王赤松德赞想建一...

梦参老和尚:皈依的因缘

梦参老和尚:皈依的因缘

现在,我们诸位有没有怖畏?有没有恐怖?我想没一个人敢答说:‘我没恐怖’因为你心里有挂碍,没有智慧,你怎能不恐怖,你必然恐怖。如果我们想要脱离一切苦难,就是生、老、...

母狗转人证圣果,因果不虚信心足

母狗转人证圣果,因果不虚信心足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精勤修业 蜜蜂是菩萨的化身

精勤修业 蜜蜂是菩萨的化身

  很久以前,有一位已得大觉悟的佛,法名为「一切度王」,降到人世讲说法要。这时群众中有两位和尚,一位名叫「精进辨」,一位名叫「德乐止」,他们一起到一切度王的座前听闻法旨要义。这精进辨就是后来的佛陀...

《百业经》:(43)土地变金地 农夫供佛土地变金

《百业经》:(43)土地变金地 农夫供佛土地变金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