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证严法师谈更须用之有道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更必须“用之有道”。钱财是身外之物,为五家所共有,因此不取不义之财,然而能善于理财者,却可以将世间财换成智慧法财,取之不竭,用之无尽。

《地藏经》有一句话说:“舍一得万报。”就是教导我们喜舍世间财物,自得福慧功德法财,亦即“播福因、得福果”。这都必须靠智慧的选择,有的人认为:“有钱为什么不留着自己用?为什么要拿给别人用呢?”这就是世间人的自私心念,亦即是凡夫。

像一颗种子放在袋子中,不肯把握季节播种于土壤中,错过生长时机就无法发挥作用,因此必须实时培育,使这颗种子发挥其生长功能,等到气候成熟,自然有累累的果实。同样的道理,自己亲手布施,比留给子孙替我们布施的功德还大,儿孙自有儿孙福!

佛陀曾教导我们理财的方法,如何处理世间财产、培育出世法财呢?世间财物,应该分成四份:

一、供养父母,以报宏恩——万善以孝为首,人必定要以孝为重,修学佛法也是以孝为宗,绝不能没有孝道。所以,财产要留给四分之一孝养父母,让父母的生活温暖饱足,使他们自由享用,以完成父母想做的善业。

二、培育子女——生养子女要有责任心,须为他们留一份教育基金,使其能安心完成学业,因此,四分之一的财产是为子女留存养育金。

三、家庭生活——另外四分之一财产是维持日常生活安康的事业基金,应开源节流,使其绵绵不息,方为生财之道。

四、社会福利——佛陀教育我们,延续本性的良知慧命必须造福人群。我们应该用四分之一的基金奉献于弘扬宗教正法,做社会福利善业,如此亦可进修自己的福德智慧。今生此世能够生在福地,享受丰衣足食的生活,是因为过去生中曾经有一份造福人群的福业。佛陀希望我们的福报绵延不绝,所以鼓励人们以四分之一财产造福人群,布施众生结善缘。这就是舍世间财,修取永恒的法财。

愿与大众共勉,以佛陀的教育精神处理世间财产,修持福慧功德财。

 

点我:

相关文章

乐观法师:金山活佛(妙善法师)谈命

乐观法师:金山活佛(妙善法师)谈命

  金山活佛谈命(乐观法师著)  世上有许多人,是欢喜看相算命的玩意,尤其我们中国女人,更迷信这一套,往往有些极悭吝一毛不拔的女人,可是,她在算命先生身上那是不惜花费的,她们的心里,不计大事小事都...

心怀大愿用慈悲修行

心怀大愿用慈悲修行

  有个老喇嘛喜欢在一块平坦的大岩石上面打坐,腑视一泓宁静的潭水。然而,每次他城挚地开始祈祷,就在他盘起双腿,调好坐姿的当儿,他就会瞥见昆虫在水里无助的挣扎。一次又一次地,他撑起他吱吱作响的老迈驱...

海涛法师:讲故事|半条毯子

海涛法师:讲故事|半条毯子

  从前,在波罗奈国曾经流传着一个不合理的习俗:凡是家里的父亲年满六十岁时,子女就必须给他准备一条毯子,让他住在门边,去看守门户。  当时,有两兄弟也正在打算着把他们的父亲送去看门,哥哥对弟弟说:...

传喜法师:圣者之功德 结缘生净土

传喜法师:圣者之功德 结缘生净土

圣者之功德 结缘生净土 当今念佛念得好的传印法师,为什么?我跟他接触过。这位老人家在北京时间很久,后来到天台山,住了将近四年,天天佛号不离口。那时候他年纪已...

世间三种最胜香

世间三种最胜香

  过去,佛陀居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阿难尊者在闲静之处思惟佛法,心中忽然生起一个疑问:“世间上是否有一种香,不论在遇到逆风时、顺风时,或是逆顺之风时,都可以闻得到香气呢?”  为了解...

网上曾说出家僧人很有钱,我们还需要布施吗?&#

网上曾说出家僧人很有钱,我们还需要布施吗?&#

出家僧人是世间最大的福田,其不管出家僧人到底是真有钱还是假有钱,都会无所求的进行布施,想必这也是大家在行布施之时的第一想法。那么和尚是真有钱,我们还要行布施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