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皆空】是什么意思?四大皆空是哪四大元素?

【四大皆空】是什么意思?(佛教解释)

  「四大」是指地、水、火、风。世间上的森罗万象,无论动物或植物,甚至一切无生物,凡有体相者,大至宇宙、人生,小至一花一草,莫不由四大种元素结合而成的。「空」的意思是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故「四大皆空」是指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并没有实在不变的东西。

  一、地:凡是以坚硬为性的东西,都名为地大。它能支持万物,如人体的毛发齿爪、皮骨筋肉、髓脑垢色等,均属于地大。二、水:凡是以潮湿为性的东西,都名为水大。它能收摄万物,如人体的唾涕浓血、津液涎沫、痰泪便利等均属于水大。三、火:凡是以温暖为性的东西,都名为火大。它能调热万物,如人体的温度暖气等,均属于火大。四、风:凡是以流通为性的东西,都名为风大。它能生长万物,如人体的一呼一吸,都属于风大。

  佛教认为宇宙万有,任何一法的存在,都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因缘和合而成。在虚空里,有地、有水,有阳光、热量,有风的流动(空气)。世间上哪一样物体能脱离这四种元素呢?就像盖一栋房子,需要有坚硬的木材(地大)、凝结砖瓦的水分(水大)、阳光的照射(火大)、空气的流通(风大),才能成为一间房子。

  一个人的存在也是一样,需要有坚硬的骨头(地大),唾涕脓血、大小便溺、流汗(水大),也要有温度(火大),更要有呼吸(风大),假如有一大不调,人就无法活着。即便是一朵花,也需要有地、水、火、风。花要有土地来种植,这是地大;要有水分来滋养,此为水大;火大就是阳光照射,风大就是空气,靠这四种因缘聚合,而成为花。一切万有的存在,皆需四大因缘和合。因为是四大元素和合,它本身就不是独有的,佛教解释此义,就用一个“空”字,说“四大皆空”。

  佛教讲四大皆空,是沿用着印度固有的思想而再加以深刻化及佛教化的,因为地、水、火、风的四大元素,是宇宙物理的,比如山岳土地属于地大,海洋河川属于水大,阳光炎热属于火大,空间气流属于风大。如把它们化为人体生理的,比如毛发骨肉属于地大,血液分泌属于水大,体温属于火大,呼吸属于风大;若从四大的物性上说,坚硬属于地大,湿润属于水大,温暖属于火大,流动属于风大。但是,不论如何地分析四大,四大终属于物质界而无法概括精神界的。所以唯物论者以四大为宇宙的根源,佛教则绝不同意这样的说法。

  佛教所讲的四大,也有小乘与大乘的不同。从大体上说,小乘佛教所说的四大,是指造成物质现象的基本因缘,称为四大种,意思是说,地、水、火、风,是形成一切物质现象的种子,一切的物象,都是由于四大的调和分配完成;四大和谐,便会欣欣向荣,四大矛盾,便会归于毁灭,物理现象是如此,生理现象也是如此,所以佛教徒把病人生病,称为“四大违和”。小乘佛教观察四大种的目的,是在使人看空我们这个由四大假合而成的色身,不以色身为实在的我,不因执取色身为我而造种种生死之业,一旦把我看空,便会进入小乘的涅槃境界,不再轮回生死了。

  大乘佛教所说的四大,不是指的根本元素,而是指的物态的现象,是假非实,是幻非实,对于物象的形成而言,仅是增上缘而非根本法,虽也承认四大为物象的种子,但不以为四大是物象的真实面貌;小乘佛教因为只空我而不空法,所以虽把物象看空,仍以为四大的极微质──“法”是实有的。不过,小乘佛教不是唯物论,而是多元论,因为佛教的空不仅空去四大,乃要空去五蕴;四大,只是五蕴中的一蕴而已。什么又叫做五蕴呢?那就是:色、受、想、行、识,前一属于物质界,后四属于精神界,四大,便是色蕴。

点我:

相关文章

达真堪布:随缘不随便,放下不放弃

达真堪布:随缘不随便,放下不放弃

 《心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个道理说得容易,但真正要明白含义,要做到非常困难。“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在我们的思想概念里...

灵山居士:佛教徒的低碳生活

灵山居士:佛教徒的低碳生活

佛教徒的低碳生活 灵山居士/文现在好像低碳很风行,人们在介绍低碳的时候会说你要少开车,在可以步行的时候尽量不要开车之类。如果你可以这么做的话,我会非常赞叹。...

宏圆法师:临终得闻佛菩萨名或大乘经典一句一偈,

宏圆法师:临终得闻佛菩萨名或大乘经典一句一偈,

 【世尊。一切众生临命终时。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或大乘经典。一句一偈。我观如是辈人。除五无间杀害之罪。小小恶业。合堕恶趣者。寻即解脱。】 ...

雪漠:登上智慧山顶

雪漠:登上智慧山顶

登上智慧山顶 暖根增满时,顶法为其名。 初安四念住,三摩地明增。 什么是顶法? 《三藏法数》中说:“顶者谓观行转明,在暖之上。如登山顶,观瞩四方,悉皆明了,故...

慈诚罗珠堪布:从佛法上如何理解随缘和顺其自然?

慈诚罗珠堪布:从佛法上如何理解随缘和顺其自然?

  问:人们总说随缘和顺其自然,可有人不作为或是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后,也说随缘或顺其自然。从佛法上如何理解随缘和顺其自然?慈诚罗珠堪布答:“随缘”这个词佛经里出现得...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十一回拜胜热婆罗门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十一回拜胜热婆罗门

  第十一回拜胜热婆罗门  五执交身心生疑惑  诸天共赞顿悔自仟  直上刀山投身火聚  凈轮法门证法王子  这时,善财童子一心专念着善知识的教导,为菩萨“无胜幢解脱”所照耀之故,而住于诸佛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