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禅理故事:做面善的人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做面善的人
做面善的人(1)达摩大师宣示:自性灵妙,名之于本来清净之法,不生无明之见,为不饮酒戒。无明之见,即无批判的,盲目的见解。以自性以外的东西为依据,暂时性的想法,都是无明的见解。连囿于神佛、甚至拘泥于法...

禅宗小故事:要眼珠

禅宗小故事:要眼珠
云岩禅师正在编织草鞋的时候,洞山禅师从他身边经过,一见面就说道:老师!我可以跟您要一样东西吗?云岩禅师回答道:你说说看!洞山不客气的说道:我想要你的眼珠。云岩禅师很平静的道:要眼珠?那你自己的眼珠呢...

禅宗小故事:吾无隐乎尔的故事

禅宗小故事:吾无隐乎尔的故事
临济宗黄龙派的开山祖是黄龙慧南,慧南传晦堂禅师。晦堂的门下,收了一个赫赫有名的文豪黄山谷道人。晦堂开示山谷的方法很特别,是借用了《论语》中一句人人熟悉的句子。孔子的弟子曾说:老师的学问那么高深,我们...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佛是宽容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佛是宽容
佛是宽容天使的翅膀很久以前,有一个小男孩,他非常的自卑。因为他的背上,有着两道非常明显的疤痕。这两道疤痕,就像是两道暗红色的裂痕,从他的颈子,一直延伸到腰部,上面布满了扭曲鲜红的肌肉。所以这个小男孩...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刹那抓住真实,创造真实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刹那抓住真实,创造真实
刹那抓住真实,创造真实孩子拜父母,父母拜孩子,学生拜老师,老师拜学生,丈夫拜妻子,妻子拜丈夫,厂长拜员工,员工拜厂长,朋友之间、社会上所有人之间互敬相爱。这里将呈现一个完全和谐的世界。刹那抓住真实创...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去满足“需要”吧,而不是“欲望”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去满足“需要”吧,而不是“欲望”
去满足需要吧,而不是欲望究竟什么是欲望,什么又是需要?我们现今的人们总是分不清楚这两者的差异,将欲望当成需要,结果使我们自身产生苦恼。欲望,是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要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需要,是此时此...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选择一个专注的对象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选择一个专注的对象
选择一个专注的对象一行禅师正念与平和是行禅的目的,因为其需要觉知,所以我们使用了了分明的呼吸、行走、数数及含笑。这四种要素带给我们精神上的力量,他们就居住在我们身内,并显示着那觉察与全知的心之存在。...

禅宗小故事:发生在燃灯寺的传奇故事

禅宗小故事:发生在燃灯寺的传奇故事
燃灯寺唐朝末年,皇室衰微,地方军阀并起,连年的军阀混战,弄得民不聊生。就连不问世事,一心向佛的寺院也未能幸免。成都西郊的广宁寺就是如此,主持方丈因阻挠官军将寺院据为军营,便被官兵捆绑起来吊在树上,用...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明月光华,不磨而莹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明月光华,不磨而莹
明月光华,不磨而莹法云法师在文化意识宇宙中,有一颗巨星,慧光闪耀,朗照天地。被时人誉为一代宗师大通家的国际知名学者南怀瑾教授,他有关传统文化(儒释道、易经等)的著作在海内外甚受推崇,风靡海峡两岸。那...

禅宗小故事:张商英与佛学:末后一句

禅宗小故事:张商英与佛学:末后一句
末后一句鼓寂钟沈钵回,严头一拶语如雷,果然只得三年活,莫是遭他授记来三藏经论,名师教化,皆只是禅者悟道的上半联,至於下半联这所谓的末后一句,仅能自知自觉,自证自了,不假依止。这首诗是曾任宋徽宗宰相的...