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涛法师:修行者的财富

1.修行者最大的财富就是慈悲,这是富于财宝的修行。

2.四梵住(四无量心)是与凡夫修行者共通的德(共功德),所以「悲」是与凡夫共通,但大悲则是唯佛具有的特质(不共佛法)之一。

3.「住慈定者,刀、毒、水、火皆不能害。必致无灾横而命终。」—《大毗婆沙论》

4.行慈悲有非常大的功德,如果连敌人也不忍加害,则是慈悲心的俱现。

5.有真实信心与悲愍心的人,连恶鬼也恼不了他。

6.修慈有十二功德,经上说:「眠于安乐,醒于安乐,不做恶梦,为人人所爱,也为非人所爱,众神守护,火、毒、刀所不能伤。心即统一,颜色清淨,临终不昏迷。纵然不达最上(阿罗汉果),必至梵天界。」—《弥兰王之问》

7.「专致于慈悲的人们,其身体发光,乃是由于利益他人,并非由于栴檀。」(印度古诗)

8.「坐道场求道者,依慈克服一切魔力。」—《禅门法语集》

9.「若人其根明利,欲饶益众生,有大慈悲心者,为说菩萨道。若有无上心,决定乐大事者,为示佛身,说无量佛法。」—《华严经》

10.《法华经》中的「法师行」是连那迫害于我的恶人,最后都要使之成佛的慈悲行,所以实践此行的人,必须堪于忍受任何迫害。

11.大乘佛教盛行弥勒菩萨信仰,弥勒是友爱、慈爱教师的意思。

12.持五戒十善,则心成人天,不化度他而求自度,则心成声闻缘觉。智慧慈悲深,则心成菩萨,悟诸事,则心成佛。

13.「自古有天帝来试验行者志气,或魔王波旬来阻碍修道。这些都是未离名利之心时,才会有的事。大慈大悲深,广度众生愿宏大,则无此障碍。」—《正法眼藏》

 

点我:

相关文章

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

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

  四祖大医禅师旁出法嗣牛头山法融禅师,润州延陵人也。姓韦氏。年十九,学通经史。寻阅大部般若,晓达真空。忽一日叹曰:“儒道世典,非究竟法。般若正观,出世舟航。”遂隐茅山,投师落发。后入牛头山幽栖寺...

《百业经》:(27)宝海童子供养佛塔俱生具宝

《百业经》:(27)宝海童子供养佛塔俱生具宝

  序译序 (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女...

禅师之间的对话句句都是经典

禅师之间的对话句句都是经典

  玄觉禅师初见六祖慧能大师,手持锡拄杖,围绕六祖走了三圈,然后站立在六祖面前,纹丝不动。  六祖问:“禅师具足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从何方而来,如此傲慢?”  玄觉禅师说:“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这种轮转,愚痴的人并不知道,只有修道人才能清清楚楚地看得出来

这种轮转,愚痴的人并不知道,只有修道人才能清清楚楚地看得出来

  【法句喻经】  舍卫国有一个婆罗门,家境富裕,却很吝啬贪心,每当要吃饭的时候就紧闭门户。有一天烹煮鸡肉作食物,夫妇一同食用,中间坐着一个小孩子,屡次夹鸡肉送进小孩子口中。佛知道这个人过去生修了...

界诠法师:皈依三宝,是​哪三宝?

界诠法师:皈依三宝,是​哪三宝?

1、皈依三宝的意义:学佛必从受三皈依起,三皈依是皈依佛、法、僧。受了 三皈依,才算是佛教徒。虽研习佛教, 若不皈依三宝,仍不为佛教徒。学佛之&...

达真堪布:当下的美,你感受到了吗?

达真堪布:当下的美,你感受到了吗?

《当下的美,你感受到了吗?》世上没有完美,知足了、少欲了就是完美。其实我们什么都不缺,但是我们的内心不够完美,所以欠缺了很多。当我们真的把心态放下来的时候,一切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